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金融危机一周年:中国出台系列社会保障措施

2009-09-16 09:07:57 央视《新闻1+1》

2009年9月15日央视《新闻1+1》播出《危机一年,我们学到了什么?》,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去年的今天,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如果从那一天开始算起,金融危机爆发整整一年的时间。从爆发的那天起就不断有人在预测,中国经济到底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复苏。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字早已经显示,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是企稳向好,在过去一年里面我们收获了什么?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值得总结?

岩松,怎么看这些问题?

白岩松(评论员):

过去这么多年里面已经很少有像金融危机一周年这样的事件,让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不管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要对这个一周年这一天格外感慨,因为你都深入其中。有一句话叫做“顺境的时候积累实力,逆境的时候积累能力”。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伤疤还未痊愈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忘了疼,我们有没有真的积累下来实力,我觉得这是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该探讨的问题。

主持人:

首先我们的讨论从在过去的一年里面点击率非常高的中美两国集团开始说起。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年4月2日,20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这次峰会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下召开的。就是在这次峰会期间,很多媒体发出感叹,G20伦敦峰会真正主角只有中美。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文章《G20落幕,G2登场》。

所谓的G2也就是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第一位提出G2这个构想的是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他在去年夏天发表于《外交》七八月号上的文章,首次提出“中美两国应该共同努力,形成G2构架,共同领导全球经济体制”。随后,美国一批显赫的政治人物相继提出类似的概念。布热津斯基的“非正式的两国集团”和基辛格的“命运共同体”先后出台,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也贡献了一个新概念,即现在广义议论的“中美国”。

今年1月21日,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文章《一个17万亿美元的联盟可能会拯救世界经济》,文章说,“现在真正能起作用的是美国和中国组成的两国集团。”

日本经济新闻2月8日刊登文章《美中“G2”时代拉开帷幕》,文章说“G2峰会构想的最终实现很有可能发生在未来四年当中。”

主持人:

当我们看过去一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对中国有这样那样的比较高的评价,但是平心静气地说,中国的地位或者说世界的格局并没有因为这次危机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西方有一些政客、有一些学者,包括一些媒体如此强调G2这个概念?

白岩松:

我特别愿意把整个中国在面对G2包括很多飘扬之声,能够保持下来比较清醒的态度。甚至大家一看到G2会一乐这样的一种心态,看作是这一年我们学到的非常宝贵的一个财富。

其实去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掉的时候,当时全世界还停留在对中国奥运会惊艳的赞扬声中,因为当时中国奥运会的成功以及残奥会的成功,正达到了一个对中国的表扬的高峰。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金融危机的到来使过去这一年前的时间里面,或者真心,或者有另外一些想法把中国给飘扬忽悠到了一个很高的,甚至有人用“捧杀”这样一个字眼。这一年我们听到的表扬之声恐怕是过去我们好多年里面都没有听到过的。因此在这样的表扬声中,我们还能够清醒,这是学到的很宝贵的东西。
 

主持人:

有一个专家,有一个学者,他这么说,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之所以提出中美两国集团这个概念,他是不是希望让中国承担责任,这样一种说法,让他帮助美国共渡难关,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白岩松:

其实虽然G2的说法最早从美国诞生,但是迅速的飘扬之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美国国内,包括日本、欧洲等等,到处都有。你分析一下可能会有三种心态,第一种是非常发自内心的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对世界经济所起到的稳定的作用,当然包括“金砖四国”都在内。这是第一种发自内心看到了远景。

第二种是非常现实,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近两万亿美金,你有大量的钱,如果你很好的做投入,能帮助难兄难弟们一起尽早走出泥沼,而将来我对你究竟是一种什么态度,等过完这段艰难的日子再说。

第三种,其实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忽悠,可能藏有他的一些想法在里面。他希望通过这种忽悠,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不仅现在包括未来,中国承担更多脱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应该承担的这种义务,而要承担更多的义务。所以这样的一种想法对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实并不是有利的。

主持人:

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下,我们一方面要面对批评,但是另外一方面还要面对飘扬之声,这时候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白岩松:

我觉得学到一个很珍贵的东西,就是在当时中国刚刚推出四万亿的扩大内需的计划的时候,就伴随着中国政府的一句话,“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所以我认为这句话不仅仅只是对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应该展现出来一种务实的态度。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可能都应该把这句话当成一个金科玉律来记着。我们说这样几个数字,比如美国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达到了世界经济利益之后,慢慢坐上了老大的位置。其实现在中国GDP的总量其实可能只有美国一半,要一算人均就更惨了。你的经济总量不过只占全世界7%左右,远远达不到有很多把你当成G2,把你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你能够承担的角色。所以我觉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代表着这一年我们所学到的一个成果,而且恐怕也是今后的心态。

主持人:

就在一周年的时候,不断有国内的学者也在自己做总结,比如就这四万亿,我们对提振世界经济的确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在我们国内如何把这四万亿最有效率的进行调整结构,也在进行这样的思考。

白岩松:

