一、我国当前煤炭供给总体依然宽松
通过对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供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煤炭市场的整体供求形势依然是宽松的。
供给方面:到目前为止,今年以来我国新增煤炭资源供应量保持了大幅增长。
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以来国内原煤产量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累计完成原煤产量187499.26万吨,同比增加16579.24万吨,增长9.7%,预计1-9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将会同比增加1.85亿吨以上。
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以来煤炭净进口量快速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我国累计实现煤炭净进口6963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出口322万吨,因此,单单进出口就使今年1-9月份国内煤炭资源量同比增加了7285万吨。
因此,粗略估计,今年1-9月份,快速增长的原煤产量和煤炭进口量使国内新增煤炭资源供给量同比增加了将近2.6亿吨。
需求方面:从今年以来煤炭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来看,煤炭需求的增加不足以消化2.6亿吨的供给增量。
其一,今年1-9月份发电、供热用煤没有增加。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发电、供热合计耗用原煤9103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836万吨,预计1-9月份全国发电、供热合计耗用原煤量仍将难以实现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发电、供热用煤占去了每年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并且这一比重仍有扩大的趋势。
其二,今年1-9月份炼焦用煤需求也没有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累计完成焦炭产量22192.78万吨,同比下降1.3%,鉴于目前钢材市场形势和焦炭出口形势判断,1-9月份焦炭产量或许仍将难以扭转下降局面。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今年1-9月份,炼焦用煤需求量增长也将十分有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炼焦用煤占每年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接近10%。
以上分析显示,今年1-9月份,占每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60%以上的发电、供热和炼焦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份,2.6亿吨的新增煤炭资源量只能依靠剩下的那些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不足40%的行业消费,这些行业是否能够把这些新增煤炭消化掉呢?
除了发电、供热、炼焦之外,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生活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以上几方面煤炭消费总量依次为22504.9万吨、17105.4万吨、12272.3万吨、8100.6万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7%、6.6%、4.7%以及3.1%。
一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即钢铁行业新增煤炭消费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生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9.2%,成品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0.4%。假如1-9月份生铁和钢材产量增速分别上升至11%,即使不考虑节能减排的因素,即今年1-9月份钢铁行业煤炭消费总量也同比增长11%,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1-9月份,钢铁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比增加1857万吨。
二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即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行业新增煤炭消费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7.2%。假如1-9月份,水泥产量同比增速继续上升至19%,即使所有的非金属矿物制品都按这一增速增长,即使不考虑节能减排因素,即今年1-9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消费总量也按19%的增速增长,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1-9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比增加2438万吨。
三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新增煤炭消费情况。我们选取该行业中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合成氨、尿素、甲醇为样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合成氨、尿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53%、9.61%,甲醇下降-6.1。即使1-9月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消费总量都按10%增长,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1-9月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比增加920万吨。
