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国际油价——“超限战”

2009-10-01 00:00: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韩晓平  

当看到法新社近日回顾《自1970年世界油价走势的重要转折点》一文,不禁想起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和威廉•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所列举美国利用金融优势掌控世界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似乎与国际油价的波动存在着遥相呼应的内在联系。两个不同国籍的作家,在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内容得出了一个类似的结论,我们似乎可以解读为——油价已经成为美国和西方国家超限战的武器。

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那么,未来控制世界,美国会不会将石油、粮食和货币作为新的战争工具?

美元从“金本位”到“石油本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石油而起,美国作为战胜国在全球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国本土毫发未损;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因石油而起,美国再一次在争战中大获全胜,并从而成为全球的霸主,美元也因此统治了世界。

在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前,美元作为世界性货币,它的发行是以美国的黄金储备作为支撑的——这就是曾经的“金本位”货币时代。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浪潮,美国人坐着直升飞机灰头土脸地从越南撤离,使美国继续依赖黄金储备来支撑美元的霸主地位的努力日渐难以为继。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终于宣布放弃履行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承诺。为了挽回美元因失去黄金支撑而形成的颓势,1973年5月由84位国际金融家、跨国公司巨头和戴维•洛克菲勒的心腹布热津斯基在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年会上协商并建议“让国际油价上涨400%”。一方面通过油价猛涨,打击“要独立,要解放”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嚣张气焰”,分裂瓦解反美统一战线;一方面顺势大幅度提高美元利息,让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的产油国成为华尔街资本市场的摇钱树,将石油涨价的代价化解成为资本市场的金融回报,堤外损失堤内补,让石油美元回流华尔街;让没有石油资源的消费国变为待宰羔羊,彻底搞定这些在破产边缘摇摇欲坠的具有叛逆企图的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再一方面,使产油国成为全球公敌,伺机擒住他们的脖子,一石三鸟!

从1949年到1970年,全球油价一直平稳在每桶不超过1.9美元。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标价仅为每桶1.80美元,1973年逐步升至3美元。随后美国通过对埃及和叙利亚人发出模糊信息,使阿拉伯人误以为美国会因为防御苏联在欧洲的入侵而会袖手旁观,1973年10月6日,在埃及与苏联人划清界限后,越过苏伊士运河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随后,美国全力支持以色列,故意激怒阿拉伯国家对所有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油价暴涨,促使全球石油消费国同仇敌忾,紧紧团结在以美国为首的石油需求利益共同体周围。然而,阿拉伯的石油禁运仅仅维持了5个月,1974年3月禁运不得不了了收场,禁运期间油价最高达到11.65美元,正好接近4倍。此后。在美国的威逼诱惑下,迫使消费国和产油国都接受将美元作为石油结算的唯一货币,产油国用石油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回流美国。世界货币至此进入由华尔街主导的“石油本位”的新时代,全球的石油资源和石油需求成为美元的支撑,美国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有控制地解体

1978年戴维•洛克菲勒向卡特保荐了保罗•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1978年11月9日沃尔克在英国沃维克大学演讲中认为:“世界经济中某种程度的‘有控制地解体’是80年代一项合理的目标。”那些负债累累,不顺眼的发展中国家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有控制地解体”的主要目标。在英国撒彻尔首相和金融资本家的鼎力协助下,美国以“反通涨”为口号,将银行拆借利率从1979年的11.2%一口气上涨到1981年的20%。而此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经从1973年的1300亿美元上升到1982年的6120亿,利滚利雪球越滚越大,成了几乎永远还不清的高利贷。显而易见,仅仅靠高利贷还不足以彻底勒住那些头生反骨的第三世界的杨伯劳们,而且需要有一个遭人愤恨的“人民公敌”充做出气筒,使美国在幕后坐收渔利。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并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随之突破20美元。1980年,美国与伊朗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军事冲突“一触即发”,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9月22日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下,伊拉克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当两伊战争在1981年初达到白热化时,油价达到了39美元。在油价和利息的双重作用下,最终导致了1982年发生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使在美国后院煽风点火的拉美国家的金融系统被美国彻底控制。在油价高涨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再加上美国、英国的高利贷,使西方阵营“有控制地解体”了一个个讨厌的“出头鸟”,美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再度实现。

80年代日本经济一路看好,在美国逼迫下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几年间从360日元对1美元上升到90日元对1美元,上涨4倍。从1987年到1989年,在美国热钱投机助推下日本股市一路高涨,雄心勃勃的日本人不仅在美国四处收购企业和物业,而且放言若干年之后日元将会实现1日元对1美元。索罗兹认为“日本人在国际上积累了巨额财富,而美国则欠下空前的债务。日本的崛起对世界主导的金融强权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安的事件”。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市达到了巅峰,日经指数高达38915点,美国金融资本开始投机做空日本股市。但是彻底制服日本光靠资本市场仍显不足,日本的软肋就在石油。1990年8月17日,又一次在美国含糊其辞的默许下,萨达姆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入侵了科威特,造成中东产油国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上涨到40美元以上。随后,美国成功地逼迫日本出钱,打了一场“沙漠风暴”,既控制了科威特的石油,实现长期驻军中东,又彻底搞定了日本的金融体系。“东京忠诚和慷慨地购买美国国债、房地产和其他资产,最终换来的报偿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金融灾难”,使日本经济至今没有走出“滞胀”的阴影,成了山姆大叔的家奴,美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又一次成功实现。

