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消费从2005年开始出现结构性的持续下降。最为人熟知的页岩气革命,带来了美国国内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和天然气价格的下行。2011年下半年以来,页岩油产量的快速上升又带动了美国石油供应的强劲增长。
戴维·罗宾森:牛津能源所高级研究员
以上述趋势为代表的北美能源独立进程,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关乎全球油气市场的供需变化,消费国与传统油气生产地区的政治关系,国际油气资产版图的重新划分,煤炭、可再生能源等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气候变化等议题。
对中国来说,能否复制美国的页岩气故事,美国潜在出口会为中国需求带来何种变化,中俄能源合作能否在这一背景下更进一步,以及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机会,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日前,牛津能源研究所(TheOxfordInstituteForEnergyStudies)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名为“北美能源独立对中国的影响”的研讨会。会后,牛津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罗宾森接受了财新记者专访。以下为对话摘登。
财新记者:北美能源独立是时下热门话题,它给全球油气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戴维·罗宾森:人们谈论北美能源独立时,主要是指美国,也包括加拿大,在油气和煤炭方面的自给程度越来越高。北美目前还净进口20%的油气能源,包括石油和少量天然气,较之以前已大幅减少——这个数字在几年前是30%。美国已在出口煤炭,石油消费量还在减少,同时国内产量增加。美国将越来越少地依赖石油进口,页岩气产量的增加将使其在不久后成为天然气出口国。
上述这些变化,我们称之为能源独立。不过美国将与世界能源市场接轨,石油仍将是全球定价而非美国定价。所谓独立不是绝对的,而是指比过去进口更少。
当然这会影响到中国以及全球。如果美国石油产量增高,石油进口减少,将对世界石油市场价格造成下行压力,因为市场上有了更多供应。当你考虑供求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它会为油价在峰谷之间的波动带来限制,这可能有助于降低未来油价变化的不确定性。但国际石油市场非常复杂,油价并不会因此更好预测。例如,当中东传统石油生产商看到由于美国以及其他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提高导致全球总的石油需求降低时,他们可以减少对油田的投资,这将抑制世界石油供给,提升石油价格。
财新记者:美国有可能出口天然气吗?
戴维·罗宾森:尽管美国现在还没有出口天然气,但页岩气产量在增加,很快就能有足够资源潜力以LNG形式出口天然气。目前有17个液化气项目在等待审批,有一部分最终会获批。与油价类似,美国天然气出口也能对国际天然气价格施加下行压力,因为全球市场上多了一个供应来源。这对中国以及其他天然气进口国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预期由于美国出口天然气,国际天然气价格将巨幅下降。因为美国天然气出口量将是有限的,而且美国天然气出口商也将会寻求国际市场上的最佳价格。
需要强调的是,天然气和石油是不同的产品,需要以LNG形式出口,这就需要获准修建液化设施。这是实现出口前很重要的一步。在美国现在有很多争论——如果出口,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可能上升,有很多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受益于目前天然气的低价,他们反对出口。页岩气革命降低天然气价格,石化行业亦受益于低价原料。这为美国创造了就业岗位,但对中国石化公司不一定是好消息,因为美国低价原材料将帮助降低成本,提高美国公司的竞争力。
财新记者:美国国内的天然气已影响到了煤炭行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戴维·罗宾森:天然气低价会影响到煤炭,后者使用会更少。发电领域天然气正取代煤炭,现在美国37%的电来自煤炭,2005年比例是50%,会有很多煤转向出口,其中大部分出口到欧洲。在欧洲煤炭在取代天然气,因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高,当更多煤炭来到市场,煤价下降。美国碳排放在减少,欧洲则反之。所以你可以说美国在出口“碳排放”。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煤炭需求是否会继续下降,以及出口煤将去哪里。美国当然也在看中国,将其视为新的出口市场。但是煤炭出口在美国也遭遇反对之声。现在主要出口通道是从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美国最便宜的煤是在美国西部,但现在没有在太平洋的港口和铁路将它们运出来。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获得修建基础设施的许可,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有很多利益相关者会参与进来。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也可能最终不成功。美国能有多少煤炭出口?这不光是政治议题,还有民意作用。
财新记者:中俄天然气谈判已进行数年,如果美国能够实现出口,对中俄间的合作会带来什么影响?
戴维·罗宾森:现在中国正与俄罗斯协商能源合作的问题,特别是天然气,为达成协议已花了很长时间。潜在的美国出口,当然包括可能出口至中国,会给俄罗斯带来压力,从而和中国达成协议。这仍非易事,因为中俄在价格上存在分歧。俄罗斯可能会在和中国达成交易上更加积极,以争取在中国从美国买气前达成交易。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欧洲也遇到了麻烦,所以也在寻求新的市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财新记者:中国也在积极开发页岩气,中国可能复制美国的故事吗?
戴维·罗宾森:对中国来说,一个积极方面是在美国使用的先进科技,比如液压破裂法和水平钻井技术以及新的商业模式能为中国所用。但这点不易做到,要花很长时间。美国花了很长时间探明资源情况,中国在这方面还很落后。中国的页岩气埋得更深,很多有开采条件的地方缺水,开采不便;同时缺少基础设施,也要处理环境影响问题。最重要的是市场机制上的差异:在美国有成百上千家小型企业活跃在这里,但中国并没有这类小的钻探和服务公司。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风险投资者们不愿意承担风险。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但我相信中国会努力抓住这个新的机遇。
财新记者:北美能源独立会给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中的角色带来变化吗?
戴维·罗宾森:石油是全球性大宗商品,全球定价。如果中东局面恶化,国际油价肯定会上涨。中东问题确实给全球油价带来不确定性。中国很难采取什么能阻止它的举措。但国内能源产量增加以及控制能源需求有助于平抑波动,减弱经济上的冲击。中国也可以同其他国家合作,促进中东地区和平和稳定。
中国和其他的新兴国家,比如金砖五国,不仅是重要的能源消费国,也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应更加积极投入全球能源治理,就如同他们已在全球经济和气候变化谈判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应该有像G20一样的新机制,使中国更好发挥作用,并通过努力使中国以及其他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能源署。
财新记者:面对前述这些可能的变化,中国的国内能源政策应该如何应对?
戴维·罗宾森:在中国国内政策方面,不光是增加产量的问题,还有改变需求模式的问题,这也牵涉到价格。
现在煤占中国能源消费的70%,因为煤比其他能源更廉价,而且中国是主要煤炭生产国。但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不断减少,中国将更多地依靠进口;过多使用煤炭造成污染也增加了全球碳排放量。中国要在发电领域解决依赖煤和碳排放的问题。对碳排放的合适定价能让煤炭价格上升,让人们使用更少的煤,进而选择天然气或可再生能源。价格可能会上升,但价格要反映成本,鼓励有效的投资和消费决定。事实上,更高的能源价格能帮助减少能源消费,鼓励向低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变化将影响亚洲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中国将有兴趣利用国际天然气成本降低的优势,鼓励发展LNG交易市场,如在上海建立一个LNG交易市场。
财新记者:美国油气公司将注意力更多投向国内非常规能源,这会给中国企业在全球的资产收购带来更多机会吗?
戴维·罗宾森:美国油气企业会更多在本土和加拿大寻找资产,但他们还将继续活跃在国际市场上。在传统油气产区,例如伊拉克,以及发展中国家一些新的产区,中国也许会有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