四看生活用煤量增长情况。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活直接用煤增长较慢,有时候甚至呈下降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2006和2007年全国生活用煤总量分别为8172万吨、8386万吨和8101万吨。因此,今年1-9月份居民用煤消费增长可能十分有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今年1-9月份,占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23%以上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及生活消费用煤量合计增加了不足5300万吨。
到此,今年以来新增加的2.6亿吨煤炭资源量中,还有2亿吨以上没有被消费掉。在剩下的国民经济其它行业中,除了煤炭行业自身之外,其余行业年煤炭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到10%。在今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今年以来煤炭消费增量即便都按10%计算,那么,1-9月份新增煤炭消费量也不会超过2000万吨。
因此,通过对今年以来新增煤炭供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今年1-9月份,新增煤炭供给总体过剩或许在1.8亿吨以上。
二、我国当前的煤炭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
通过对今年以来的煤炭供求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今年1-9月份,新增煤炭资源量总体过剩或许达到1.8亿吨。1.8亿吨无论对于国内煤炭市场来说,还是对于国际煤炭市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这么大的过剩量为什么没有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相反9月份以来秦皇岛港各煤种价格还有了不小的上涨?答案是,我国煤炭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
首先是地域性的供给过剩,我国煤炭生产中心正加快西移。
我们把全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分为7个大区: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区(包括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华中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西南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区(包括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省。这其中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我们把山西省单独作为一个区列了出来,原因是山西省是传统产煤和煤炭调出大省,煤炭运输条件成熟便利,山西省煤炭产量减少,将对整体煤炭运输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我们把内蒙古划进了西北区,原因是内蒙古的煤炭产量重点集中在蒙西地区。
表:分地区原煤产量变化情况
|
|
华北 |
东北 |
华东 |
华中 |
西南 |
西北 |
山西 |
2008年1-8月份 |
产量(万吨) |
6115.1 |
11971.7 |
22261.9 |
17993.9 |
17765.3 |
53721.6 |
40943.4 |
占全国产量比重(%) |
3.6 |
7.0 |
13.0 |
10.5 |
10.4 |
31.5 |
24.0 |
|
2009年1-8月份 |
产量(万吨) |
5744.9 |
12562.6 |
23159.1 |
20067.8 |
20649.0 |
68939.5 |
36376.3 |
占全国产量比重(%) |
3.1 |
6.7 |
12.4 |
10.7 |
11.0 |
36.8 |
19.4 |
|
2009年1-8月份产量同比增减(万吨) |
-370.2 |
590.9 |
897.2 |
2073.9 |
2883.7 |
15217.9 |
4567.1 |
|
2009年1-8月份产量增量占全国增量的比重(%) |
-2.2 |
3.5 |
5.4 |
12.4 |
17.2 |
91.0 |
-27.3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对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8月份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增加了16726万吨,其中,西北地区增加15217.9万吨,占全国总增加量的比重为91.0%;西南地区增加2883.7万吨,占比为17.2%;华中地区增加2073.9万吨,占比12.4%;华东地区增加897.2万吨,占比5.4%;东北地区增加590.9万吨,占比3.5%;华北地区减少370.2万吨,占比-2.2%;山西省减少4567.1万吨,占比-27.3%。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我国新增加的煤炭产量绝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受此影响,今年1-8月份,西北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上升至36.8%,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3个百分点。
