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天津6月29日电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涨幅为15.3%。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天然气价格改革“迈开大步”,有望改变价格扭曲现状,促进天然气回归合理价格。
天然气价改时机
业内分析,天然气价格调整早已“箭在弦上”。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需求不断膨胀,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据统计,2007年-2012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从40亿立方米增加到425亿立方米,5年增长9.6倍;进口依存度从2%提高到27%。
与此同时,国内天然气价格长期偏低。
2012年,中亚天然气进口到岸完税价为每立方米2.71元。而中国尽管在2005年、2007年和2010年,三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平均价格仍仅为每立方米1.15元。
此番上调后,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仍远低于中国从海外进口天然气的成本。
普氏能源称,7月交付亚洲买家的液化天然气价格为14.4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约合0.54美元/立方米。
一位南方电厂人士称,其电厂的用气是某东南亚LNG(液化天然气)依托项目。该项目签订的是5年长单,不久就要到期了。按其掌握的情况,未来长单价格会大幅上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番)价格调整前,每引进1立方米天然气要亏1.5元。气价倒挂的结果,是企业生产和进口的积极性不高,不能解决增加供应的问题。价格调整后,工业气价可以反哺居民气价,有助于疏导天然气产业链上的供需矛盾。”(编注:安迅思息旺能源称,自4月初以来,中石油减少向华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出现“淡季限气”局面。同时,不单是华北地区,限气开始向西北、华南等地扩大,截至目前,暂不见供应情况出现好转。)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汤俊认为,近期较长一段时间,总需求衰减,通胀水平温和,是实施要素价格改革的较佳时机。此前,市场对天然气价格调整已有预期。
天然气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相比实在太低,无法反映出资源稀缺状况。而低价的原因是,天然气作为中国能源新军,在过去数年中政策的核心是通过低价吸引用户,以推广天然气。眼下,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比重仍仅为5%。
天然气定价方式
金银岛天然气资深研究员马季说,中国现行的天然气价格分为出厂价、管输费、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等环节,由政府部门根据生产与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基本上是成本加成法,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价格调整通知,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其中,化肥用气最高不超过0.25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权重分别为60%和40%)价格的85%确定。”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谢军、汤俊认为,价格是调整供求最有力的方式,天然气价格改革并不能简单解读为气价上涨,最重要的是为天然气价格制定一个定价方式。
国家发改委的说法是,近期天然气价格调整的主要方法,是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上游供气企业与地方管道公司、城市燃气公司、直供用户等下游购买方交气点价格),并对门站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即最高限价管理,由供需双方在国家规定的价格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马季说,天然气价格改革后,即便短期内出现天然气价格上升的情况,但增加了上游企业开采和运营的积极性,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供应也会增加。从长期来看,价格不但不上涨,反而还会降价。
目前,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价格调整通知还未影响到地方的终端用户。
有华东天然气工业用户称,现在还未听说其所在地区的天然气终端价格会马上调整。“具体什么时候调,调整幅度如何,取决于地方政府。”
专家建议,未来应引导市场资源进入,逐步降低天然气上游环节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勘探、生产企业入市博弈,形成多气源、多主体竞争的市场格局,最终促进市场化价格的形成。
在全球范围,天然气供应和市场不同,导致各区域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同。
目前,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形成,是全球最成熟的天然气市场;接下来是欧洲地区,价格一般与油等替代能源进行挂钩,属于向竞争市场过渡阶段;亚太地区则多数与日本原油综合价格挂钩,其本国市场的天然气销售根据LNG进口成本的变化定期调整;而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国家,天然气价格基本都实行政府定价,价格水平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