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北京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之后,今年河南郑州等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的困境。在全国24个省市“拉闸限电”,珠三角和长三角部分地区出现“油荒”之后,“气荒”又成为大家不得不关注的新问题。
城市能源供应的持续与稳定,是城市发展和安定和谐的重要环节,这一问题逐步被城市管理者们重视起来。而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下解决好这个问题,成为大家的一道新课题。
城市,能源自己管理
据《郑州晚报》报道,郑州市政府在12月中旬召开新闻分布会,对市民通报造成该市天然气供应紧张的两大原因:1、因北京去年天然气供应不足,为保2008年的“绿色奥运”,西气东输二期供气计划发生重大调整,原计划供下游的50亿立方米天然气全部调往北京。承诺每年可供郑州的2亿立方米被“征用”,导致今年及未来几年的气源供应出现较大缺口;2、郑州天然气用气规模急剧扩大,从2002年的9500万立方米增加到今年的3亿立方米。预测郑州市天然气需求到2010年会达到10亿立方米。
郑州市政府向老百姓的通报中存在一个疑点,西气东输“承诺”给郑州的2亿立方米天然气被北京“征用”了,那么这2亿立方米天然气郑州方面到底与西气东输公司是否按照国际惯例签定了“照付不议”的供气协议。如果签了,就是西气东输公司和母公司中石油违约,郑州可以就此索赔;如果没签,就是郑州市政府的疏漏,没有落实锁定气源气量,就盲目大力发展燃气用户,责任应该谁担?政府在城市能源保障上有没有备选方案?对于能源的需求和供应是否做到了如指掌?是否未雨绸缪准备在先?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的大事,出了问题就拿北京奥运会来搪塞“说事儿”是不是合适?我以为郑州市政府应该更多地在执政能力方面多做点对比检查,今后才可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发生。
小布什总统曾说过,美国政府的核心任务就是保证美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对于全世界的政府而言,保障能源供应的持续稳定是执政能力最基本的核心要务,因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源供应的中断将意味着文明的中断,人民将无法生产生活,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和谐”更无从谈起。
郑州所暴露的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平常根本不关心城市能源供应的问题,对于能源供应的安全性、资源维持的持续性,能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能源经济承受能力与城市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基本一无所知。一旦发生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推诿,怨天尤人,而不是怎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转变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北京因为没有及时与中石油签署照付不议供气协议,中石油在天然气生产上又出了一些问题,发生了天然气供应短缺。北京市长王岐山在第一时间向全体市民做自我批评,主动承揽了一切责任,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与配合,争取推动各方面积极性来解决问题。然而,北京的教训没有引起其他城市的足够关注,没有在思想上敲响警钟,河南天然气的问题其实完全是北京的翻版。
中国有句老话,“谁的孩子谁抱着”,一个城市自己的能源自己不管理,完全交由中石油、中石化或国家电网公司等全国性大企业保障,如果每一个城市的“孩子”都将交由这些企业抱着,他们必然会有疏漏,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供应瓶颈将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城市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能源,因为这是保障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对城市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自己的孩子自己抱”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城市管理者必须具备一些必不可少的能力:1、要腾出手来抱孩子,政府官员要把管理城市能源,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当一回事去办,要付出必要的经历和时间;2、要会抱孩子,孩子抱的不舒服是会哭会闹的,所以需要具备相应的能源管理知识,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要认认真真学一点关于能源的东西,要胜任其责;3、要当自己的孩子抱,要有责任心,要建立问责,出了问题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page]
