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踏着铁人脚步走 拼搏奉献写青春

2009-09-17 13:58:14 中国石油报   作者: 李向阳 金江山 王晶 曾旺 张立岩  

 

 

 

 

【英模档案】

秦文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石油青年的楷模”。2009年9月,当选由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的秦文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国海拔最高、环境最艰苦的青海油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坚守“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刻苦钻研、顽强攻关,先后主持完成了“狮子沟裂缝油藏综合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推广应用了“U型解卡法”等十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难题,为我国石油开发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典名言】

●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有价值;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人,他的人生才会闪耀出灿烂的光辉。

●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

●油田的发展需要艰苦奋斗,更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怎样利用。人生的价值,不是用时间,而是要用深度去衡量。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为了这紧要的几步──期待降低一点,赢得一个目标;根须扎深一点,赢得一片天地;享受推迟一点,赢得一份事业──人生在伟大的事业里永存。

【唱响时代】

199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发长篇通讯《拼搏奉献写青春——记青海油田高级钻井工程师秦文贵》,并配发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称,秦文贵是当代青年的一面旗帜。文章指出,秦文贵扎根青海油田,以其学得的科学知识和青春热血,战胜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事业中走出了一条当代青年的成才之路。

秦文贵这个先进典型再次告诉我们:青春最有生命力、创造力;困难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是一个大舞台。一个人的追求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闪现绚丽的光彩。秦文贵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青年典型,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深刻揭示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集中展现了当代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复旦大学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秦文贵最闪亮的精神品质;扎根基层、深入实践对当代大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爱国主义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世界屋脊上的青海油田,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油田。这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我为祖国献石油》中“昆仑山下送晚霞”,描写的就是这里。1982年,秦文贵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唱着这首歌,怀揣对巍巍昆仑的美好憧憬,走进柴达木。

学石油,懂石油。秦文贵知道,青海艰苦。但报到后发现那里的艰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柴达木的三堂课

到花土沟第一个晚上,高原反应让他头昏脑涨,不住地流鼻血,一夜没睡着。

初到井队上班,秦文贵从最基础、最细小的事情做起,扫钻台、擦机器、摆钻杆、打吊钳……穿着油污的工衣,整天干些琐碎的事情。碰上井涌,油水泥浆劈头盖脸浇透全身。要洗掉凝结在身上的油污,得先用汽油一遍遍地擦,蜇得人浑身火辣辣的疼,不久身上就蜕皮。

然而,秦文贵从小事中悟出了大道理。一场沙尘暴在宿舍地面覆满了沙,走在沙上,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可脚印很快便消失。想留下脚印,只有不停地走下去,这是柴达木给秦文贵上的第一课。

第二课是爬井架。那是第一次,秦文贵站在5米高的钻台,上下望望,心里发颤。队长看出他的心思,朝他扔去一把棉纱,“去,擦机器去!”秦文贵心中忽然上来一股狠劲儿,爬!工人注视着他一直攀到顶。下来后,队长对他说:“小秦,不简单!你有多大学问,我们工人不管。你有再大的学问,也要先过这一关!

第三堂课是“磨难”。井喷压井,秦文贵和工人整整背了近万吨重晶石粉。在那3个月中,每天都是弥漫的粉尘灌满鼻孔耳朵,牙齿黄,眼睛红。高原缺氧,什么都不干,喘气都难。这是在生命的极限处考验生命!因缺氧,秦文贵工作时常鼻血呼呼流着往前跑。

秦文贵后来总结说:“柴达木让我看清了什么是生活原色。是它告诉我,上天之前,先在地面上干点事情。”

秦文贵老老实实在基层干了许多“小事情”,悟出了“小事情”和“大事业”的辩证法:“我最初干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爬井架……外人看都是些小事情,但没有这些小事情就没有我后来搞科研这个大事业。”

正是在干“小事情”的时候,他练就了千里眼顺风耳:看板房灯泡明暗,就知道井上启动了什么设备;听钻机异常声响,就能判断出井上哪个环节出了毛病。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正年轻的时候。为了这紧要的几步,期待降低一点,赢得一个目标;根须扎深一点,赢得一片天地;享受推迟一点,赢得一份事业。”秦文贵说,“人生是在伟大的事业里永存的。”

青春之花绽放柴达木

促使秦文贵留下来并扎根柴达木的,是他身边那些“常以青春换成功,常把黄昏当早晨”的普通工人。

一次抢险,强烈地触动了秦文贵的灵魂。那天,钻探的狮20井发生强烈井喷。巨大的地层压力,让地下数千米处的盐水泥浆像狂龙般喷涌而出,吼声如雷,暴虐地扑向每个靠近它的人。看着钻工师傅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毫不犹豫地跳进齐腰深的泥浆中,秦文贵震惊了。到晚上11点多,井口压力上升到200多个大气压,而放喷管线却被结晶盐堵死,不立即处理,将会酿成井毁人亡的惨剧。谁都明白,这么大压力下,流体的穿透力,是肉体根本无法抵挡的。秦文贵和队友提着管钳,冲向井口去拆卸被堵的管线。当卸到还剩几扣时,粗壮的管线丝扣突然被巨大的压力顶脱,腾空而起。这时,队上的老徐师傅猛力地将秦文贵推向一边。100多米长的钢管带着管钳,从秦文贵原来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飞出老远……

井喷被控制后,秦文贵回想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想着那猛力的一推,思索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老钻工,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我,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是什么信念和力量,支撑着他们舍身拼搏?

秦文贵开始自省:“苦干不能苦熬”,身为大学生必须依靠科技,干出一番事业,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在高耸的钻塔下,秦文贵建立起人生坐标: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

根在中国,在柴达木

毕业10年,组织上派秦文贵到国外学习。临行前,他来到冷湖烈士公墓,那里安葬着他敬重的师傅。走进公墓,那灰压压的一片坟茔,使秦文贵受到强烈震撼。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许多人把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他在他们的墓碑前默默地站了许久,最后抓了把沙土用一帕白方巾裹好,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在海外,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石油工业的先进技术。在学习将要结束时,一个选择摆在了他面前。一家国外石油公司,以高出他在国内10倍的薪水,请他去工作,并承诺办理爱人和孩子定居海外的手续。面对这个机会,秦文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烈士墓前带来的那一把沙土,时刻提醒他,柴达木需要新一代奋斗者,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回国后的几年里,秦文贵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技术改造、科研课题,组织研究和应用了数十项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生产难题。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在祖国从事科技创新的快乐。

2000年,秦文贵再次出国,攻读MBA。学成后,他依然回国。现在,秦文贵在北京总部机关工作。但他的思绪常回青海,回柴达木。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铁人 脚步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