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国企利润增长10%目标惹争议 繁荣背后藏隐忧

2013-06-08 10:51:38 《国企》   作者: 刘青山  王平  

10%之溯源:数字背后的生命力

出身企业管理者的蒋洁敏,会为央企制定一个毫无根据的发展目标吗?

2013年4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经济形势通报(视频)会议。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好“稳增长”的中坚和骨干作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努力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在保障民生、促进就业上走在全国前列,以“保增长”助力全国“稳增长”。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

上述消息传出后,引发了媒体、公众包括部分央企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力挺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国务院国资委和大部分央企选择了沉默。

其实,央企保增长论调并非蒋洁敏首创。2011年末以来,针对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央企利润下滑势态,国务院国资委在2012年和2013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以及其他会议上,均将保增长当作年度首要任务。所不同的是,上述会议没有对增长的幅度进行明确要求。

而这一次,新官上任的蒋洁敏,第一把火就对利润增幅做了明确要求。这也是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央企的整体年度利润增长目标。

10%:大企业责任

10%利润增长目标的源头,就是央企作为大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

十八大顺利闭幕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响亮地提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第一次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坚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然而,通向中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速面临较大的保增长压力:2012年全年GDP增速为7.8%,2013年一季度略有回落,为7.7%。对于中国而言,这样的增速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市场对一季度的预测中值为8.0%。

因此,今年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工作,第一条就提出要持续发展经济,把“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当作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蒋洁敏提出,“保增长”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共同的责任,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好“稳增长”的中坚和骨干作用。这既是重大经济责任,也是重大政治责任。而10%——这个将成为央企整体年度利润增长目标的量化数字,也表明了国务院国资委对于麾下115家央企在非常时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骨干发挥带动和关键作用的信心和底气。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政府可以提要求,但具体实现还是要靠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如是表示。

大企业有大责任。“大企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可以稳定中国经济大局,可以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社会就业。”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志钢认为,保增长是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各类所有制大企业的应有之举。

“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央对国资委提出了要求,要求央企多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中央没法要求其他所有制的大企业。”中国恒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说,“毕竟央企是共和国长子,在某种程度上享受着国家的优待,所以多承担点责任我觉得很正常。总体来看,我认为政治意义的因素可能会更多一些,以至于有人会质疑,蒋主任怎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带有行政命令色彩、不太像企业家风范的决定。”

对此,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对《国企》记者表示:“我不认为蒋洁敏的要求带有行政命令色彩。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是央企的股东而非老板。股东要求企业实现盈利天经地义。如果企业没有经营和利润指标,还叫企业么?”

一位科技型央企负责人在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国资委提出的保增长要求是底线要求。“为什么这么说?央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总是讲三个责任,责任体现在哪?体现在关键时刻。再说一句,央企领导要讲政治,央企眼下最大的政治是什么?就是保增长。”

10%哪里来?

在此次央企保增长目标提出后,大家对10%的利润增长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关注热情,因为这是国资委首次以利润指标的形式对增长幅度加以要求。那么,这样的一个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呢?

每逢年终岁末,各央企都会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梳理,并对下年度工作进行规划。规划的内容中,就包括新一年的营业收入增幅、利润增幅。以记者随手翻到的某央企2011年年度工作会议报告为例。该报告提出,2011年要确保集团公司营业收入1215亿元,增长50.09%,利润31.06亿元,增长20.15%。

“这一数字往往会在企业经理层讨论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提交国资委。”中国诚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说,“企业一般都愿意报得低一点,这样完成起来难度会比较小,超额完成的部分还会有奖励。”

王志钢表示,国资委会对企业提交的发展目标进行审核,“会根据企业在建项目的完成进度、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等因素,对企业提交的数据进行修正,然后返还给企业。经过几轮沟通以后,就会生成国资委对企业的考核目标值”。

这样的工作,往往是在每年的4月完成。因此,王志钢判断称,蒋洁敏提出的8%的营业增长目标,10%的利润增长目标,“应该是基于国资委对各企业上报数据平衡后,加上对总体经济形势的预判,以及综合其他因素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看来,蒋洁敏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绝不会脱离企业实际,提出不现实的发展目标。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潘朝金也指出,蒋洁敏出身企业,更了解企业的状况,这个目标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更多的也是众多企业情况的一个综合考量。“虽然这两年通过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结构调整,央企的管理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央企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高管对此提出了质疑:“据我所知,国资委提出这一目标的时候,各央企的考核指标还没有最终确定。个人理解,在多数央企对未来发展前景表示担忧的背景下,大家上报的数据综合的结果可能无法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这样国资委就会比较被动。”因此,这位高管判断认为,国资委想通过这种绝对值数据的提出,给企业施加压力,提高企业上报数据。

“当我听说有可能是蒋洁敏出任新一任国资委主任时,我就呼吁他应该在追求利润率的方向上发力。”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在接受《国企》杂志采访时表示。因此,吴东华看到蒋洁敏在上任后不到一个月就把注意力放在利润增长上后,就在自己的博客贴出文章,表示要为蒋洁敏的这一做法鼓掌。

吴东华认为,过去国资委对央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减少、主业优化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上。“至少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是这几项工作,而似乎忽略了利润率这样一个代表关键竞争力的指标。此次我鼓掌的原因就是因为方向对了。这会有利于中国经济从过去企业投资为主导的粗放型向企业经营为主导的精细型发展转型。”

分类考核还是一刀切?