我觉得依然在路上,你还不能说四万亿的计划已经完全实现了它的全部目的,它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加投入的过程。是,你看到了我们的很多政策对世界经济的企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仅仅说汽车,今年中国汽车的生产总量可能到年底的时候会超过一千万,已成定局。国外的很多大的汽车公司都把中国这一块当成了盈利的增长点,而且要调高这种发展的计划,你由此也能看到中国的市场,对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企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真像有些人用很多漂亮的语言说得那么大吗?我觉得我们应该足够地清醒。

主持人:

在面对这场危机的时候,可以说是冷暖自知,比如说去年的一场记者招待会就值得我们去反思一下。

(播放短片)

2008年3月1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哪个地步。

主持人:

温总理这句话说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觉得以前从来没有从国家这么高的领导人嘴里听出过这样的担忧。

白岩松:

而且非常有趣的是,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在当时人们还并没有更深刻的去理解这句话所含有的一种危机意识。甚至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个月之后再回头去想,总理是在2008年的3月份记者招待会上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忧思。而当时中国经济正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正处在极其内热的状况下,GDP的增速两位数很高很高,通货膨胀也处在巨大的压力的情况下。当时也有很多人在想,总理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几个月之后,9月15日,拉开大幕的世界金融危机证明,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大国来说,保有一种快速增长过程中的危机意识永远是必要的。

主持人:

这是总理站在国家的层面上去以一种忧患的心态看待这个危机。这场危机在行进了一年之后,对于个人的心态包括生活方式。

白岩松:

没错,其实有的时候好像事情很大,我们总会把它拿到国家和世界的范畴去,其实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即使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有两句话先放在这儿,曾经有一个人写中日关系的时候用了这样一句话,说日本历来是一个悲观派,稍微有一点危机的时候就会全民去反思,促使它始终在危机感中快速前进。中国是一个乐天派,稍微有点成就就已经飘飘然了。所以说中国要是能够多一点危机意识会不会对我们的发展更好。我们暂且把国家的危机意识必要地先放在这儿做一个提醒。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在金融危机之之前,我们流行着网络,包括各地都在说,年轻人“月光族”,一个月到20号的时候,这个月的钱基本上花光了,“啃老族”,然后还花老人的钱,大家没有积蓄,有多少钱花,花得甚至更多,包括在股市黄金的时代大家的消费意识非常强。金融危机一来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夜之间说挣不着钱就挣不着钱了,一夜之间说没有岗位就没有岗位了。开始前所未有为自己的工作,我要尊重自己的工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我觉得个人的这样一种危机意识,恐怕不仅仅是金融危机下被迫到来的,即使在顺境的时候,恐怕每一个个体也应该保有一定的生活的平衡意识和危机意识。总是要有一点意识的话,日子可能过起来更平衡,更稳定,遇到一些起伏的时候你的承受能力会更强。

主持人:

中国有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看在这场危机发生之后,还是有把这场危机和十年前的那场亚洲金融风暴做一个对比。因为当时虽然说这是一个局域性的金融风暴,可是我们毕竟处在这个“风暴眼”里面,但这次离我们这么远,怎么比较这两次?

白岩松:

因为这11年过后,虽然都面临保八的因素,但是这一次跟上次相比较,我们已经更在世界当中了。其实上一次的保八不仅仅来自亚洲金融危机,很重要的来自于1998年那次大洪水,从长江一直到松花江,给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保八。而现在很重要的一点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大国一咳嗽,一出现自己的肌体内的问题,每一个人都要共同去承担。

另外从个体的角度,我倒觉得这次金融危机能不能给我们留下一种财富,能不能学到一种东西是什么呢,不能把个人的幸福仅仅寄托在国家财富以及个人财富的快速积累上,要寻找在财富积累之外其他的幸福源泉。比如说过去的这一年里,你会看到很多人同学聚会更多了,亲情开始复苏了,而且有很多人当他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要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发现,也有一些在过去忙叨叨地往前走的时候,光顾着挣钱的时候,忽略了很多幸福的源泉。因此包括在其他国家也有过调查,金融危机之后,居然有局部的地区幸福指数是上升的,因为脚步慢下来了。所以有一个墨西哥的谚语经常被引用,走得太快的时候停一下,你的灵魂被扔在后面,只有我们开始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的时候意识到,幸福不仅仅是在财富,不仅仅是金钱,我们学会亲情、各种情去考虑生活中各种来源的时候,将来再有各种起伏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幸福,而不会因为财富突然有一天开始缩量,我们就找不到幸福的路了。

主持人:

所以说失之东隅,得之桑榆,钱少了,但是手里的时间多了,但是相应的幸福感也多了。

白岩松:

但是就但愿别是好了伤疤迅速地忘了疼,就像我们在SARS的时候每天洗好几次手,后来好几天不洗手的也有可能。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

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经历了一个心理上的调整的过程,但是很重要的是,外界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我们接下来通过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这是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特别强调的内容。一年来,一系列改善民生、发展保障的措施纷纷出台。

字幕显示:

