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村有电始于1951年,由海拉尔发电厂首次发展城郊用电户,向红星、金星两个生产队供电,架设3千米6千伏线路,有620户农民用上了电。随后,其他地方的小火电厂也陆续开始向近郊农村供电。1954年,呼和浩特电厂、赤峰电厂分别架设3千伏、10千伏线路共17千米,使850家农户有了电灯,并安装电力抽水设备28千瓦,灌溉农田520亩,装设粮食加工机83千瓦,此为农村动力用电之始。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加大了农电基本建设投入,1992年自治区全部旗县通电,1997年基本实现乡(苏木)镇通电,到2000年用上网电的农牧户达到95%以上。
1954年3月11日,经华北电业管理局批准,在包头市成立新机工程处。11月12日,改新机工程处为包头电业局筹备处。1956年4月26日,成立包头电业局,为地区管电机构。1957年12月30日,北京电业管理局转发电力部决定:在包头电业局基础上成立电力部内蒙古自治区电业局,隶属电力部。自此,内蒙古自治区有了统管全区电力工业的主管机构。1958年7月28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内蒙古自治区电业局改称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业管理局。
1955年1月以前,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发电厂直接对用户供电,发电厂内设供电科(股、组),负责市镇供电线路的维修和营业管理工作。1955年1月,包头第三发电厂的供电科分出,由包头电业局筹备处直接领导。从此,内蒙古自治区发、供电管理开始逐步分家,供用电管理逐步加强。1957年3月19日,包头线路管理所和营业所成立,4月撤消,成立包头供电所,隶属包头电业局,这是自治区最早的独立的供电企业。随着各地区供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的供电企业不断建立和发展。到2000年底,内蒙古电力公司直属的供电企业有12个。
1956年7月,经北京电业管理局批准,在包头电业局成立调度所和通讯组,负责包头地区电力调度工作,这是内蒙古最早的地区电力调度机构,1957年改称包头电力调度所。1958年,呼包1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后,调度范围扩大到呼和浩特地区,随着呼包电网的成立,将包头电力调度所改称呼包电网调度所,当时设调度运行、继电保护、通信三个专业组和行政管理组。1960年1月,又另行成立了包头地区电力中心调度所,呼包电网调度所改称内蒙古电力调度所,1960年底由包头迁往呼和浩特市。
1958年是“二五”计划的第一年,内蒙古西部地区重点建设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包头第一、第二热电厂两座高温高压热电厂。包头第二热电厂一期工程于1956年3月动工兴建,2台2.5万千瓦机组于1958年7月和11月建成投产。包头第一热电厂一期工程于1958年3月22日破土动工,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于1959年7月1日简易发电,8月31日并网发电,9月1日正式移交生产。第二台2.5万千瓦机组和第三台1.2万千瓦机组于当年12月投产。两座热电厂的建成投产,为包钢在1959年国庆10周年前产出第一炉铁水作出重要贡献。
内蒙古电力系统发电企业热电联产和热力供应事业始于1958年。当时只有新建投产的包头第二热电厂两台2.5万千瓦供热机组(1号、2号机组)实施热电联产,为内蒙古第一、第二机械制造厂供应工业生产用汽。1959年,包头第一热电厂建成投产1台1.2万千瓦供热机组、两台2.5万千瓦供热机组,为包头钢铁公司供应工业生产用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北方城市大力开展集中供热,内蒙古电力系统集中供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0年底,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呼伦贝尔地区有热电联产电厂7个,容量近45万千瓦。
1958年7月,包头二电厂-白云鄂博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这是自治区内第一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增强首府呼和浩特供电安全可靠性,1958年10月,包头-呼和浩特1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从此形成了最初的呼包电网,成为内蒙古出现的第一个地区电网。1987年,呼包电网改称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电网。为使西部电网与华北电网联网,于1985年4月20日建成大同-丰镇-呼和浩特220千伏线路,1987年7月18日试运,19日移交生产。从投运之日起到8月15日,华北电网给内蒙古西部电网输送电力4万千瓦,确保了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用电。
内蒙古电力学校始建于1958年,与内蒙古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管理体制,学校2003年创造性地实施了“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先后为区内外的电力系统培养了本科、大专、中专等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共计23674名,其中副处级以上校友200多名。内蒙古电力中学创建于1972年,近10年“中考”升入自治区重点高中(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附中)的比率连续保持全市前列,重点高中升学率平均达到40%以上,产生过两个呼和浩特市中考状元,今年重点高中升学率达49.89%。以上两所学校成为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的人才摇篮。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东北电网严重缺电,国家计委确定在赤峰元宝山地区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元宝山电厂,向东北送电。工程分两期建设,规模为90万千瓦。一期工程于1975年破土动工,我国首次从法国引进一台30万千瓦机组,1978年12月并网发电。后国家经委决定,二期工程扩建一台60万千瓦机组,当时是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从法国引进自动化水平较高,应用了现代计算机监控技术,部分设备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工程于1981年5月破土动工,1985年11月13日并网发电,12月28日正式移交生产。
1977年5月1日,自治区电业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中调所投入运行,主要用于电网设计和运行管理所需的电力潮流和稳定计算及短路电流计算等。1978年经过调试改进,使运算速度提高50%。1979年~1981年,由内蒙古科委安排,中调所、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电子研究所合作,应用这台计算机成功进行心电图识别与诊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86年报废。1987年,计算机在自治区电力直属系统基本普及,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生产过程监控、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大大提高了电力行业现代化水平。
1988年5月6日,内蒙古电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投入产出”承包经营方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电管局直属电力企业从1988年起实行“投入产出”承包经营,承包的目标任务是:到1990年底,自治区直属电力系统发电装机容量在1985年75万千瓦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50万千瓦,到1995年底再翻一番,达到300万千瓦,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自给有余。自治区政府的“投入”主要是返还内蒙古电管局每年上缴自治区财政的利润作为电力建设投资,支持集资办电,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等。1994年底,丰镇发电厂5号机组并网发电,提前1年实现目标。
