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光明之路——新中国成立60年农村电力发展综述

光明之路——新中国成立60年农村电力发展综述

2009-10-08 08:59:03 中国政府网   作者: 郑晓奕 樊曦  

         以前,当城里人用上电灯时,农村人还在点煤油灯;当农村人终于用上电灯时,城里人已是彩电冰箱一应俱全;如今,“户户通电”工程将电网触角伸向偏远山村、广袤草原,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更让农民不仅用上电而且用好电,加之赶上“家电下乡”的潮流,农村人终于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电气生活的舒适与便利。

  新中国60年,农村电力发展经历了比城市更加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折射的是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更是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逐渐向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从煤油灯到电气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农村的年用电量仅为2000万千瓦时,平均每个农民年用电量仅为0.05度。亿万农民尚无法触摸到电力的文明之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办电的高潮。当时,随着农业排灌用电的兴起,农村电力需求日益高涨。

  到1978年,农村面貌虽有很大改观,但生产力仍然受到束缚,有40%的农民依然过着“耕地靠牛、照明靠油、用水靠挑、碾米靠推”的无电生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电力事业迈开了大发展的步伐。1979年,水利电力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农村电网整改会议,决定安排2.5亿元资金,对农村低压电网进行改造。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在中国农村大地上蓬勃开展。

  要致富先通电。1994年,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开始实施。电力系统开展电力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达标竞赛活动。无数电力施工人员在崇山峻岭之间架设电杆,把光明也把致富的希望送进农村。

  农村电网建设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出现在1998年。当年,国务院针对我国农村电网水平落后,农电管理体制混乱,电价奇高,农民用不上电的状况,作出了“两改一同价”的重大决策,即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从这一年开始到2004年,两期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历时6年,国家共投入2100多亿元,是新中国成立近50年投资的总和,仅低压电线就架设了344万公里,连接起来可绕地球赤道84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网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庞大的工程惠及4.8万个行政村、近1.5亿户农民。农村电网的面貌焕然一新:电网供电能力明显增强,电力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农村电价大幅下降,农村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最明显的变化是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农户一度电从0.76元下降到0.52元,仅这一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90亿元。

  让农民群众“户户通电”

  尽管电网已经基本覆盖了农村广大地区,但仍有部分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的农民无电可用。2006年,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战略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行了以大电网延伸为主的“户户通电”和无电户通电工程。截至2008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共解决了112万无电户、416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南方电网系统共解决38个行政村、16.6万户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2006年6月18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村通电了。”这是福建仙游县西苑乡溪边村村民胡风妹写下的纸条。和这张纸条一同收进柜子的,是家里用了几十年的几盏煤油灯。她说,我要留着这些东西,好让子孙记住这段点煤油灯的日子。

  福建革命老区长汀县濯田镇圆屋地村2006年9月通电了,老红军后代谢梅生激动地说:“没通电前,我们是两眼一抹黑,连国家大事都不知道。通上电以后我就可以买电视机了解国家大事,还能买抽水机、碾米机,过上和镇里人一样的生活了。孩子们看书再久,脸也不会被煤油灯熏黑了。”

  与让农民用上电的“户户通电”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让农民用好电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自2006年启动这个工程以来,全国累计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170个、电气化乡镇2019个、电气化村34570个。

  其中,为了配合“家电下乡”活动,国家电网启动的农户“低电压”整治工程,让农民感受最深。“以前舍不得买家电,一是手头紧,挣点钱全用在房子上了;二是电价高,电压还不正常,搞不好会把电器烧坏。”河南荥阳泗水乡农民季显成今年一月初到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网点将一台新冰箱和一台平板电视买回了家。

  电力引擎驱动农村发展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电气化事业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国家电网公司供电的26个省区市为例:

  --农村用电量大幅度增长。2008年,农村用电量为14031.52亿千瓦时,是1949年全国农村用电量总和的70157.6倍;农村年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1949年的0.58%增长到2008年的51.3%。

  --供电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县、乡镇、村通电率分别从有统计数字的1978年的94.5%、86.83%和61.05%提高到2008年的100%、99.68%和99.74%;农户通电率从有统计数字的1983年的59.4%提高到2008年的99.89%。

  --供电质量大幅度提升。2008年,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达到97.05%,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545%。

  --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部门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手段、改善服务质量,为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优质、规范、真诚”的服务,80%的县供电企业在地方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行风中获得前三名。

  电力引擎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电网的建设为农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展望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农电事业前途光明,农电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国家各级电力部门将深化农电发展战略,加快农村电网发展,提高农电企业管理水平和农网智能化水平,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新中国 农村 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