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怎样的贡献,成为举世关注的议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面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理念和主张。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27日发表题为《新的人造卫星》的文章,对此进行评述,主要内容如下:
大多数人都认为,20年后当历史学家回顾2008年和2009年时,他们将得出以下结论:这一时期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经济大衰退。但我可不敢苟同。我认为,如果能跌跌撞撞地走出这场经济危机的话,未来的历史学家们很可能会得出如下结论:过去18个月里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中国决定成为环保国家。
没错,中国领导人已决定走环保之路,他们也必须走这条路。因为该国还有民众无法呼吸新鲜空气、无法在水里畅游或钓鱼、无法耕种土地、无法喝到清洁的水。这都是主要消耗煤炭和石油的制造业这一经济增长引擎所造成的。因此,除非中国通过系统利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否则过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将中国逼入死胡同。
中国在本世纪作此决定的重要性,相当于苏联在1957年发射人造卫星———世界首颗绕地卫星。苏联的成功发射令西方目瞪口呆。艾森豪威尔总统由此确信美国已在导弹技术领域处于落后地位。苏联的成功发射还促使美国在科学、教育及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而今又出现类似局面:中国大力推广环保技术,发展太阳能、风能和蓄电池产业,并为这些产品打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
美国能源部长助理戴维·桑达洛说:“如果他们投资21世纪的技术而我们却投资20世纪的技术,他们就将获胜。如果我们都投资21世纪的技术,我们就将实现双赢。”
中国领导人大多是工程师出生,他们很少将时间浪费在辩论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上。他们明白,西藏地区的冰川正在融化。他们也清楚,即使气候变化问题是个骗局,鉴于世界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25亿人,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也将飙升。届时能源技术将与信息技术同等重要,而中国打算成为能源技术大国。
生态学家莱斯特·布朗说:“过去3年,美国一直在新式风力发电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新式风力发电领域超过我们,其速度之快会让我们全然不觉。”
当然,中国还会利用廉价但污染性强的煤炭推动经济发展。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中国已悄悄踏上利用清洁能源发电的创新之路,而其现实意义不亚于苏联当时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危险的是,我们至今对此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