1989年12月5日,内蒙古西部电网正式向北京输送电力4~5万千瓦从此西部电网的电力进入华北市场,在我国最早拉开了“西电东送”的序幕。1993年4月23日,电力工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联合办电协议,实现1995年北京基本不拉闸限电的目标。之后,内蒙古加快电力建设和“西电东送”步伐,1995年12月18日,内蒙古西部电网向北京送电90万千瓦,成为电力输出大省区,人均发电量和输出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内蒙古电网东送华北电力负荷达到210万千瓦。
1989年12月30日,自治区第一座风力发电场——锡林郭勒盟朱日和风力发电场首批美国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内蒙古电力迈出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的第一步。随后,商都、锡林浩特、辉腾锡勒风电场相继建设并经过分期扩建。与此同时,东北电力公司在赤峰克什克腾旗境内建设达理风电场,一期工程7台风机于2000年1月并网发电。目前内蒙古境内又兴建了多处风电场,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辉腾锡勒风电场以18.9万千瓦的装机成为全国第一大风电场。全区风电投产装机容量超过60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
1990年8月,经自治区政府和能源部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公司,正式挂牌运营。1992年9月,以内蒙古电力公司所属16家企业为核心层的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成立。在新体制的推动下,集资、合资办电开始了大规模、全方位的运作,集资办电、出售用电权、合资合作、股份制、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各种筹资渠道被打开。199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公司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电力总公司。1998年7月28日,改组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内蒙古电力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第一步。
1991年,按照能源部的部署,内蒙古电力系统开展了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工作,要求发电企业以整治设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消灭“七漏”为重点,供电企业结合“标准化线路”、“标准化变电站”开展双达标活动,层层制定双达标规划和措施,建立考核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1994年初,内蒙古电管局提出1994年全局发供电企业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1995年创无渗漏,向一流社会主义电力企业迈进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局发供电企业全部实现了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目标。
内蒙古电力总公司于1992年在全国电力系统率先进行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取消企业干部行政级别,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新机制突破各种旧观念的束缚,迸发出强大的冲击力。到1993年,内蒙古电力总公司直属系统精减机构24%,发供电企业裁员6000人,有494名中层及以下干部被组合到工人岗位,有478名职工进入内部劳务市场;电力总公司机关由36个处室减到23个,人员由560人减到323人。
1992年4月13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正式组建成立海勃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内蒙古电力系统也是自治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一期工程2×10万千瓦机组是由内蒙古电管局、乌海市有关单位、设备制造厂家等共同集资合作建设,二期工程2×20万千瓦机组也是合资建设。1993年4月24日,一期工程开工。1994年2月18日1号机组竣工移交生产,当年9月27日2号机组也正式移交生产,实现了投产即达标的目标。2000年正式组建内蒙古海勃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蒙华海电公司)。
1992年9月8日,当时为中国也是亚洲规划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达拉特发电厂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11月15日和1996年11月30日,一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相继投产发电,标志着内蒙古电力跨入了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高参数、高电压、高自动化的新阶段。到1998年底,二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投产,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132万千瓦,一跃成为内蒙古西部电网最大的主力发电厂,机组是内蒙古西部电网第一次建设的大机组,其显著特点是工艺新、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
1992年,呼伦贝尔盟伊敏矿区动工兴建煤电联营特大型矿口电站,规划容量400万千瓦,一期工程安装2台5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98年、1999年投入运行。这是全国第一座煤电联营电厂,也是呼伦贝尔盟首座向东北电网送电的电厂,标志着呼伦贝尔盟电力工业跨进高参数、大容量的现代电力工业行列。同电厂工程配套建设的伊敏-冯屯-大庆500千伏输电线路于1995年建成一回、1997年建成二回,呼伦贝尔盟出现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也是全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在高纬度地区建设超高压线路积累了经验。
1993年,内蒙古电管局大力实施“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的煤电转换战略,制定并实施了“95112”系统工程。其基本含义是:1995年1月向北京送电110万千瓦,保自治区用电140万千瓦;到1995年底向北京送电150万千瓦,保自治区用电150万千瓦;同时实现“既保北京又保自治区”用电的双保目标。“95112”系统工程,是电力部和华北电管局解决北京缺电问题的“9511”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2月18日,内蒙古西部电网向北京送电90万千瓦,胜利实现了“95112”系统工程的目标。
1993年4月23日,电力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联合办电协议,协议规定1993年~1995年,内蒙古向北京稳定送电44万千瓦,北京市以合资方式向内蒙古西部电网投资加快电力建设,3年共投资14亿元,电厂委托内蒙古经营管理。在投资落实后,内蒙古保证向北京市增供电力5万千瓦,到1995年初送电确保达到110千瓦,年底确保达到150万千瓦(后东送电力改为从1993年~1995年在满足内蒙古用电的同时实现向北京稳定送电100±10万千瓦),实现1995年北京基本不再拉闸限电,2000年从根本上解决首都用电问题。
