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审计署了解到,三峡工程财务决算草案审计结果公告已于7日发布。为什么对三峡工程进行审计?审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发现的问题是如何整改的?效果如何?
三峡集团主动要求对三峡工程进行审计
“对于三峡工程究竟建设的怎么样,我们作为建设者,也很想知道一个答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说,2006年,三峡集团主动邀请国家有关监督部门对工程进行审计,“希望通过第三方的力量,帮我们找出问题,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2010年3月,全国人大财经委经商国务院三峡办后向人大常委会建议,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要向全国人大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和第三方独立评估报告。根据国务院部署,2012年3月底,审计署分别完成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程的竣工财务总决算现场审计工作,并提出三峡工程整体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竣工决算审计对三峡工程竣工验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三峡办主任聂卫国说,通过决算审计可以了解在工程建设中资金使用以及效益情况,可以总结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经验以及需要整改的问题。
聂卫国介绍说,在整个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审计署对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资金先后进行了6次审计,对移民资金先后进行了13次审计。
审计促闲置设备重新启用
位于湖北省荆门市的团林换流站,是三峡地下电站向华东提供电力的通道,也是三峡输变电工程的收官之作。指着换流站内的变电设备,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主任刘泽洪告诉记者,通过审计,一批三峡输变电工程中被闲置的设备重新被利用,为国家减少了1500万元损失。
“在三峡输变电项目开展之前,电网中绝缘设备都是用的陶瓷片。为了保险,我们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把绝缘装置中常规的30片瓷绝缘子加到36片。然而,几年后,由于空气污染加剧,瓷绝缘子设备经常出现‘污闪’,我们只能改进技术,把瓷绝缘子更换为合成绝缘子。”刘泽洪说,后来在审计的时候,发现大批被换下来的瓷绝缘子被暂时闲置。“审计人员建议,可以把这些闲置的瓷绝缘子用在其他普通工程上,我们采纳了,这样避免了1500万元损失。”
“类似绝缘片这种问题,你只有变成专业人士,才能去发现它。”全程参与三峡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在三峡工程现场半年多的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一处处长宋晖说。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副司长姜江华告诉记者,新技术新手段在三峡工程决算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署深圳特派办在进行移民工程审计中,针对移民工程中隧道等隐蔽工程的混凝土厚度、施工规范性等审计难点,应用探地雷达检测技术,通过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利用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界面会发生反射的原理,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变化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并将施工设计图纸导入工程制图软件计算出设计的工程量,与检测机构报告的数据比对寻找差异,检查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等问题,实现了对建筑领域隐蔽工程审计的突破。
审计发现的问题已经全部整改
“从审计整体情况看,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规划论证、建设管理、投资控制、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姜江华介绍说。
姜江华同时表示,本次审计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草案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一些建设项目存在多结算工程造价,多分摊工程建设成本或少计应摊未摊的工程建设成本等问题。二是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建设项目存在未严格执行合同约定补偿材料价差及人工费,超标准支付招标代理费、监理费和维护费等,以及部分配件及施工设备长期闲置等,导致增加建设投资。一些中小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合同管理不够规范,未按规定进行招标,应公开招标的合同采取邀请招标,以及项目被违规转分包等。三是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移民资金仍存在被用于非移民迁建项目或弥补行政管理费,部分移民管理机构和迁建单位移民资金决算编制和账务处理不合规,以及部分移民派生资金征收不到位、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审计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重,以及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监督制度不完善等。
审计现场实施结束后,审计署于2012年6月向三峡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库区省市、国务院三峡办发出审计整改工作通知书,要求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完善相关内控制度。截至2012年11月底,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同时,完善了共计60多项相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