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旬,黄金创下30年来最大跌幅,5月铁矿石价格亦走低,当月价格跌幅超过15%,62%品味矿一度跌破110美元/吨。波动下行是过去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大宗商品市场的关键词之一。
矿业市场的大型供应商亦不讳言这一点,之前的大手笔扩张计划多有收缩,提高现有项目运营效率成为重点。
对于供需关系,有分析认为未来两三年间铁矿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局面,而供应商则强调由于大型项目放缓,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
6月上旬,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大宗商品研究策略部主管Colin Fenton在北京接受了财新记者专访,就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供需格局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财新记者:首先还是关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问题,4月黄金价格大跌,铁矿石价格的波动行情也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你有什么样的判断?
Colin Fenton:中国经济的确在不可避免地开始放缓,但这不是一件坏事。成熟经济体对于管理供需之间的协调性是很敏感的,不会让价格太高或者太低,因为这会使市场中的某一方陷入困境。摩根大通预计今年的铁矿石供应将增长3.6%,绝大多数来自澳大利亚。在需求方面 ,我觉得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我们预计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7.6%时所遭遇的怀疑和困惑。众所周知,中国的GDP增速正在从持续多年的高增长逐步放缓至未来的6%左右,那为什么7.6%的增长速度会让人如此惊讶?我想关键并不是GDP增速而是需求仍将好于预期,这样即便增速放缓,需求量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价格。
摩根大通在2011年11月曾对大宗商品的走势提出了减持的观点,特别是铁矿石,当时我们对投资者、供应商和消费者说欧洲已现经济衰退,对于大宗商品总体持悲观态度。2012年6月过后,其他商品市场都在走强,铁矿石却出现显著下滑。当时因为价格跌到了投资者意料之外的低点,人们感到恐惧了。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预测价格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有期货市场。而好消息是,虽然人们在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时会倾向于悲观,但其实情况可能会出现反弹和好转。事实上,后来价格也的确反弹了,而那些表示要取消或者延后资本支出项目的公司又开始重新花钱。
财新记者:矿业界也在讨论供需的变化,你觉得需求方面情况如何?
Colin Fenton:需求方面,我在今年一月有些紧张,因为实际上的需求数据比摩根大通的观点要更好一些,当然这是有可能的。回顾一下,今年一二月份铜、铁矿石等的价格都不错,但当时我们感到很困惑,因为找不到需求来支撑它。我们可以找到合理性,但是不足以支撑当时的价格水平。大概在三月的第三周,几乎全球的经济增长都出现快速放缓,到一季度末,钢铁、铁矿石、铜等对于中国至关重要的工业大宗商品需求出现放缓,所以到四月的第一周,我们都注意到了市场对于黄金和石油的选择,尽管成铁矿、石油以及铜等产品价格的下行压力也包括季节因素,但是4月15日的黄金市场创造了1998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我想这也影响了铁矿石,因为实在太意外了。矿业领域这样的单一事件能够带来很多影响。当时中国的GDP和PMI数据不如预期,但好消息是7%或者7.5%的增长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维持对生产者来说一个较高的价格,同时也并不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这对各方来说都是好事。对于供需双方,共有的挑战是不可能清晰预测一切,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飓风、龙卷风会来,或者出现别的什么问题。价格的反弹有助于澳大利亚生产者们的营收,实际上澳大利亚已经经历了16个月的经济衰退,PMI数据也很糟糕,但是现在正在有所好转,欧洲则仍然在蹒跚而行。
财新记者:关于矿业超级周期是不是已经结束有很多讨论,你的判断是?
Colin Fenton:我想区别一下超级周期和经济周期。超级周期始于1999年,在它走到一半的时候恰好遇上了2009年这一轮景气变动。我可以说的是下一轮经济衰退不会早于2017年,那么风险管理者以及运营钢厂或是航运业的人士在从现在到2017年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情况——经济仍然在增长,但是速度减慢。过去发生的是超级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需要更多的大宗商品并且愿意为之支付更多,2008年原油价格达到140美元/桶,中国还是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印度、泰国和所有的经济体都在发展。有一些天真的说法认为100美元/桶以上的油价就将损害所有消费者,事实证明这是错的。需求仍然能够保证不产生衰退。现在的全球GDP增速是2.5%,金融危机爆发前那个周期这个数字是4.5%,现在美国是1.5%。如果GDP数字慢慢恢复增速,会迅速赶上产能,甚至有可能产能不足。回答你的问题,中国要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自身发展取得平衡,而并非竞争性的追求经济增速。价格也不能太低,这会伤害生产者。
财新记者:铁矿石市场的金融化看起来是一个趋势,包括已经存在的掉期交易和中国也正在筹备中的期货市场,你认为这会给铁矿石交易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Colin Fenton:我认为掉期或者铁矿石期货都是很好的想法。因为类型和用途众多,钢材很难进行对冲,但是铁矿石无疑和铝、铜等商品一样具有大宗商品属性,也天然能够形成期货市场。我的预测是未来三年内铁矿石期货市场会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这对买卖双方来说也都是件好事,合约价格会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已经有了石油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也在计划推出铁矿石期货。我时常在说,中国的矿业资源需求在全球占比超过40%,但5年前只有6%-7%的期货卖出中国,现在这一数字接近25%,但是能源期货产品的数量还是零。
财新记者:北美能源独立也是一个中国现在很关心的话题,你对北美天然气自给和潜在的出口中国可能怎么看?
Colin Fenton:这里有一些关键事实,首先按照某些定义,到2020年北美确实能够实现能源独立;第二个事实是尽管页岩气带来了产量增长,但现在美国仍然不能实现天然气自给,需要加拿大进口来弥补供需差距。所以这一情况经常是被夸大了,仿佛美国已经供应过剩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反对天然气出口的人士的一个重要观点。我的观点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产量将继续增长,并能够实现自给,同时会乐于跟中国进行贸易。中国能够收获的是稳定的贸易伙伴——履约能力强,运营效率高。中国在天然气方面的需求已经很大,不能仅靠从也门、卡塔尔等国进口来满足高达18%的年需求增长,必须同加拿大和美国进行贸易。如果中国计划这么做,那么未来几年里需要维护好跟这些企业的关系,并需要理解目前这样的低价是不可持续的。对于液化天然气价格,我想中国和日本的价格会有所下降,北美的价格会出现上涨,这才能使液化天然气市场实现增长。
财新记者:那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情况呢,看起来野心勃勃,但成本比较高。
Colin Fenton:澳大利亚已经在天然气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份额,现在不只是澳大利亚,而是普遍说来成本大概会超出预算30%,时间上也会有所延迟。比如过去几个月很出名的Woodside项目(Woodside位于西澳的BrowseLNG一体化项目)的问题,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加拿大,那买家就需要仔细挑选贸易上的合作伙伴。现在中国从北美的进口量是0,这个数字应该更高,加拿大方面也表示他们乐意如此。美国完成了第二个液化终端设施,也愿意同中国进行交易。因为中国需求的年增长率高达18%,所以澳大利亚仍然会是这个中国故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天然气供应进入中国意味着对石油的依赖减少,石油价格已经太贵了,甚至达到150美元/桶—170美元/桶,等量的北美天然气价格仅为25美元。我还注意到人民币汇率在这个季度上涨了7.1%,是上个季度3.5%的两倍, 这是应该发生的。超级周期不可避免的会走向结束,但不知道何时会发生。不管何时,重要的是管理这一进程,中国在货币升值和大宗商品采购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记者点评:比起矿业界人士的视角,Colin Fenton的分析角度更为从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并得出了较为乐观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