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云浮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云浮市从2004年起就开始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结合云浮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做出了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的决定。2006年8月,云浮市云安县市被广东省经贸委等8个部门联合确认为全省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县,同一批被列入经济试点单位的还有粤云新型石材厂等4家企业;2007年,云浮硫铁矿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云浮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市的战略定位,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战略途径来建设生态经济市。几年来,云浮市坚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统领山区经济发展,加大传统产业的治理和改造力度,创新思路,加强对本地特色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之路越走越宽。
一、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循环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已逐步建立起了循环经济体系,日本、德国进行了立法,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并列入了“十一五”期间立法的规划之中。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粤西山区,虽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2006年,云浮市生产总值24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6位。过去,云浮市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石头、矿、金属矿物(主要是硫铁矿)等不可再生资源进行采掘和初加工,表现出明显的“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式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2005年,云浮市GDP增长13.6%,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13.5%。目前云浮市的石材、硫化工、水泥、不锈钢制品等传统支柱产业都是耗能大户。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万元GDP能耗水平仍高于全省近1倍,而且“十一五”期间还有2×300兆瓦的火力发电机组投产。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4%,其中工业用电量占了近70%;煤炭消耗量390万吨,其中发电用煤180万吨,其他工业用煤210万吨;成品油消耗量26万吨,增长9%。相对其他兄弟城市,由于云浮市的工业基础比较集中在能耗较高的行业,进一步降低能耗指标的空间要小得多,难度和压力要大得多。
改变云浮市的落后面貌,加快发展是首要任务,但发展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特别是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协调”的老路,否则,不仅资源和环境将不堪重负,发展也将难以为继。这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与知识经济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又是云浮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并且,在云浮市的经济发展中,循环经济已被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云浮市把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首选发展模式,以此来推动云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试点为先导,高起点、高要求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
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这要求云浮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必须首先以规划为先导,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规划,以点带面,逐步完善,才能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自2004年起,以云安县创建广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县为开始,云浮正式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基本建成‘云山秀水、石都花城,自然气息、文化意蕴’的山水生态城市”目标。特别在试点循环经济方面开广东先河。云安县委托广东涉外投资法律学会编制完成《云安县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和《云安县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明确要求在“十一五规划”中全面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并已在企业、区域和全社会三个层面整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水泥、油母叶岩、电产业,硫化工产业、石材产业,农村生产生活,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等五条循环链,实现年回收粉尘15万吨,节约用水2100万吨;年消化废石渣、粉煤灰、灰渣逾215万吨;水泥综合电耗年减近4000万千瓦。在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中,得到了广东省经贸委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目前,云浮市硫酸废水实现“零排放”,废渣成为水泥原料,鸡粪大批量生产有机肥,石材的边脚料制成出口马赛克等就是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最大实惠。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领域非常广,既涵盖工业又涵盖农业以及消费等经济社会的各个环节。必然要求从更加长远、更加注重实效来推进这项工作。有了这几年的工作基础,云浮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既要研究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政策特别是扶持鼓励政策,又要认真着手研究云浮市推进水泥、化工、建材等相关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鼓励政策措施,制定专项规划,形成符合云浮市市情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要通过科学规划循环经济网络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因地制宜,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壮大循环经济产业群,全面实施《云浮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加快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按照设想,云浮市发展循环经济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为循环经济试点和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着力启动一批高起点、高效益和见效快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中期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建立资源效益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远期为全面提高、协调发展阶段,实现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使云浮市建成生态型城市。
一是抓好区域规划。要针对云浮市各地的工业基础实际尤其是支柱产业抓好规划,突出推进云安县创建省级、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县的规划,加大扶持力度,以云安县六都为中心,以省市共建硫化工基地和广东省水泥生产基地为切入点,结合现有的产业基地和资源禀赋,集中力量创建以水泥、硫化工、人造大理石为支柱产业的云浮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使云安县先走一步,成为全市的示范县,以点带面,示范推动云浮市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抓好行业规划。要从落实国家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出发,充分考虑环保成本和经济效益双赢,突出抓好电力、水泥、化工、石材、纺织服装、冶炼、不锈钢制品等行业耗能大户的行业规划,如向水泥企业推广干法转窑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硫酸、钢铁等生产行业实行余热发电规划。重点抓化工、电力、石材等行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以及粉煤灰、炉渣、石材废渣末、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规划。建立循环工业促进机制,形成再生、增值、转化、降耗、环保的循环增长模式。
三、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云浮市循环经济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1、结构创新。云浮市的工业基础决定了必须要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优势和特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二、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增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组织重大技术开发,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科成果的产业化;组织实施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2、工作创新。要加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工作。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原则,加强指导和扶持被国家和省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落实工作措施,争取试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范围,在更多的能耗型企业、能耗型行业扩大试点,带动加快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以实施一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助、市场动作”的方法,推进节约降耗。要大力引进先进环保投资企业,突出抓好电力、水泥、化工、石材、纺织服装、冶炼、不锈钢制品等行业耗能大户的节能,如向水泥企业推广干法转窑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硫酸、钢铁等生产行业实行余热发电。主抓好节约降耗、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和发展环保型产业四个重点。重点抓化工、电力、石材等行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以及粉煤灰、炉渣、石材废渣末、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建立循环工业促进机制,形成再生、增值、转化、降耗、环保的循环增长模式。
3、体制创新。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国家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对环境治理、资源再生产业给予各种可能的政策支持,对能够减少资源消耗、不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和产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涉及资源再生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要协同各方各部门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进步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借助经济技术政策这一杠杆作用,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 4、技术创新。强化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需要构建以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开发降低能耗和物耗的新工艺,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等。目前要抓紧组织云浮市电力、水泥、石材等几大支柱产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用足用活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发展壮大,真正发挥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性作用,提高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带动所在行业的发展。大力开展煤、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利用建材、化工、电力所产生的废酸、废料、废渣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建筑和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
5、管理创新。完善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系,创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的环境保护机制。加强宣教力度,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加大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力度,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公民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着重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消费观,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紧缺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充分研究主动地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圈,在这个大的循环圈内,找准云浮的产业定位,实现最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只有从战略上和根本上把握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不超出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给云浮的服务价值和不超出环境前景的承载力这样前提下,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供稿:云浮市经济贸易局 康国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