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讲,国际石油公司的财报情况就是世界经济走势的风向标。所以,对于全球经济依旧复苏缓慢的2009年第二季度来说,国际石油巨头们的业绩也只有用“惨淡经营”来形容。
据了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以及全球市场对成品油及石化产品需求的下降,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英国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下跌50%以上,从而被行业媒体评为“创下石油业有史以来最急促的赢利跌势。”
而地球另一边,中国的石油公司们则在欢庆“东边日出西边雨”。
其中,业绩最为耀眼的则非中国石化莫属。据该公司半年报显示,中国石化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2.46亿元,同比大增332.8%。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历史上中国石化的业绩增长幅度首次超过中国石油。
尽管业绩增幅惊人,但中国石化表示,与炼油业务未因国内成品油价格限制出现巨额亏损的2007年相比,这一盈利水平属于正常。据悉,2007年同期中国石化实现净利润361.9亿元。
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石油公司业绩喜人,除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整的助推因素外,无意间促成的石油储备交易也可谓“居功至伟”。
金融危机创交易良机
“石油储备交易”主要指利用石油储备体系以及信息优势,在市场上进行一定的储备交易。例如,在国际石油价格较为便宜时,利用富余的商业石油库存,吃进一些石油进行储备,待石油价格上涨后再出售套利。
而其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的“时间套利(time spread trades)”交易,即:当交易者对石油等商品的价格存在上涨预期时,通过短期合约与长期合约的价差套利。但如标的物是石油,则充足的库存与石油管线是交易的必要条件。
因此,当金融危机这种概率较小的事件发生时,则为拥有充足库存空间与发达石油管线的石油巨头提供了套利良机。而反观国际石油巨头的一季报,虽然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但标志石油储备交易的“trading(交易)”业务却盈利大增,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主营业务的亏损,对整体业绩形成了支撑。
欧洲老牌石油巨头壳牌即在此项业务中尝到了不少甜头。据悉,时任该公司CFO的彼得•沃瑟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壳牌曾在今年一季度利用自身的石油储备及运营资本进行交易,并在第二季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从而使公司业绩得到提振。同时,由于纽约的HESS公司靠此业务获利近2千万美元,使得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眼馋不已,随即一举投资10亿美元用于库存建设。
那么,拥有如此“魔力”的业务到底是如何借助金融危机这一“良机”发挥作用的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有参与资本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的各路基金出于自我保护、防范风险的考虑,从2008年9月份开始,都不惜代价地撤离了市场。对于此类公司而言,握有现金才是第一要务,因此他们在市场上不计成本的出货,从而造成了各类资产价格的疯狂下跌,“除了法律规定不可以出售的,几乎全部出手了”。
在一年前的今天,全世界正处于一片恐惧之中,各路“豪杰”一致认为,此次危机即是可与上世纪30年代相提并论的世界大萧条。因此,疯狂的撤离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在2009年2月时跌至近30美元每桶。
然后,众多石油巨头以及投行就看准这一机会,趁油价在30多美元的时候将所有富余的油库全部以实物的形式填满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时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Cushing)本身有30万吨的库存能力,加上海上漂浮的众多VLCC(超大型油轮)以及Supertanker(超级油轮),全部被填满了石油。
时机稍纵即逝,在此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国际石油价格迅速涨到了70多美元每桶。而在这一高位上,众多石油巨头、投行以及其它投资机构几乎全部出手。有市场人士曾向《能源》杂志记者透露,在油价达到低点时,众多机构的全部储量最高时达到了1亿2千多万桶,超过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一期规划的总储量。而众机构此次出手的数量即有8千万桶之多,悉数投入市场后,因此获得了翻倍的利润。
该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在2009年第一季度时,每桶石油的勘探开发成本是20多美元,而“当时摆在那里现成的油才30多美元”,所以只要有空余的库存和油轮,石油公司一定会填满。“因为这些公司都是大行家,知道这个价格维持不了多久,而供给能力又没有战略性的发现,这是和历次经济危机石油工业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既然没有战略性的发现,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又没有改变,那么对石油的需求就必然是刚性的。”
另据了解,当时全球海运的油轮租金也大幅下跌到了一个历史低点。据波罗的海航交所数据显示,自2009年1月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BDTI(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持续大幅下跌,第一季度始终在700以下徘徊,4月份甚至达到历史低点453;而2008年同期的指数则始终保持在1000以上。
因此,对刚性需求的专业预测,加上运输与储备成本的低廉,使得国际石油巨头在第一季度成功依靠石油储备交易掘得金融危机中的一桶金。
《华尔街日报》披露了当时石油储备交易的“盛况”:当现货市场的石油价格达到49.92美元每桶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以53.19美元每桶的价格卖出一份9月到期的合约,通过两者价差,即可锁定3.27美元每桶的收益。而堪称最为“经典”的一笔交易,则是在一月中旬获得高达15.21美元每桶的价差收益。
难怪当时欧洲石油界人士以冷幽默的口吻对此评论道:“这几乎就像是在印钞票,他们(交易者)最大的风险就是所储石油碰巧被闪电给击中了。”
中国石化“妙手偶得”?