山西原煤产量下降,西北地区原煤产量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煤炭生产中心加速西移。由于原有的大秦线以外运山西煤炭为主,煤炭生产中心的西移一方面增加了煤炭运输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煤炭运输成本,从而支撑了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其次是煤种性的供给过剩。
《中国煤炭分类》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然后又根据烟煤煤化程度和粘结性将其划分为一般烟煤和炼焦烟煤两类。无烟煤和炼焦烟煤属于优质煤种,我国资源储量较少。从用途上来讲,无烟煤,尤其是无烟块煤主要用作煤气化工艺的原料,广泛用于传统煤制甲醇,合成氨等煤化工领域,我国无烟煤产地主要有山西晋城、山西阳泉、河南永城、河南焦作、宁夏石嘴山;炼焦烟煤主要用于炼焦,山西焦煤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一般烟煤和褐煤主要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我国一般烟煤和和煤资源量较为丰富。
表:分煤种原煤产量变化情况
|
|
无烟煤 |
炼焦烟煤 |
一般烟煤 |
褐煤 |
2008年1-8月份 |
产量(万吨) |
32693.6 |
30576.5 |
88667.3 |
18835.4 |
占全国产量比重(%) |
19.1 |
17.9 |
51.9 |
11.0 |
|
2009年1-8月份 |
产量(万吨) |
33596.1 |
29390.7 |
101943.1 |
22569.4 |
占全国产量比重(%) |
17.9 |
15.7 |
54.4 |
12.0 |
|
2009年1-8月份产量同比增减(万吨) |
902.5 |
-1185.8 |
13275.8 |
3734.0 |
|
2009年1-8月份产量增量占全国增量的比重(%) |
5.4 |
-7.1 |
79.4 |
22.3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对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增加了16726万吨,其中一般烟煤产量增加了13275.8万吨,占全国煤炭总增加量的比重为79.4%;褐煤产量增加了3734万吨,,占比22.3%;无烟煤产量增加了902.5万吨,占比5.4%;炼焦烟煤减少了1185.8万吨,占比-7.1%。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我国新增加的原煤产量中,绝大多数为一般烟煤和褐煤。受此影响,今年1-8月份,一般烟煤和褐煤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分别上升至54.4%和12.0%,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2.5和1.0个百分点。
由于褐煤煤化程度低,不易于长途运输,且发热量较低,因此,褐煤产量的增加对全国煤炭市场影响有限。一般烟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热量低的劣质烟煤,这一部分煤炭市场需要也较小,其产量增加对市场影响也较小。
表:西北地区分煤种原煤产量变化情况
|
|
原煤 |
无烟煤 |
炼焦烟煤 |
褐煤 |
一般烟煤 |
内蒙 |
2008年1-8月份 |
29763.6 |
350.4 |
753.6 |
16345.7 |
12533.3 |
2009年1-8月份 |
39675.7 |
574.4 |
1987.1 |
20200.9 |
16913.4 |
|
同比增加 |
9912.1 |
224.0 |
1233.4 |
3855.2 |
4380.1 |
|
各煤种占比 |
|
2.3 |
12.4 |
38.9 |
44.2 |
|
陕西 |
2008年1-8月份 |
14591.6 |
24.2 |
1016.6 |
|
13331.4 |
2009年1-8月份 |
17790.8 |
38.3 |
1482.3 |
|
16270.1 |
|
同比增加 |
3199.2 |
14.1 |
465.7 |
0.0 |
2938.7 |
|
各煤种占比 |
|
0.4 |
14.6 |
0.0 |
91.9 |
|
甘肃 |
2008年1-8月份 |
2486.8 |
45.3 |
|
21.3 |
2420.1 |
2009年1-8月份 |
2496.8 |
46.1 |
|
31.7 |
2419.0 |
|
同比增加 |
10.0 |
0.7 |
0.0 |
10.4 |
|
|
各煤种占比 |
|
7.4 |
0.0 |
103.8 |
|
|
青海 |
2008年1-8月份 |
838.1 |
14.6 |
529.1 |
|
294.4 |
2009年1-8月份 |
920.8 |
10.1 |
632.5 |
|
278.3 |
|
同比增加 |
82.7 |
|
103.4 |
0.0 |
|
|
各煤种占比 |
|
|
125.0 |
0.0 |
|
|
宁夏 |
2008年1-8月份 |
2535.5 |
406.9 |
608.2 |
|
1520.4 |
2009年1-8月份 |
3444.5 |
455.5 |
665.1 |
|
2323.9 |
|
同比增加 |
909.0 |
48.5 |
56.9 |
0.0 |
803.5 |
|
各煤种占比 |
|
5.3 |
6.3 |
0.0 |
88.4 |
|
新疆 |
2008年1-8月份 |
3506.0 |
800.3 |
331.8 |
5.7 |
2368.2 |
2009年1-8月份 |
4611.0 |
1113.7 |
375.8 |
|
3121.4 |
|
同比增加 |
1105.0 |
313.4 |
44.1 |
|
753.2 |
|
各煤种占比 |
|
28.4 |
4.0 |
|
68.2 |
|
西北区合计 |
2008年1-8月份 |
53721.6 |
1641.7 |
3239.3 |
16372.8 |
32467.8 |
2009年1-8月份 |
68939.5 |
2238.0 |
5142.8 |
20232.6 |
41326.1 |
|
同比增加 |
15217.9 |
596.3 |
1903.5 |
3859.8 |
8858.3 |
|
各煤种占比 |
|
3.9 |
12.5 |
25.4 |
58.2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今年1-8月份,新增原煤产量主要是西北地区的一般烟煤和褐煤。在全国新增原煤产量中,西北地区占了98%,而西北地区新增煤炭产量中,褐煤和一般烟煤又占了总量的83.6%。正是这种煤炭分地区、分煤种产量的严重失衡,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