人人都有望享受医保

今年4月,医改三年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医改全面启动

今年6月,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城乡超过11亿人

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

今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基层用药目录公布

农民也要发养老金

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农民在60岁后,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

60岁以上农民每月领55元养老金,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各种招数促就业

天津:推广“订单式”校企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河北:对不裁员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稳定岗位奖励

河南: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不超过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

农村小学生不收借读费和住宿费

今年5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借读费和住宿费都被取消

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

秋季开学前中央财政下达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170多亿元

主持人:

我们总是讲“有中国特色的……”,看来这一次在对抗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对抗经济危机的特点。比如说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民生政策。

白岩松:

其实它既有中国的特色,也具有一种普遍的规律,只是刚刚开始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还没有那么清晰的意识到,金融危机是一件坏事,但是过很多年之后如果回头看的话,这次金融危机非常有可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的一条新的起跑线。因为金融危机刚一发生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更多的关注度都在四万亿的扩大内需也就带有很强烈的治标特色的药方上。

但是今年“两会”召开之前,大家突然看到召开这个新的会议,在几个具体的应对措施当中,最后一条明确着力写上要扩大整个社会保障。其实它说明治标和治本同时进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有历史的经验,美国1929年的大的金融危机之后,恰恰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你要做好社会保障,才能更好地走出这个危机,果真美国最后以更好的方式解决了社会保障等等问题,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道路,而中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扩大内需,人们得敢花钱,不是没有钱,但是为什么不敢花钱,医疗的压力在那里,教育的压力在那儿,社会保险,保障的压力在那儿,谁敢花钱,如果社会保障做好了这些工作,快速地推进了,人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和储蓄就可以转化成扩大内需的一个动力,这对中国更长远地走出金融危机,并且走上一个经济增长的快速通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次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社会保障前进的脚步。而我们每一个人希望会成为受益者。

主持人:

尤其是在面对我们国家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时候,九亿农民一旦他们的内需被激发起来,你看新农保、新农合无一不是刺激这方面的需求。

白岩松:

其实我们在做“神舟五号”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大家都知道二级火箭助推,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到去年为止经过了三十年快速增长的时候,你还意识到,还有七八亿农民的市场,离大家期待的那样一种,对中国改革下一步的推动力所产生的效益还有很大很大的距离。这个时候另一方面让中国的农民要成为中国改革的受益者。几种因素加在一起,如果能够把整个的社会保障从教育,到医疗,到农民也能有养老金,到社会保障,都解决好了的话,我们农民朋友在增长收入的同时,也敢花钱了,家电下乡的时候,人家也真敢买了,这个时候这个市场如果一旦有一天真正被做大做强了,有经济学家就说,中国还有很长很长的快速增长的空间。

主持人: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有人说其实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一个,就是改变,不断地利用政策的改变,各方面的改变来应对危机,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CHANGE,中文通常被译为改变、变革,并用英文搜索引擎,谷歌所推出的档案服务,这个单词在2007年到2009年共有784万次的搜索量,而带过去的一年间,就达到了607万次。去年11月,“改变”一词的搜索量达到这一年间的最高值,一个月就被搜索了154000次。这是在2008年11月5日,47岁的奥巴马当选为总统,他发表了当选后的首次演讲,主题就是“美国的变革”。同样在2008年11月,中文“转型”一词也达到了一个峰值。这个月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过去两年间的档案显示,“转型”一词的资讯量为436000次,而金融危机这一年就达到了25万次。

主持人:

在危机中的改变可以得到转机。我们来看英国《金融时报》对我们的一个预测,当我们说到今年GDP的数字,我们往往说是保八,用了一个“保”字,我们再看英国《金融时报》怎么说,他说“中国会实现8%的增长目标,对2010年他的预测更会达到9.3%,您怎么看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预测。”

白岩松:

其实奥巴马最早说改变这个词的时候,是来自于布什执政的期间有很多对内对外政策的改变,但是没想到这个词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成为一种新的流行的语言,对于中国来说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比如国际上对你这个预测一方面能不能再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急剧下滑的时候,通过扩大内需,不仅使中国经济稳定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也能对世界整个经济起到一种重要的贡献。

它的这种预测也不是一年前就开始预测,也是这几个月来看到中国的经济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在整个第一季度的时候,因为很久以来依赖于出口所导致的很不愿意见到的局面。2009年整个第一季度我们的增长率是6.1%,跟2003年一直到2008年相比较,一下子落幅非常大,这个时候就提醒我们,你如果过多寄希望于仅仅靠出口的增长,这种模式是很难持久的,还有其他的模式。所以现在我们提的最多的词是转型,是创新,从国家领导人,今天的《新闻联播》当中的提要里面,又有转型这样的词,我觉得今后还这么多,上海今年头几个月的经济增长非常非常不乐观,俞正声作为市委书记不断在提整个上海模式都要转型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对中国来说,不是应对危机的问题,怎么把危险通过转型,通过创新,当成机会,用机会走出危机,我觉得这是我们对在一年的时间结点上,对未来几个月或者几年中国走出这种……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国 社会保障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