国资委提出8%和10%两个增长目标后的第二天,《国企》杂志记者参加了一家央企的内部活动。作为53户重点央企之一,尽管整体经济形势不佳,但这家企业还是在2012年实现了堪称漂亮的业绩,尤其是利润增长。活动结束后,该企业董事长跟媒体朋友聊天时提到了国资委的保增长令。他不无担忧地表示:“也不知道10%的利润增长目标是央企的整体目标,还是对所有企业的统一要求?”

在这位董事长看来,如果国资委统一使用这两个标准考核所有企业,就会造成极大的不公平。“对于我这家去年利润增幅比较高的企业来说,今年再实现10%的利润增长难度就比较大。反倒是对于那些去年经营状况不太好的企业而言,实现起来难度会相对较小,因为基数小。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鞭打快牛?”

这样的担忧,并非个案。

中国诚通是国资委两家资产经营试点企业之一,承担着较多的资产盘活等任务。因此,国资委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央企从资产处置、股权转让,包括股票退出等活动中获取的利润,国资委在考核时通常予以减半计算,因为不是营业利润。但对于诚通而言,这正是主业。所以诚通上述交易利润就不会予以减半计算。”中国诚通一位高管解释说,这充分表明了央企之间的差别很大。“比如今年煤价比较低,对于火电企业以及其他用煤大户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但对于神华、中煤等企业来说恰恰相反。”

115家央企中,经营状况表现不一,产业周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有垄断行业的企业也有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不太可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4月23日召开的视频会上,国资委也并未对单个企业下达具体的保增长目标任务。

然而,问题在于,国资委也并没有针对上述疑问进行具体答复。国资委综合局内部人士透露,未来或将选择一个合适时机,对保增长的考核等问题进行统一说明。“按照我的理解,8%也好,10%也好,都是整体性的要求。不会针对单个央企,更不会用这样的标准对央企进行考核。”王志钢表示。

“10%”的跨越:“不可能任务”考验?

机遇和挑战同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存,央企将面临艰巨的考验

与2012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稳增长”口号不同的是,国资委提的是“保增长”,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出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严峻。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

从2.7%到10%,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跨越。

所以,国资委向央企提出今年要保证10%利润增长要求时,人们最大的疑问就是:10%的增长要求靠谱吗?央企能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吗?

然而,早在2012年年底,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就对2013年央企的整体发展形势做了评价:“机遇和挑战同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存。”

可见,央企今年要完成这10%的利润增长任务并非不可能,但也绝非易事。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2013年1到3月,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509.1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4048.7亿元,同比增长16.5%。

一季度我国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利润和为5137.3亿元。如果扣除央企的贡献,地方国企所创造的利润只占一小部分。央企庞大的利润创造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对于中央企业一季度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回升的态势,蒋洁敏将之定义为恢复性增长。

央企今年良好的开局,不过是去年整体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后的“修正性”反弹,更多地是源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复苏。国都证券注册分析师张郁峰指出,目前的这种增长并不是说利润增长的绝对量有多大。由于去年一季度的央企利润基数低,今年就表现为数据上的一个跳升。但是,这个跳升能否维持一整年,达到增长10%的增幅要求,尚需时间检验。

整体而言,宏观经济形势对于企业的影响将保持正面。美银美林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研究部陆挺进一步指出,2013年上半年经济上行的动力,除了去年一季度较低水平导致的有利的基数效应,还有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同时需求回升,也令企业产生回补库存的需求。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12年底开始的复苏趋势。经济增速进一步回升,政策继续维持宽松,企业盈利将有大幅反弹。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也指出,宏观面对于央企保增长有利好因素,表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也就是原材料价格下跌对以制造为主的企业有利。比如去年钢铁行业大规模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材料铁矿石上涨,如今铁矿石价格回落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但是,宏观经济对于央企的正面影响的持续性不被看好。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陆挺认为,到2013年下半年,当周期性因素的影响逐渐淡出后,预计中国经济增速重新下行。

根据2013年一季度的公布数据,一季度工业经济受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增加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两个数据都出现了下降。进入4月后,这种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汇丰日前公布的4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仅50.5%,不仅创两个月以来的新低,而且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可见,央企保增长,前路依然严峻。

结构调整压力巨大

对于央企10%利润增长目标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不平衡的结构掣肘央企利润增长”的普遍认知。

“长期以来,央企产业结构、发展层次仍需完善。虽然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但大多数企业仍分布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仍然比较低。一些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一些企业内部也存在大而全、小而散的现象,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迫切。”有专家对《国企》记者表示。

大和资本市场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经济学家孙驰指出,央企面临的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在2009年的刺激政策之后进一步攀升(从2007年的41.6%上升到2011年的49.2%),经济结构更加不平衡。另一方面,在国内强劲需求的推动下,过去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加速了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业向外转移,留给中国完成产业升级的时间变得非常有限。同时,上升的投入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压缩企业营利空间。

