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安徽省能源产业支撑腾飞路

2009-07-27 08:42:35 安徽日报   作者: 吴永红 田婷  

   从“新中国第一坝”开建、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投运,到“皖电东送”、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60年来,我省能源产业不仅实现了量的惊人飞跃,也进行着结构内涵的深刻变革,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了强劲动能。

  这是60年前的灰色记忆:绝大多数安徽人过着“除了日月星辰,就是一片黑暗”的无电生活。

  60年后,我省能源行业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114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2亿吨,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正式建成;发电量由1949年的0.2亿千瓦时提高到2008年的1093亿千瓦时,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目前已达283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全省新能源产业2008年实现产值479.32亿元。

  60年巨变,我省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仅实现量的飞跃,而且实现产业结构和发展内涵的深刻变革。

  电力发展奏强音

  1952年1月,宁静的皖西大别山沸腾起来,被誉为“一个时代的工程”的佛子岭水电站在此开建。经过近两万名建设者两年多的奋战,1954年10月,新中国第一座、当时亚洲第一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在淠河的东源竣工,我省水电建设由此发轫。

  火电建设也在加快步伐。 1956年初,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在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建成投运,成为我国电力史上自力更生建造电力主设备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后,安徽电力更是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9年11月4日,国产第一台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淮南平圩发电厂投产。从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到60万千瓦机组,短短33年,单机容量增长100倍。

  从1985年到2003年,通过集资办电的形式,我省在两淮、沿江港口和省会合肥等地扩建、新建一大批火力发电厂,有效缓解了用电紧张的状况。

  2005年以来,各大发电企业在“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和“皖电东送”共识下,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的电源建设,一大批大容量、高效益的发电机组,遍布江淮大地。其中,“皖电东送”一期720万千瓦机组已于去年全部建成。

  目前,我省的电源建设形成了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的格局。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火电装机规模已达2661万千瓦。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总容量达到2285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85.8%,其中60万千瓦以上机组已达到24台,容量达到148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5.9%。

  电力的发展特别是火电的腾飞,离不开煤炭这一资源保障。权威数字显示,我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481亿吨,占华东地区煤炭总储量的70%以上。至2008年底,我省两准地区已建成张北、顾桥、顾北、丁集、刘庄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2亿吨,在全国率先建成亿吨级煤炭基地。

  空中架桥畅“血脉”

  电力事业发展,离不开电网这个载体。 60年来,安徽电网建设同样写下了辉煌的创业发展史。

  1951年9月,皖中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由淮南铺向合肥。安徽电网建设由此迈出第一步。

  上世纪50年代末,皖中、皖南、皖北先后形成110千伏电网。

  1987年,220千伏电网主网架渐趋完善。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腾飞,“长三角”地区开始闹“电荒”。鉴于此,2003年6月,“皖电东送”被写入“861”行动计划。

  2005年,国家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定位,让安徽建设长三角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构想更加明晰,“皖电东送”工程正式开工。

  2006年底,500千伏中通道淮南平圩——合肥肥西变电所Ⅱ回线启动送电。 2007年10月,纵贯皖东、皖北6个市,折单全长773公里的500千伏东通道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一年后,穿越皖中、皖西、皖南9个市,折单全长1000公里的500千伏西通道输变电工程提前投运。至此,皖电东送三大通道全部建成投运,安徽电网分别与江苏电网和浙江电网形成联系;“皖电东送”输出能力由300万千瓦增至750万千瓦。 “‘十一五’计划头三年,安徽电网跨出的这三大步,三年的电网建设是过去50年的总和。 ”省电力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安徽电网已形成以500千伏为骨干网架,220千伏和110千伏为基础网架,南北贯穿、覆盖全省、较为坚强的输电网络。

  新型能源唱“大戏”

  今年8月8日,省内数十家新能源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在合肥联手成立安徽省新能源协会,携手共闯新能源产业的大市场。从淮北到江南,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事实上,除了发展传统的火电、水电外,我省分外注重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不断调优能源产业结构,并且取得明显成效。

  生物质能利用发展迅速。目前,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总量达2800万吨,安庆、宁国、宿州等地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

  太阳能利用及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合肥、蚌埠、滁州等地正在加快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一批企业和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进度。合肥阳光电源生产的逆变器去年已占据国内市场的60%。

  新能源汽车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眼下,江汽、奇瑞正在研发生产小排量、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安庆安达尔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已投放市场试运行。

  核能利用及风能利用正在扎实推进。芜湖、池州、安庆三个核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芜湖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列入国家核电“十二五”发展规划。

  据统计,200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79.3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784家。

  以煤炭为依托,建设中国大型火电基地;突破单一的产业结构,从产品升级到产业升级……作为能源资源大省,我省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寻求理性的嬗变!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能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