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低碳经济与美元“玄机”

2009-09-02 11:10:37 中国改革报   作者: 尚春香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微弱票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是美国首个温室气体减排法案,它吹响了奥巴马政府“绿色新政”的号角。

  法案规定以2005年排放标准为基数,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法案同时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通过转变为低碳经济,摆脱美国对石油严重依赖的局面,削弱中东、俄罗斯、巴西等石油国家的发展,压迫高碳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的发展,并布局了碳关税为贸易保护埋下了伏笔,利用其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保持经济的竞争力,树立拯救人类家园的高大形象,重新夺回引导世界的话语权。

  客观地讲,推动碳减排,不是美国的环境道德使然,美国参议院曾拒不通过《京都协议书》。无奈地放弃石油这张王牌转而推行低碳经济,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其碳减排政策将受到西欧发达国家、能源缺乏国家、环境护主义的欢迎,美国将获得极大的国际政治资本。并且能够减小对石油地区的军事投放,压缩军费开支,降低赤字,缓和霸权主义形象;同时有效抑制全球通涨的形成,拯救衰落的美元。

  今天,所有的新能源技术,都围绕低碳概念进行。低碳概念不仅与石油资源的枯竭有关,更与美国主动掌握的相关技术有关,特别是美元内在价值的外在依附物体的转换有关。从黄金为内在价值的美元体系看,汇率是相对稳定的,经济连续30年的繁荣因此得以保障。以石油为内在价值的依附物看,汇率是波动不定的,70年间经济的剧烈波动均与此有关。特别是日本,在经济强烈依赖石油与美元汇率强烈波动的双重作用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从快速增长的国家系列中退出。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市场的变化,以低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新能源,将为疲软的美元注入强有力的能量。掌握新能源技术的美国经济,有可能重新排列世界经济体的“价值”创造指标。由于新技术是“复杂”劳动的体现,美国因此可以在新技术的开发、交易中获得超额收益。预期在奥巴马政府首期执政进入第二或第三年的时候,为了促使以新能源为号召的低碳概念(气体)顺利转换成美元的内在价值依附物,美国垄断资本必然会在老能源如石油和煤炭价格上大捞一把。因为只有让石油等垄断资本大捞一把,才会允许奥巴马政府放手实施新能源战略。同时,在低碳美元在形成的过程中,会造成美元本身的阵痛,国际间汇率可能急剧波动。美元的趋势可能先大幅贬值,再因为低碳美元成功转换而大幅升值。

  此次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都造成沉重的打击,但也加剧了各国对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意识,多级化趋势不可避免,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一例。

  客观地讲,奥巴马新政是人类的福趾,以石油为主的高碳经济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深远的,子孙后代必将感谢奥巴马政府所做的努力。但同时《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里的碳关税不可避免地拉开碳战争的序幕,美国国内制造业日益衰弱,在劳动力成本和碳成本严重不均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不可避免地将在推行所谓自由贸易的同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碳关税将成为新时期的贸易保护武器。

  美国也意识到这个政策的成功跟中国的合作密切相关,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顺差国和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我们看到这次史无前例地两华裔部长同时访华,展开有力地碳减排游说。中国为美国输送了大量廉价商品,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美国的制造部门,在经济上两国之间已经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只有取得中国的支持,才能真正有效的抑制碳减排,在实质上减小对石油的需求。我们可以预见如果此次访华如果不是取得共识的话,随后必将是铺天盖地的碳减排国际舆论,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碳关税通过传导形成事实上的国内碳税,这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明显影响,按30美元/吨碳征收碳税,GDP下降0.021%,按60美元/吨碳征收碳税,GDP下降0.037%。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时候,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将会成为碳关税的最大受害者。

  但是我们看到,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新时期的主流。面对低碳美元可能的成功转换,我们的政策取向不是为其所用,而要借力打力,为我所用。在强大的美元力量面前,示“弱”并及时预测美元未来政策取向,提出应对的更宽松政策,可能是未来一年内央行货币政策的调子。在中国经济复苏背景下,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化解升值压力的路径,要么是更宽松的货币政策,遏制住国际资本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进入中国的冲动;要么强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将人民币从货币形式的美元投资,转向于因美元贬值而有升值预期的资本品。当然,无论是投资公司股权、还是直接收购大宗商品,寻找并把握美元政策出错的时机,可能是中国资本最好的时机。这种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结合,是国家资本出面,还是民间资本出面,则要看具体标的和时机。

  碳战争已经打响,这是一场关于贸易的战争,是一个关于经济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争。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