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综合
  • 石化行业:增速达预期 内外部风险增大

石化行业:增速达预期 内外部风险增大

2013-06-26 10:49:42 中国石化报炼化周刊

编者按:

2013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整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需求决定发展,在出口方面,我国下游加工业长期依赖出口,国外经济放缓的车轮也拖累了下游需求;在内销方面,虽然我国宏观调控不断,但下游需求增长依然缓慢。6月5日,2013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在宁波召开,业内专家就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特别对石化行业的态势进行了讨论。

欧元区经济整体仍在下行,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日本“安倍经济学”的效果还很难预见……坐在世界经济的大车上,我国石化行业状况也颇让业内担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秘书长赵俊贵在2013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表示,总的来看,我国石化行业运行基本面较好,但鉴于下游行业需求减弱,行业运行稳中有忧。结合市场实际来看,原油期货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上市,逐渐丰富的石化产品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可善加利用,“在充满风险的环境中运营,从降本、增效等各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是发展的王道”。

行业运行稳中有忧

从石化行业总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1~4月,全行业主营收入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出口总额增长4.7%,主要化工产品表观消费量增长5.9%。

但是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下挫,部分大宗石化产品进口压力大,行业效益下滑风险增大。1~4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91.8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1~3月回落3.8个百分点。1~4月,石化行业销售成本3.37万亿元,同比升幅9.5%;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13元,同比上升0.53元,比今年1~3月增加0.2元;应收账款7255亿元,同比增长12.8%。

总的来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增速在预期范围,说明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对石化产品还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赵俊贵说:“我们也必须看到,石化工业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由于房地产、汽车、轻工等下游行业需求放缓,加上行业内部产能结构性过剩、资源环保约束加大等原因,市场需求趋缓、产品价格下滑、企业效益下降是当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石化产品价格增速已连续5个月下降。这说明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忧。整个行业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释放活力和潜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报告预计,2013年行业总产值为14.25万亿元,全年利润达到8700亿元。

期货交易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伴随我国石化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石化产品交易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流通形式和现代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发展影响着行业内的每一个参与主体。

赵俊贵说,多年来,伴随石化行业的扩张性增长,产能结构性过剩、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集中度低、节能环保压力加大、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等矛盾逐步显现。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行业由大变强越来越现实地摆在全行业的面前。

“当前石化期货品种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与石化产业密切相关的期货品种上市以来,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石化品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他说。

2012年,燃料油、对苯二甲酸(PT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这4个石化期货品种,双边成交量分别达到1.83万手、2.42亿手、1.44亿手和0.14亿手。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能够熟练使用期货市场工具管理风险、辅助经营。

声音1——经济:运行趋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周其仁

从最近的情况来看,经济运行趋缓。我的看法比官方的稍微悲观一点。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我们货币政策是有可操作性的,可以通过加大投放来缓解经济压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加大投放,物价就开始反弹,房价也会上升,货币刺激经济的副作用非常大。

就业问题也不容乐观。去年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导致的就业问题,在今年开始显现,首当其冲的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在各个部门都在研究政策,希望能缓解就业压力,但大型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非常大,因此就业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加大。

那么,将来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的大头——制造业,当前产能过剩,债务成本、人工成本过高。这两年工资在不断上涨,但从全球看,中国的人工成本是欧美平均成本的1/10。许多制造业的负责人觉得工资已经涨得很高,成本也在不断上涨,销售价格却跟不上去。现在问题在于,成本涨了,我们必须有能力消化,最终落脚在提高生产率上。高工资帮助工厂吸引优秀人才,但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提高生产率的能力没有随着人工上涨相应增强。

此前,许多负责人认为人工便宜,对生产率提高不注意,现在宏观形势逼迫中国的中小企业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声音2——乙烯:原料多元化初显成效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化处副处长 郑宝山

乙烯是我们石油行业的重要基础产品。

截至2012年底,我国乙烯总产能为1676.5万吨/年,产量1514万吨。2012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190万吨。按照当量消费量计算,目前我国乙烯供应缺口巨大,国内自给率仅为47.5%。

我国乙烯装置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2年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58万吨/年,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就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略高于日本,与美国、沙特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平均水平接近,但还有一些以前的小装置拉低了生产效率。

乙烯原料多元化成为当前许多企业着手研究的课题。乙烯原料多元化在2012年已经初显成效。数据显示,在2012年的乙烯产量中,传统的裂解路线制乙烯占总产量的97%,MTO(煤制烯烃)路线生产的乙烯产量达到34万吨,占乙烯总产量的2.3%。

煤制烯烃在乙烯原料多元化的格局中逐渐凸显,近几年取得了一些突破。截至5月20日,神华包头MTO装置取得了较好的盈利;神华宁煤2012年生产了约40万吨聚丙烯,收效也不错;大唐多伦MTP在2012年下半年达到了70%的负荷水平;宁波禾元2月正式开车。

声音3——塑料:需要新产品登场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 马占峰

1~4月塑料加工行业同比增长2.57%,这个数值很低。其中,前3个月的增长态势还不错,但4月出现下降。可见,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稳定。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趋于恶化,只有自主创新才可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企业必须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否则只能赚到来料加工方式的有限佣金。

对整个行业来说,现在期待的是在质上取得突破,从追求大向追求强转变,要多向精转变,要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归根到底就是要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对塑料原料经销商来说,通用树脂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已经不足以支撑日益增长的资金财务成本和销售费用。塑料原料市场的不可持续性凸显,风光不再。经营科技含量高的专用料和特种料必将成为市场利润追逐的亮点。

声音4——氯碱:控制产能刻不容缓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秘书长 张文雷

氯碱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产能过剩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太局限,地方政府、企业盲目上聚氯乙烯(PVC)项目,数据显示,2005年~2011年我国超过50家企业新、扩建了氯碱项目;二是行业的技术壁垒低。

无论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必须扭转形势,让行业健康发展,这是我们面对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要严控新增产能。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今年工信部准备要彻底修订,颁布2013版的新条件。新条件不只是对行业规模提出要求,还将对区域布局、安全评价标准、配套标准等方面严格要求。

其次是淘汰落后产能,这是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讨论,仅仅强制退出市场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企业人员安置的问题。

再其次要促进和推动行业整合。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鼓励氯碱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后来还颁布了细则,体现了国家调控的决心。

最后要推进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石化,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