而就在国际石油巨头把石油储备交易运作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中国石油公司由于没有成规模的商业储备,无处囤油,而只能在艳羡之余空自嗟叹。但据石油界专家分析,三大公司在此次“千年等一回”的良机中,也并非全无作为,而是“或多或少”有所动作。
据接近中国石化的人士透露,由于2008年下半年出于保障奥运期间成品油供应的目的,国家要求中国石化将油库全部填满,而彼时的国际石油价格是100多美元每桶的高价,因此中国石化是以非常高昂的代价填满了库存,还获得了国家的补贴。
而直到去年年底,中国石化才将此部分储备彻底消化,基本空仓,却正赶上30几美元每桶的油价低点,遂得以按此价格将油库填满。而即使当时未遇上价格低点,其也必须将油库填满。因此,该人士对此评价为“因祸得福”。
也正因为此,中国石化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增332.8%,在历史上首次超过了中国石油。否则单以主营业务来看,两公司历史上盈利增幅的差距从未有如此之大。
据该人士分析,中国石化的原油加工量约为1.8亿吨每年,而其石油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即:每年自产原油3000多万吨,基本被内部消化;剩下是加工中国海油的每年800万吨以及中国石油每年几千万吨的原油。最后算下来,中国石化每年进口的石油大概有7000到8000万吨。而中国石化自产原油以及购得的中国海油、中国石油的原油均为现货,不存在利差问题。而进口的几千万吨石油即可用来套利。
从理论上讲,如果中国石化在2009年的2月份和3月份能够腾出8000万吨左右的库容,同时完全在30多美元每桶的时候填满,按照当时的成品油价格则可大赚一笔。
资料显示,在国际石油价格达到33美元每桶低点时,国内相对应的成品油价格应为4元多,而当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是6元多,利差竟有两元之多。因此,这一收益体现在利润上,就可能导致了中国石化净利润的“放卫星”。
虽然现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所改变,涨价频率增高,但如果严格按照定价公式来计算,理论上各石油公司炼厂的收益会回到毛利率水平。因为按照价格调整原则,成品油价格随原油价格同步上涨4%就达到了平均利润率。因此,净利润大涨332.8%极有可能是石油储备交易的“巨大贡献”。
而中国石油相关方面人士表示,对此情况并不知情。而即便获知,也难以腾出足够库容。况且,中国石油进口油的比例也没有中国石化高,难以形成规模储备进行套利。
另据了解,一向“脑筋灵活”的中国海油也曾因机缘巧合而“小有收获”。据中海油能源研究中心专家介绍,由于当时中海油的惠州炼厂即将投产,因此需要有一个周转库存,从而保证炼油厂的最低原油库存量。而当时也正值国际原油价格和油轮租赁费用双双大跌之际,所以管理层拍板,在3月份购入两船Oiltanker(油轮)的原油。当时国内的成品油价中93号汽油是6元多,折算过来相当于80多元的原油价格。尽管炼油厂投产是在7月份,但中海油抓住机会,在低价区间及时购入了充足的原油。
然而,由于当时中海油只有两条5万吨的Oiltanker,装载容量有限,且不敢像国际石油巨头那样去租用VLCC等大船,因为当时除惠州炼厂外没有其它库容,故而收获极为有限,未能对业绩形成有效影响。
利弊并存 风险难料
中国石油公司在石油储备交易上获益带有很大偶然性,而外国同行相机而动尝到的甜头则令他们颇有些心动。但苦于国内未建立成规模的石油商业储备,并且缺乏相应的运输能力,所以只有眼馋。据中海油海运事业部人士介绍,全球最大油轮运力为30多万吨,而中国最大油轮运力仅为10多万吨,差距明显。
能源金融专家杨晓卓对此表示,虽然我们今天做不了,但并不意味着今后不能做, 我们应该知道有这些策略,努力建设好相应的储备设备和后勤运输,降低成本。有了油库之后,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除了稳定石油和其他能源供应和价格之外,还可以用来赚更多的钱,至少我们可以利用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和价格期限结构来“自”融资,以降低油库经营成本。
但对此唱反调的专家也有不少,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余维彬就认为,单个公司利用期差赚取利润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是由能够影响国际市场的大企业来做,那实质就是操纵价格,对市场是有危害的。
而也许是最有深度的一句总结则出自上文中海油专家的口中:“想想中航油,赚了没人夸,赔了有人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