2005年11月初,我有幸到纽约参加世界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联盟大会,惊奇地发现有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的女副市长竟然全程参加了3天的会议,详细倾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介绍各自的情况,以及各个厂家介绍产品、技术和工艺,不仅如此,她还详细介绍了伦敦准备如何依靠发展分布式能源来保障2012年奥运会的能源供应,同时实现提高能效和供能安全,减少温湿气体排放,以兑现对全球的承诺。不禁使人对比我们中国的一个个城市的管理者,不要说是市长,就是一个局长处长碰到这样的一个专业化会议,最多不过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照本宣科念两句,然后拍屁股走人。这些“先知”们,该听的专家发言一句没听到,该具备的知识一点没掌握,他们怎么可能管理好一座城市的能源。当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不具备城市能源管理能力时,唯一的办法只有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抱了,孩子摔了也只有怨天尤人指天骂地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具备将自己的“孩子”抱起来的能力和责任感。
在国家与能源相关的重大改革中,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参与意见,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垄断性质行业的改革,例如:电力改革。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争取地方供电企业自己管,不仅业务应该自己参与管理,在干部调配任命上也必须有足够的发言权。要争取主动权,在关系城市重大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应该当仁不让。
城市,能源需要经营
面对能源,我们更应该具有经营意识,胡鞍钢博士有句明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谁是买家,谁是赢家;谁是大买家,谁是大赢家;谁是超级买家,谁是超级赢家。”城市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能源,更需要将自己的能源需求作为一个市场来进行经营运作,要为买卖双方搭建交易平台,在必要时要代表广大不具备直接交易的市民和中小企业与能源供应商和垄断企业进行交易。
经营能源首先是需要建立交易模式,为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以及交易涉及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和利益进行规范,为交易创建平台,让交易双方相互锁定权利与义务,将风险通过合同机制进行延伸分散;其次,政府对于能源经营的准入提出必要的要求和进行相应的规范,使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例如: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义务和调节的义务等;其三,在有条件的城市也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各地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特别是有地方政府控股背景的国有企业和城市能源供应企业积极实施跨出行政区域的发展战略,在承担本地能源供应保障的同时,参与上游能源资源开发和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掺股与自己市场有关的企业。“以市场换资源”,将供需双方的利益长期化,通过长期协议保障能源供应的持续、安全和稳定。
城市应该拿出必要的资金进行能源储备,主要包括煤炭、成品油、以及可作为天然气应急气源的LPG和天然气地下储备气等,以保障城市能源供应不致中断。城市可以扶植专业化的能源储备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服务于一个城市,也可以跨区域运行,各地政府可通过协议模式委托这些企业进行能源储备。城市之间应该建立协作机制,将能源储备进行共享,制定联合应急预案,在出现能源供应短缺时进行资源互助。城市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远期能源资源需求,进行期货交易,以降低城市能源的价格波动及风险。
城市还应该参与电力交易,直接向发电公司订购电力,代理不能够直接参与交易的用户与发电公司签定长期协议,通过长期协议锁定电价、电量,促进发电公司与上游的煤炭和运输企业签署长期供应服务协议,将供需链条延长,将相互利益长期稳定下来。城市需要拥有高效的能源综合供应设施,例如热电厂,向城市提供电力、工业蒸汽、采暖热源和制冷冷源,以及生活热水供应,一方面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提高电力自保能力,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城市还应该享有能源终端价格的决定权利,这些权利同时有必要接受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制约,让城市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来经营调整能源需求。
河南不仅煤炭丰富,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此外,非常规油气资源、生物质能源资源都很丰富。如果有意识将郑州的能源市场作为一种资源经营,更积极的吸收周边资源补偿市场需求的不足,就可以大大扩展能源资源的供应渠道,大幅度提高自保能力。实际上,郑州市政府在天然气供应紧张之后,已经采取了类似的“亡羊补牢”,效果是显著的,例如:从山西晋城购买煤层气,从新疆广汇购买车载LNG来弥补供气不足。[page]
城市,能源必须优化
