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发页岩气对中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页岩气开发可能难以复制美国模式。进一步推进我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开发应用,需要对症下药,不仅要处理好页岩气开发的环境保护问题,而且要明晰页岩气开发中存在的产权问题,同时还要重整管网市场结构。
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
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是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法。虽然中国的页岩气资源比较丰富,但中国与美国的页岩气在地质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美国页岩气分布地区地表条件优越、地势平坦。更重要的是,美国页岩气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一致,这为美国页岩气开采提供了技术的可行性。
而我国页岩气田大多分布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只有四川和江汉盆地发现的页岩气位于水量相对充裕的长江流域;而在西北、华北地区,页岩气储量尽管丰富,当地水资源却相当紧张。未来中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化首先需要解决水资源问题。在进行大规模正式开采之前,水资源的监管需要做在前面。
受制于地质条件和水资源,我国页岩气商业开采有必要采用因地制宜的压裂技术。在技术层面上研究水力压裂的替代技术,防止页岩气开采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需要考虑加大对返排液的处理力度,并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刻画地质结构,保护好水资源的安全。
此外,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我国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环境监管制度。对于任何页岩气开发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在确保不对环境产生损害的情况下才予以批准开放。在环境问题上,不能企望或侥幸开采企业会自觉保护环境。
综合水资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和企业要将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估开发的可行性。有必要促进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发现并修正问题。
开发得有产权保障
页岩气开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有专家提出,如果按照规划提出的2020年页岩气产量600亿至1000亿立方米测算,10年内至少需要投入4000亿至6000亿元进行开发。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量,仅依靠有意投入的国有企业将难以实现。因此,开放市场,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是非常必要的。
与常规油气相比,政府对页岩气的准入门槛设得比较低。根据国家的规定,凡是资金实力雄厚、具有气体或是石油业天然气勘查资质的企业可以独立进入;无资质的企业可以与有资质的单位组成合资企业或与其合作进入。这充分调动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不过,虽然政府规定页岩气是一种独立的矿种,但页岩气和常规油气矿区重叠非常普遍。如何解决企业间的利益矛盾,协调它们之间的交叉作业,划分具体的责任和义务,这些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就可能导致有积极性的企业开发不了、有开发权的企业却没有积极性的局面。
对于页岩气商业开发而言,明晰和保护产权将是关键。针对矿权交叉的情况,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去克服这一先天制度缺陷。具体而言,对于交叉矿区,首先当满足现有企业的探矿权,应通过补贴和惩罚相辅的措施,促使矿权持有者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投入。同时,要真正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页岩气开发中来,中央政府需要在法律法规上严格限制和规范地方政府的侵犯私有财产行为,为页岩气开发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氛围。
管道上应第三方无歧视接入
目前中国管道天然气供应主要被由中石油控制的西气东输管道和中石化控制的川气东送管道垄断。管网建设所需的巨大资金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担的。据悉,西气东输一二线管道的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川气东送的投资额也超过600亿元。即使有民间资本和外资企业进入投资,但让其自主建设管道进行输送不太现实。这样便导致了页岩气商业开采后的管道运输问题。
即便国企垄断的管网愿意接纳其他企业开采的页岩气,但民营企业面对垄断资源,完全没有议价能力,势必将长期为此付出高昂的买路钱。管道垄断带来的不确定性势必将反过来影响页岩气开发的投资。若无有效的第三方无歧视接入,页岩气发展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页岩气的商业开发需要平等开放有效的管网建设。我国天然气管道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政府可以考虑组建与天然气开发商分开的独立管道企业,实施全国统一干线管道,天然气管道公司应当只是交易平台而不是购销中间商,只收取输气费用。可以借鉴高速公路等项目投资建设的方法,通过培育若干的竞争性的管网建设企业,然后通过市场招标的方式进行管网建设。
在经营和维护上,也可以通过市场的竞争降低成本。具体而言,管网的经营维护可以通过滚动招标的形式,比如说以20年经营权为期限。另外,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管网的经营企业进行相应的监管,使其做到对页岩气开采企业无歧视的接入。(作者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