[page]

对“安然漏洞”置若罔闻

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贝拉克•奥巴马2008年6月22日发誓上台后加强对石油交易监管,打击石油投机。他提出要弥补所谓“安然漏洞”的法令缺陷,“安然漏洞”得名于曾陷入丑闻的美国安然石油天然气公司。造成这个法案漏洞是2000年,一位来自美国石油利益集团大本营得克萨斯的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菲尔•格拉姆提出的一项法案,法案允许石油投机商在电子交易市场展开不受限制的交易。法案方便了一些能源交易商规避联邦当局监管,使美国产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无法充分监管石油期货市场和调查可能推高油价的过度投机。这一法案造成的漏洞曾使安然公司投机大发横财,并肆无忌惮地大做假账,最终于2001年12月2日东窗事发而破产,但是法律漏洞确人为的长期不予弥补。

2003年3月以前,国际油价一直维持在37美元左右。美国利用全世界对“911事件”的同情,美国先是出兵阿富汗,实现了在新兴石油重地——中亚地区的强大军事存在。而且,他们一方面允许本•拉登家族在美国、英国投资赚钱,一方面永远也抓不住、打不死本•拉登本人;与此同时,美国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入侵,从此以后国际油价一路峰起。美国放任华尔街那些规模巨大的对冲基金炒作国际石油期货,漠视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任何一个与油价有关或无关的事件都成为了金融投机者推波助澜的由头:

2004年9月所谓的“尼日利亚三角洲人民志愿军”的中央司令部发表了一个 “联合公报”,国际油价就突破50美元;2005年6月“强硬派”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油价就又突破了每桶60美元;2005年8月墨西哥湾刮了一场“卡特里娜”飓风,油价因此一举突破70美元;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紧张,油价达到每桶80美元;2007年10月18日,因不明原因油价过90美元;2008年1月2日尼日利亚发生局部暴乱,油价摸高100美元;3月13日,因为美元走软,油价超过110美元;5月5日,因投资者担心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油价突破120美元;5月21日,因市场担心全球原油供应紧张,油价超越130美元;6月16日,受到美元走软、沙特准备增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振荡,纽约市场油价在创出盘中每桶139.89美元历史新高。十天之后,6月26日,就因为欧佩克主席哈利勒说:他相信原油价格今年夏天可能攀升至150美元至170美元每桶,油价就破了140美元。

2006年5月30日,在美国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亨利• 保尔森被推荐出任美国财政部长时每桶72.03美元,到了2008年7月11日油价是147美元,油价整整翻了一番,为什么?实际上,美国一些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着全球的石油期货交易,每一次,他们的分析员都会象安拉一样先知先觉,他们说油价会升到100美元,油价就到了100美元;他们说油价会升到150美元,油价就逼近150美元。

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和控制期货交易的投资银行家们对于通过爆炒油价从中获取金融利益的技术日臻纯熟,已经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华尔街的几家最大的投资银行几乎控制了全球的石油期货交易,他们利用在资本、信息、舆论和技术上的优势,在自己创建的得心应手的交易平台上翩翩起舞,不仅吸纳了巨额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参与对冲,而且利用了中东国家迅速积累的石油美元,以及中国和印度工人流血流汗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美国已经不需要发动一场真枪实弹的血腥战争,就可以将油价推高到“武器级”的高度,杀伤对手的经济稳定,控制对手的金融体系。用别人的钱挣钱,用对手的钱搞定对手。

中国“软肋”

国家油价上涨的速率越来越快,上涨的理由也越来越莫名其妙。而这一阶段也正是中国多事之春,1月份冰雪灾害,中国疲于奔命应对,油价上升到100美元;3月份西方政治领袖挑唆藏独作乱,西方媒体指鹿为马,油价上至110美元;5月份汶川地震,中国急于采购大量燃油救灾,油价破了130美元;6月份中国北方麦收,南方发大水,油价险破140美元;7月份中国忙着筹办奥运,油价冲到146美元。而更为蹊跷的是,在油价一路狂飙的同时,由于一些不明原因,中国的股市却在一路狂跌,从6000点一直降到1800点。油价是否再一次成为某种武器,成为某种组合拳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为此深感忧虑。