在郑州的教训中有一点,他们一直将天然气视为“清洁、方便、价格低廉”的燃料进行推广,不仅将煤气改为天然气供老百姓做饭,而且利用天然气代替汽车燃料,而最大的问题是鼓励天然气供暖和发展天然气联合循环凝气发电,向市场发出了错误信息。天然气是清洁、方便的能源,但决不是廉价能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倪维斗院士将天然气比作“巴黎香水”,他再三告诫决不能将巴黎香水当自来水用,必须精品精用。而郑州的居民和企业被误导以为天然气是廉价燃料,使需求呈几何比率迅速增加。许多用户利用天然气采暖,导致天然气冬夏峰谷差急遽扩大。郑州燃气公司调度中心信息显示:入冬以来,郑州市的天然气需求量剧增至每天160万立方米,超过夏季需求量的2倍,每天出现了50万立方米的用气缺口。这个问题在北京更突出,北京冬夏季天然气需求的峰谷差竟然高达10倍。春夏秋季没人用,到了冬季不够用,怎么办?只有大量建设地下长期库。从陕甘宁地下千余米抽出的天然气,经过脱硫、脱水、除尘、加压千里迢迢输到北京,在转送天津大港油田压入地下,到冬季在创新处理一遍送回北京,上上下下一折腾成本翻倍到2.4元/立方米,结果只能按照1.8元零售,用户用来烧锅炉,结果是产气、输气、供气和用户都不经济。
河南是一个能源大省,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炭价格也较为低廉,郑州市内有用多座燃煤火电厂和热电厂,舍去发展燃煤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大力发展天然气直接燃烧采暖显然是发展战略上的失误。更值得商榷的是郑州竟然也要投资25亿建设利用天然气的两台39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理由是天然气电厂发电效率高达58%,比燃煤电厂高一倍。然而有没有考虑天然气的价格比当地煤价高出4~5倍,效率高根本无法弥补燃料价格差距。况且,由于天然气资源量和所发电力电价的限制,只能调峰运行,每天起停1~2次,一年运行2000~3000小时,实际发电效率很难超过48%。虽然,天然气发电比较环保,但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和脱硝工艺的燃煤电厂一样可以满足郑州地区环保要求。
世界和中国的经验都证明以天然气代替煤炭,将大量高品位、高价值的优质能源替换本来可以依靠煤炭解决的能源需求,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目前国际上利用天然气首选技术是分布式能源的热电冷三联供,它先利用天然气发电,将发电后的余热用于供热制冷,再将更低温度的废热供应生活热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热电效率已经可以达到96%以上,将能量吃光用尽。这一技术带来几个好处:1、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2、由于兼并发电,经济效益好;3、冬夏实现天然气供应的平衡;4、燃气价格承受能力大幅度提高。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哪里出的价钱好,卖主就会涌向哪里。对于天然气而言,谁的天然气利用技术路线准确,谁的能源利用效率就会提高,所创造的价值就也会提高,价格承受能力自然相应提高,而获得资源的机会就同样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必然升高,而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最具有优势的技术。分布式能源还可以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发电,持续稳定用气,一但供气出现短缺,可以随时切换其他燃料,为天然气管网调峰。这一技术可以帮助天然气上游企业提高气井产气能力,提高开采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帮助管输企业提高管输效率,减少对天然气储气设施投资和调节运行造成的能量浪费;帮助用户提高能源安全的自保能力,在电力或天然气出现供应中断时提供各种能源持续保障。
此外,通过能源需求侧管理来优化电力需求结构,减少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浪费,也是能源优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一侧电力使用结构越趋向合理,波动范围越小,需求越持续稳定,供电一侧的发电效率就越高,设备使用率自然相应增加,而输配电一侧同样提高效率,这种优化的最终结果就是优化各方的经济效益,达到共赢。
而优化能源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执行团队,国际上正在蓬勃发展的ESCo-能源服务公司机制是优化能源需求的最佳组织结构。所谓能源服务公司是通过专业化的能源运行管理企业接管用户的能源设施,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托管用户的能源系统,通过对用户系统的改造和完善管理实现节能和控制能耗负荷,通过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用户的能源费用,从而通过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来满足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回报。很多专家都认为,中国能否实现既定节能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能源服务公司的普及速度。
总之,郑州天然气供应问题再次为中国城市的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不仅需要树立管理城市能源的观念和意识,而且需要具备管理城市能源的知识和素质,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团队,这是保障城市能源稳定、持续、安全供应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将决定未来中国城市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