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废料要资源,力求资源高效利用,时下已经成为中国资源型企业的新课题。他们纷纷依靠科技手段,探索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并确保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五年内,在不增加资源开采量的前提下,我们盐湖集团的产值仍然可以增长5倍,并且每年可以减少近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小松说,目前,除了依托察尔汗盐湖丰富的资源生产钾肥,他们还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技攻关与项目投入,以求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青海盐湖集团所在地察尔汗盐湖位于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内,这里各类矿物总储量达600多亿吨。察尔汗盐湖资源伴生元素多,但几十年来一直以开采钾盐为主,产品也只有单一的氯化钾,而伴生或共生的锂、硼、镁、铷、溴等有效成分没有有效利用,几乎都作为废料排放,每年生产百万吨的钾盐就会产生8亿多吨废料。
“虽然废料排入盐湖,并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李小松说,为了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他们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盐湖所等部门进行科研攻关,开发了一系下游产品。
今年他们刚从加拿大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电解金属镁装置,准备利用钾肥生产过程中伴生的镁资源生产金属镁。“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但不会增加资源的开采量,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李小松说。
金属镁及合金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绿色工程材料,市场前景广阔。据介绍,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盐湖集团的金属镁产量将占到国际市场的70%。
察尔汗盐湖资源大多都以氯字打头,氯的储量最大。众所周知,氯气是一种有害气体,但是现在,氯也已“变害为宝”。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就是将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与氯气相结合,生产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房屋装饰材料的聚氯乙烯。
据介绍,除了金属镁和聚氯乙烯,盐湖集团还在开发氯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镁、碳酸锂等产品。预计未来5-10年,在不增加资源开采量的基础上,盐湖集团的产值将增加10倍。
但李小松强调说:“增加这么多项目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并确保环境的干净。”
力求资源高效利用,不仅是盐湖集团一家企业追求的目标。盐湖集团所在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13个产业园区之一。州内其他许多企业也都在积极探索资源的循环利用。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这一现实决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难以维系。事实证明,有效的循环经济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效益。
中国十大钢厂之一的莱芜钢铁集团,不仅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还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对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用煤炭炼焦后的焦炉废气制取甲醇、用甲醇合成后的驰放气制取液氨……煤气资源在吉林省白山市东圣焦化有限公司环环相接的产业链条中被“吃干榨净”。这种以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在白山市已经初具规模,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为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1月1日,国务院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规定了多项扶持措施。
但是,科研水平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一个瓶颈。李小松表示,虽然他们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的科研团队,并和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合作对一些项目进行重点攻关,但目前研发的速度依然远远赶不上发展的速度。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资源型 经济观察 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