1993年8月15日,丰镇发电厂500千伏升压站正式开工,1995年3月12日竣工投产。这是内蒙古西部电网第一个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升压站,担负着西部电网向北京送电的重任,也是“95112”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西电东送能力提供了保障。2000年9月25日,呼和浩特永圣域50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2001年12月27日正式投入运行。这是自治区西电东送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建设工期最短的中心枢纽变电站。该站的建成标志着西部电网送电能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东送最大负荷150万千瓦的能力。
1994年1月14日,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是由内蒙古电力总公司、华能发电公司和华能内蒙古发电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包头第二热电厂,隶属于内蒙古电力总公司。3月26日~31日,该公司股票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其中发行人民币A种股5000万股,共筹集资金1.95亿元,用于海勃湾电厂建设、本公司设备更新改造和扩建一台20万千瓦机组的前期费用。这对推动全区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加快自治区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4年1月22日,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正式挂牌,电力学院是由内蒙古电管局与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普通电力高校,在全国电力系统开创了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先河。5月9日,电力学院工程在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破土动工。学院占地区1200亩,教学楼高168米(32层),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1997年9月28日,教学大楼正式落成,标志着实施近3年的“先行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这种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的路子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赞扬和肯定,指出学院后勤改革为我国教育改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994年5月1日-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视察了内蒙古电管局机关、中心调度所和达拉特发电厂建设工地,详细了解了内蒙古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电价、向北京送电等情况,听取了达拉特发电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还询问了内蒙古电力系统三项制度改革,指示要不断深化改革。他赞成内蒙古提出的煤电转化战略,并指出,把煤变成电输出去,是内蒙古的一个大的战略,应当很好地组织实施。李鹏总理欣然为内蒙古电力题词“发展经济电力先行”,并为达拉特发电厂题写了厂名。
1994年7月17日,自治区第一部电力行业地方性法规《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由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布实行。2005年3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条例》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自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两个条例的实施,为打击破坏电力设施及窃电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业法制化进程。
1994年9月13日,我国第一个电力出口创汇工程——二连浩特至蒙古国扎门乌德市10千伏线路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日送电力1000千瓦。2004年4月,锡林郭勒盟珠恩嘎达布口岸至蒙古国东方省毕其格图口岸的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运。2005年12月,阿拉善盟策克口岸至蒙古国南戈壁省那林苏海图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2007年4月,兴安盟阿尔山口岸至蒙古国松贝尔口岸10千伏线路通电。此外,包头市达茂旗、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也向蒙古国边检站供电。内蒙古电力公司跨国供电为我国电力进入国际市场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995年2月10日,丰镇发电厂5号20万千瓦空冷机组完成试运,正式移交生产代管。至此,丰镇发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拥有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大电厂,同时也标志着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首座百万千瓦级电厂诞生。3号~5号20万千瓦空冷机组由我国自行设计,属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为我国在北方地区推广同类型机组作了有益的尝试。5号机组投产,也标志着内蒙古电管局提前一年完成“投入产出”承包经营目标,拥有的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
1995年6月28日,内蒙古电力公司以优良的技术方案和75.5万美元的标价,中标蒙古国乌兰巴托三电厂厂房改造工程项目,这是内蒙古电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国际市场公开招标中第一个项目,为电力施工单位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作了成功的尝试,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建筑施工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工程是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技术标准要求高,工程实行国际公开招标,参标的共有中外9家公司。在竞标中,中方技术方案受到外方专家的好评,显示出公司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
1995年7月12日,我区第一台高逼真度的33万千瓦火电机组仿真机在内蒙古电力学校投入运行。该仿真机是达电一期工程的配套工程,由内蒙古电力学校仿真中心和华北电力大学仿控公司合作研制,与达电1号33万千瓦机组基本相同的运行环境,形象完整地模拟机组在各种状况下启停和运行工况的全过程,并设置了200多个事故演练项目,可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增强判断处理各种事故的应变能力。不但适合其它进口和国产同类机组运行人员的岗前培训,还可满足科研人员优化运行方式、整定参数和诊断故障的需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