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企业来说有利自己的选择,形成的合力却使整个行业的境遇更加
困难,未来煤炭市场能否尽快重新达到平衡,大型煤企的行为至关重要
近来,有媒体称,煤炭企业一边超产,一边降价,陷入了“囚徒困境”。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2.8%,表面上看起来煤炭行业是在限产了,但仔细分析,停产、限产的主力并非大型煤炭企业。
前5个月,山西省煤炭产量3.8亿吨,同比增长1%。报道称,山西省内的大型煤企对成本较低的煤矿加大开采力度,有些矿井产量大幅增长。
前5个月,陕西省煤炭产量1.77亿吨,同比增长3.3%。据报道,今年上半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实现煤炭销量6256万吨,同比增长13.4%。
内蒙古今年以来煤炭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前5个月煤炭产量3.74亿吨,同比下降10%。但数据证明,停产限产的主要是地方煤矿。其产量最大的鄂尔多斯市,前5个月销售煤炭2.27亿吨,同比下降8.9%;其中地方煤矿销售煤炭1.59亿吨,同比下降15%,国有煤矿销售6747万吨,同比增长8.6%。
从大集团来看,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今年前4个月商品煤产量均有小幅增长。有的大型煤炭企业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依然是“以量补价”。
可见,尽管去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限产保价”、“抱团取暖”也喊了1年多,但大型煤炭企业并没有太多实质性行动。道理跟“囚徒困境”相似,从自身角度考虑,不管别的企业限产与否,自己不限产才是最有利的。
需求不振,进口煤冲击,国内煤炭产量又未明显减少,供大于求的局面自然难改变。尽管所有企业都在想尽办法提煤质拓市场,但煤炭是一种需求弹性极小的商品,不像衣服、手机、食品,客户不会因为近期的煤物美价廉,就多买多消费。这样的大宗商品,也无处过多囤积。某家企业开发的新客户,大都也是另一家企业失去的市场。
没得到的想争过来,失去了的要抢回来。惨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降价又成了另一个“囚徒困境”。到这份儿上,也无关道德,各为其主,各自奔命而已。
目前这个价位,只有成本较低的煤企还能保持盈利,不少已亏损。但低价卖出去就算亏点,总比卖不出去而停产损失小,因为当前煤矿固定成本、财务成本都很高。
其实国内煤企降价,除了与进口煤争一争外,并不能让整个煤炭市场“降出”更多的需求来。地方私营小煤矿,很多已停产限产,竞争更多体现在大型煤企之间。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国有,想彻底击垮可能性不太大,其主管政府也不会坐视他们垮掉。
对每个企业来说有利自己的选择,形成的合力却使整个行业的境遇更加困难。未来煤炭市场能否尽快重新达到平衡,大型煤炭企业的行为至关重要,可大煤企又如何能走出“囚徒困境”呢?
相关链接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代表性例子。两个嫌疑犯被捕接受隔离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10年。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1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8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8年。
这个经典的例子说明,个人最佳选择往往并非团体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