或许有人也看清了我们中国的软肋,由于近年来能源改革的停滞,超级央企左右政府的政策导向。石油的进出口集中在两大国有企业手中,大量依赖现货交易,缺乏石油储备,特别是商业储备,市场根本无法形成能够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交易机制,市场无法配置资源,能源用户无法通过期货交易套期和石油及成品油储备以应对分散风险。国有的两大公司既缺乏期货交易能力,又缺乏交易意愿,国家也缺乏相应制度的保障,导致“中国需求”不得不大量在短线市场和现货市场采购石油和成品油,给石油投机者可乘之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使中国市场完全受制于节节高升的“纽约油价”。根本而言,中国不仅仅是石油价格扭曲的问题,关键是交易制度的扭曲,是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

而油价倒挂严重影响两大石油公司的股票市值,拖累大盘,影响中国企业总体融资能力,导致股票市场的动荡。而油价大幅度波动,必然对没有准备好应付高油价的中国社会构成全面震撼,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削弱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崛起”的步伐可能陷入“滞障”的漩涡。不仅仅是油价飙升正在形成对中国经济的遏制作用,6月17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政府直截了当地将压中国调整油价实现油价接轨作为重点。7月9日在日本洞爷湖闭幕的8G会议,曾被认为是目前正值“讨论油价问题的最佳时机”,结果非但没有实质结果,反而和中国讨论起石油补贴问题。而大量国际热钱通过地下管道无声无息地涌入中国炒股、炒房、炒资源,导致股市、房价和资源类产品非理性暴涨,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中国股市抽逃,导致中国股市房市急剧暴跌,股民怨声载道,致使CPI、PPI一路升高。

[page]

遏制中国还是打击俄罗斯

格鲁吉亚是中亚石油摆脱俄罗斯控制的最重要战略通道,中亚石油穿过里海,越过阿塞拜疆,从格鲁吉亚进入黑海,在通过土耳其的进入欧洲。这样可以绕开中亚国家利益前苏联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向欧洲出口能源的传统途径,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要维持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对全球主要石油资源形成足够的控制力或威慑力。否则,“石油本位”就会成为泡沫本位,美元也就变成了废纸。

美国利用“反恐”战争,实现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存在,尽管有一个永远也打不死的“本•拉登”在帮忙,但是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难以将中亚这一全球未来石油资源接力地区纳入完全的控制范围。搞定中亚石油是美国的战略夙求,维护中亚石油的既得利益也是俄罗斯的战略夙求。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借着刚刚和165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军演的兴奋心情,8月8日调动格鲁吉亚军队对俄罗斯“维和部队”控制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发动闪电战,企图一举轰走俄罗斯人,恢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为加入欧盟和北约拿块敲门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俄罗斯军队竟然以闪电战对付闪电战,迎头给了萨卡什维利一板儿砖,突然冒出了8000尖锐之师将美国训练装备的格军打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显然俄军早有准备,伺机多时。俄罗斯绝不允许将夹在自己面包里的麦当劳肉饼被西方人抽走。尽管普京声称俄罗斯与美国没有意识形态分歧,但美俄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已经远远超越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过是利益的工具。

谁都知道,对付俄罗斯最好的手段莫过于打压油价,俄罗斯的繁荣是建立在石油出口上的,普京的信心也是随着油价的飙升才扶摇直上,打压油价等同釜底抽薪。这一次油价的快速下滑,毫无疑问是一次战争级的攻势。从8月初到9月中,将油价削下来超过50美元/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超凡力量?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行动,美国和北约的强势介入,以及俄罗斯的军事示威无法撼动油价的跌势;一场超过卡特琳娜的飓风,将布满石油设施的德克萨斯变为一片汪洋,无法撼动油价的跌势;欧佩克纷纷减产,声称要减少石油供应,也无法撼动油价的跌势;而几个月前任何一个类似的行动都足以让世界陷入油价暴涨的恐惧之中,但是一反常态。对俄罗斯的组合拳不仅在油价,随后打击的是俄罗斯的股票市场,从而进一步冲击俄罗斯金融体系,9月18日俄罗斯股市在暴跌中不得不关闭。

尽管中国召开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但是,9月18日在残奥会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市也一头扎到1803点,与此同时,国际油价已经跌破90美元一桶,市场信心并未因为油价而加强。中国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能力基本丧失,导致中国政府不得不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回购股票,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

当前,所有的媒体和专家都在热烈讨论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时机已经到来,似乎价格改革成为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目前国内市场机制改革不到位的状态下,这个同时来自所谓“市场”,来自国内超级利益集团,也来自对中国心怀叵测者的“建议”,难道不应该让我们再思考,再权衡,再推敲?

尽管有人在指责宋鸿兵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批评威廉•恩道尔故弄玄虚。但是,时间坐标的巧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满腹狐疑,只能信其有,不敢信其无。如果真有一个背后的大脑,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这个躲在白宫、国会山和华尔街背后的能够操控全局的“大脑”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他们可谓是武林高手,打出的组合拳,不要说防范了,我们常常根本就看不清,看不懂。此时此刻我们也不禁要问,油价、粮食、货币如果已经成为他们超限战的武器,他们最终的战略夙求究竟是什么?他们对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或者正在达到?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