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百年企业的重生故事。
始建于1878年的开滦集团,是中国大陆最早用西式采煤法采煤的大型煤矿。开滦的辉煌由此开始,并在130余年间曾创造过太多的“第一”: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第一座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在此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第一袋水泥……因为开滦,有了唐山。
开滦被誉为 “中国北方民族工业的摇篮”。正是因为开滦的建设和发展,才有唐山这座依煤而建的工业城市肇兴,唐山和秦皇岛地区的钢铁、港口、水泥、铁路等相关产业,均源于开滦而生,依托开滦而长。
建国以来,开滦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建国后到2008年底,开滦共生产优质原煤10.1亿吨,精煤2.54亿吨,上缴利税137.6亿元。“特别能战斗”,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学大庆、赶开滦”……开滦收获了如此赞誉和关注。
改革开放后,开滦在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在全国煤矿率先施行吨煤工资承包,推行了模拟法人运转,实施了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三条线”管理体制,创造了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等。
这是一家历尽灾难,却始终战斗不息的企业。1976年唐山大地震,开滦员工伤亡惨重,但仅仅10天后,马家沟矿就开出了震后第一车煤。震后1年零5个月,开滦原煤产量就恢复到震前水平。1984年6月,开滦范各庄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特大透水灾害,当年治水封堵成功,两年后正常生产,创造了世界煤矿救灾史上的奇迹。
可以说,开滦集团的开采历史及其深远影响,在我国煤炭企业中无出其右者。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承载着光荣与辉煌的百年老企业,在进入新世纪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发展瓶颈难以逾越。
当时针指向2008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大型国有企业。
开滦本部的唐山矿区进入衰退期,剩余可采储量仅14.5亿吨,其中“三下压煤”占比高达76.7%;开采深度加大,平均井深超过850米,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用人多、效率低;水、火、瓦斯、煤尘、矿压等自然灾害严重,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先天性的原煤灰份居高不下,达到40%左右,精煤回收率比全国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严重制约经济效益提高。
此外,老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日益沉重。开滦集团现有离退休人员7万余人,另有等退职工2000多人,从事生活后勤人员1.6万人;有165个住宅小区,供暖、供水、供电、供气等都由企业承担,每年仅生活后勤补贴就高达7.5亿元左右。矿区危旧房改造任务繁重,震后危旧房还有159.4万平方米,需建设投资27.61亿元。
跟煤炭业的众多后起之秀相比,昔日的老大哥光环正日渐消散。不是没有努力,2003年至2007年,开滦营业收入平均年增长28%。但是,此时煤炭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同期增长了40%以上,超过开滦12个百分点。
在煤炭行业群雄逐鹿、整合重组的形势下,开滦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过去比肩发展的国有大煤企。
正是河北煤炭行业整合、开滦发展瓶颈待破的时刻,张文学,这位煤炭老兵,被业界称为“非常有战略眼光、思路清晰、工作扎实”的企业家,来到开滦,执起帅印。
新的领导班子,危机感相当沉重。张文学说:“历史上,开滦很长时间内排名都在前列,在国外一提起中国煤炭就想到开滦。”
“资源枯竭是资源型企业的致命之处,但决不是没有转机的可能。”张文学深入调研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企业转变思维方式,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花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同样可以海阔天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