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面临的气候危机日益明显,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的热门话题,而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优先选择。9日,国家能源局、甘肃省联合举办新能源工作座谈会。与会的政府官员、能源企业就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达成共识。
风电发展最迅速 成为减排主力军
此前一天,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工程。这意味着,我国风电建设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风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当前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日益关注情况下,加快风电基地建设步伐,对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
位于西北地区的酒泉市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素有“世界风库”之称。根据规划,该基地将在2015年建成装机1271万千瓦。
“酒泉风电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节约和替代标准煤10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0吨,将为我国应对温室效应做出积极的贡献。”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冯健身介绍说。
作为目前技术最为成熟、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的新能源,风电近年来在我国实现了爆发式的发展,年均装机增速都在100%以上。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成风电场238个,总吊装容量1217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排名世界第四。
“从电力供需形势和资源环境形势来看,风电的发展速度还称不上快。”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三预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将提升6个百分点,由此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会更加明显。
据介绍,今后一段时间,内蒙古、河北、东北、西北和东部沿海将是风电建设的重点地区,规划建设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时,国家还在尝试开发海上风电,目标是打造“海上三峡”。
核电、太阳能奋起直追,减排作用明显
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在全力保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慢反快,特别是对能源结构的优化明显提速。不仅仅是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也令世人瞩目。
“真正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最大的还是核电。”张国宝介绍说,一个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核电作为一种技术成熟、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也重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也先后开工建设福建福清、广东阳江、浙江方家山、浙江三门等一批核电建设项目。此外,另有一批核电站或机组年内将开工建设。
目前,我国投运核电机组共11台,装机容量910万千瓦。2008年,核电发电684亿千瓦时。与用煤炭发同样数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多万吨。
据了解,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核电装机有望达到75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5%左右。由此带来的减排成效,也将显而易见。
与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相比,太阳能的开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很多地区和企业对太阳能的前景非常看好。据了解,除了江苏无锡、江西新余等中东部城市外,位于西部的陕西、甘肃省也把光电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据甘肃酒泉市市长陈春明介绍,酒泉的光电开发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内最大的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即将开工建设,金塔县50兆瓦太阳能槽式热发电项目也正开展前期工作。
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当前,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为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我国正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以求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作为能源大国,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增长的空间很大,必须下决心加快新能源的发展,把新能源的发展提升到最优先的领域来做。”史立三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订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除了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外,可燃冰等更新的能源,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都在这一规划的研究考虑范围之内。
专家指出,作为能源消费的大国,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既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培育新兴产业,又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国际上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此,我国应顺应世界潮流,在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