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对央企整体的营利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的是,在央企队伍中,既有像石油、电信、电力等高盈利企业在“撑门面”,也有像有色金属、建材、煤炭、化工和远洋运输等巨亏企业拖后腿,拉低了央企的整体营利能力。一些钢铁企业、机械工程公司产能远超社会所需,成为亏损大户。2012年,中远、中铝、中冶三家央企合计亏损250亿元,另有9家上市央企合计亏损额达366.94亿元。

而今年这些行业依然不乐观。《国企》记者发现,山东和天津等地有色、建材、化工等领域的地方国企,集中反映了需求不足、成本叠加的难题。一些企业表示,由于产销不畅,资金和库存周转变慢,部分企业应收账款中承兑汇票的比例大幅上升,更增添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一些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和缓慢的库存调整周期,对经济形成不小阻力,增加了企业营业成本,压低企业利润和边际投资收益率,并反映出了部分低效、无效国有资产的敞口风险。”财经评论员刘晓忠指出,“而在产能过剩和总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依靠央企投资等产生的自我需求,消化产能,推动经济增长,显然是一个闭环式自循环游戏。同时,在总需求偏弱下,严重的产能过剩会牵制一些企业的议价能力,尤其是位于强周期性行业的央企,提价增收已处于成本收益的边际临界值,即非市场自利博弈式的提价,会压低私人部门边际投资收益率和总需求,抬高通胀预期,最终导致提价不增收。”

对此,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总经理祝波善也表示,考虑到今年内外部经营环境不稳定,很多央企前几年的迅猛扩张都落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越来越多的央企开始出现由于过去几年大规模扩张和重组所带来的各种管理问题,央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各种管理问题”就包括央企过去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带来的极大的债务风险。刘晓忠指出,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国企的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8%,反映出国企高债务水平已在慢慢抵消其营利能力。而中远和中铝等的巨亏透射出高负债正加剧国有资产不良化风险。目前国有金融机构面临资本饥渴和真实储蓄率趋降困惑,再不能像以往那样向国企低成本融资。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主任钟惠波也认为,对于央企来说,如果不能改变发展模式,债务问题将会成为其盈利难的主要障碍。虽然央企的资产规模很大,但在经济下行周期将面临巨大的折价风险。

过高的负债率无疑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拖累企业的营利能力。因此,为了“保增长”,蒋洁敏要求央企坚持现金为王,严格控制风险。然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并没有出现明显复苏的迹象,若央企的营利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发生质变,债务继续扩大是趋势,达到年利润增长10%的目标其实并不乐观。

央企能完成目标吗?

同样是“保增长”目标,央企今年能否再像2009年那样率先从危机的泥潭中走出,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界、坊间对此也多有讨论。

这无疑给众央企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某投资类央企高管在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坦言:“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不高,属于稳定型,而且公司今年进入的项目不多,需要两三年才能见成效。去年公司利润增长超过10%,但由于整个环境不好,今年公司完成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

他也表示,那些亏损多的央企(如中远、中钢等)由于受行业周期影响牵制,今年完成10%目标将会更困难。

那位科技型央企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虽然很难,有压力,但是利润增长10%的目标将会是今年公司坚持的底线,是央企必须担负的责任!”

然而近日,央企一季报公布显示,连央企中的盈利大户也是喜忧参半。

石油石化行业,中石化今年1—3月实现净利润166.77亿元,同比增长24.40%;与此同时,中石油一季度净利润却下滑8%,主要是受进口天然气数量增加及进销价格倒挂影响。

通信行业,根据中国移动2013年一季度业绩,这个曾经被认为中国最赚钱的国有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仅0.3%,几乎停止增长。不过中国联通方面,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7%,有业内分析师预计今明两年中国联通净利润增长仍保持在50%以上。

招商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刘荣表示,就机械行业中的央企而言,船舶行业的中船和中国重工今年业绩是下降的,铁路设备行业的南、北车可以达到10%的增长目标,工程机械今年恢复性增长,完成10%的目标也有希望。另外,大型设备业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业绩可能还是有所下降。

对面临上述10%业绩压力的央企而言,要在短期内提升央企的业绩,目前看来可选的手段并不多。“我们可以想到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加大回款力度,注意维护好和客户的关系,保证该到的款项及时到。”上述央企人士表示,“另外就是从财务技术方面,例如可以将企业以前留存的利润拿出来,或者可以提前做一些利润。”

尽管如此,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北大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分析认为,2012年年底到2013年,宏观经济已由衰落走向缓慢复苏,经济下行期已接近尾声。央企在过去3年间不断锐意改革,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2013年实现10%的利润增长目标应该说还是可行的。无论从城镇化建设、网络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能源等支柱型产业发展来看,央企都有增长的潜力。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也对记者表示,去年国企实现利润下滑5.1%,造成较低的基数,因此今年利润增长10%的难度并不如想象中的大;企业也可以通过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来提升管理效率,这方面能使利润率提高至少3到5个百分点。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国企利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