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煤炭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回顾我国煤炭行业的六十年辉煌巨变,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949-19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营企业承担,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按照政府计划执行。
80-90年代上半期的粗放发展时期。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对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的需求量猛增,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的文件。1984年和1985年,政府分别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截至到1997年底,我国共有大小矿井6.4万处。
1998-2007年为整顿治理期。由于此前粗放型管理政策的引导,过低的产业集中度造成供需两端信息传导不畅,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价格秩序混乱,全行业陷入不景气。1996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中央在 1998年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并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从2005年到2007 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发展的文件法令,使得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进入门槛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了煤炭,运输一体化经营的巨型煤炭公司。
煤炭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品种,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 70%左右,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电力行业来说,2008年我国电力行业耗煤增长约11800万吨。对钢铁行业来说,钢铁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的第二大行业,近年来也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钢铁行业2007年耗煤4.2亿吨。而建材行业对煤炭消费主要发生在水泥的加工中。目前国内水泥行业平均耗煤水平为130公斤/吨。同时,化工行业耗煤增长近1000万吨,在未来,煤化工行业将成为煤炭需求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