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背后的龙王山上环顾四周,入眼处全是侧柏、元宝枫等树木。置身于绿荫中的人们很难想象,脚下踩着的土地中蕴藏着滚滚“乌金”——煤炭。
过去周围遍布20座小煤矿的龙王山1998年以前的森林覆盖面积不足8%。2000年以来当地政府采取“以煤补绿”方式,拿出3亿元煤炭基金展开了生态绿化攻坚战,如今龙王山树木增加了10倍,森林覆盖面积达到85%。
像龙王山一样,中国煤炭大省山西的众多荒山荒坡在政府推行的“以煤补绿”机制带动下正变得绿意盎然。
山西素有“煤海”之称,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省份之一,每年的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
但长期的煤炭开采也使山西遭遇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东四义村有一座年产45万吨的村办煤矿。村支书田真炉说:“没开煤矿之前,龙王山上有泉水,老百姓挖地5米就能取水,全村30%的土地都是水浇地。”
煤矿生产之后,东四义村的老百姓迅速富裕起来,但身边的生存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到1989年,全村已有4000多亩土地采空,大量土地塌陷;耕地全部变成旱地并变得凹凸不平;村民在320米到350米的地下才能取水饮用;植被遭到破坏,空气中的扬尘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