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煤市“寒潮”下的“包头大城西”

煤市“寒潮”下的“包头大城西”

2013-06-08 09:15:23 包头晚报

6月,本该是每年煤炭供应最红火的时段之一,但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却冷清异常。从煤场中转选煤,到公路运输发煤,再到煤炭相关联的餐饮、住宿、汽配等服务行业,无一不在“寒潮”的笼罩下。煤炭业十年不遇的“冷空气”,已经吹到了这个我市煤炭物流重要的集散基地。

“不赔钱就不错了”

6月3日上午,骄阳似火。通往明沙淖乡大城西煤炭园区的道路两旁,一行行刚长出的庄稼露出了绿油油的颜色,偶尔驶过的运煤卡车让这条本并不宽阔的马路显得有些空荡,路边树荫下,等待生意的几名洗车工百无聊赖。

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这个我市煤炭物流重要的集散基地,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沿着园区内的马路一路向西,可见一个个空荡荡的煤场。透过高高的隔尘网,煤尘满地的院子里少了机器的轰鸣声,门前也没有了往昔车水马龙的景象。“煤场去年就停工了。”在一家煤场的门卫室里,一名工人正在看电视,答话中带着些许不耐烦。

“整个大城西煤炭园区大大小小120多家煤炭企业,到现在最多也就有30家还在坚持营业,我们煤场就是其中之一。”金鑫煤场老板王永明告诉记者,自己的煤场之所以还能“撑着”,一方面是有老客户的帮助,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留住工人,等待煤炭市场好转。

王永明从2006年便开始在这里经营煤炭生意,在他的记忆里,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低迷过。“从去年7月份开始,煤场的买卖就不好做了,今年就更明显了。”王永明说,去年7月以前,金鑫煤场每天得进七八百吨原煤,分选后以中块煤每吨280元、粉煤每吨190~200元的价格出售,当天就能出完。但现在煤场每天进400多吨原煤,分选后的块煤只能卖到每吨210元左右,剩下的粉煤更是有价无市,根本无人问津。“现在院子里积压的粉煤就有一万七千多吨。为了不起煤尘,还得不停地往上洒水。”王永明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还在坚持经营的煤场老板们,都有着跟王永明相同的境遇。“告诉你现在刚够保本你肯定不相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场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煤进价是130元,加上运费、人工费等,一吨煤的成本约计205元。“现在能出手的只有块煤,每吨210元左右,这还不算其他细微费用。”这位煤矿老板说,8月份之后,供暖企业开始采购供暖煤,他的粉煤才有机会出售,但目前“不赔钱就不错了”。

服务业“逃离”园区

遭遇“寒冬”的不仅仅只有煤场的老板们,与煤炭相关联的煤炭物流、餐饮、住宿、汽配等服务行业同样也都感受到了这股“寒流”。

“从去年开始,煤炭运输就不好做了。业务量大幅度减少,燃油等运输成本也增加了,所以汽车货运的利润也被挤压得越来越少了。”在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内,正在路边等活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去年年初,他看着煤炭行业红火,便贷款购买了一辆卡车,没想到却遇上煤炭业这股十年不遇的“冷空气”,现在还车贷都成了问题。“去年往河北省怀来县拉煤,每吨运费180元,现在运费每吨150元,这样一车就少了近1000元。要不是没活干,谁愿意拉煤?”刘师傅抱怨道。

和刘师傅一样难熬的还有园区内众多的煤炭信息部。6年前,牛女士一家从赤峰市来到这里经营起了一家煤炭信息部,主要负责给煤矿和货运司机牵线搭桥,从中赚取中介费。她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有些冷清。“发货量少,要煤的货主也少。以前平均每天能有二三十单业务,现在每天也就五六单,有时候甚至只有两三单。”看着挂在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10点,牛女士有些沮丧,“都这个点儿了,今天还没开张呢。”记者在信息部采访的半个多小时里,牛女士的信息部始终也没有迎来一位客人。

喊“日子难过”的还有园区内的饭馆,这些曾经人满为患的小饭庄现在三四成都已经关门歇业了。

正午12点,离园区入口不远的“唐山人饭店”内,十多张餐桌边只有两位客人。店主薛国柱呆呆地看着窗外偶尔驶过的卡车,时不时想起去年门前这条路上车水马龙的场景。“以前一堵就是一天,饭店门前挤得满满当当的都是车。现在不堵车了,根本就没有堵车的时候,门前也空了。”

路是通畅了,但薛国柱的心却“堵”上了。从去年底开始,特别是今年以来,店里的生意与往年相比要清淡很多。“去年早上一开门就有拉煤司机和发煤的货主来吃饭,一直能忙到凌晨2点多,现在饭点儿都没客人。”说起每天的营业额,薛国柱更是大摇其头:“去年每天流水三四千元,现在最多也就500元。”他告诉记者,不仅是餐馆,宾馆和汽修店都在惨淡经营,不少人都离开了园区,“去年这样一个店面租金两万八,现在两万都没人愿意租,而且不少店面一直都闲置着。”

“黄金十年”真的结束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炭市场如此不景气,煤炭的黄金十年真的就此结束了吗?

“全国的煤炭市场目前都进入了十多年以来最低的一个时期。”在土右旗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君看来,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目前出现的“寒潮”,从根本上讲,还是由于全国煤炭行业集体“入冬”这一大气候所致,是煤炭市场萎缩低迷大环境下的必然现象。“今年以来,受经济企稳回升小于预期、煤炭产能释放、进口煤冲击、主要煤耗行业需求增速放缓、环境约束增强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受此影响,包括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在内的土右旗煤炭市场也出现了增长乏力、震荡前行的发展态势,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多数企业甚至保本或亏本运行,企业在等待观望市场回暖,发运的积极性不高。”陈君说。

除了受全国煤炭行业增长乏力的影响之外,陈君认为,土右旗煤炭行业尚未形成与产煤地供应链和下游港口企业销售方的三方合作战略,这也导致在鄂尔多斯煤炭和下游港口中充当转跳板角色的土右旗煤炭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本地煤炭市场上流通的煤炭中80~90%都是来自鄂尔多斯市的鄂煤,但鄂尔多斯市为把更多的税收留在当地,要求煤矿都配备洗选厂,客户为降低采购成本,纷纷到产区采购煤炭,造成土右旗煤炭企业采购原煤越来越困难。”陈君说,下游的港口、电厂、钢厂由于煤炭供给充裕,加上库存煤较多,纷纷提高采购指标,卡质量、卡进量、卡进价、卡结算,影响了土右旗煤炭企业到厂、到港后完成交易。

未来短期内煤炭市场是否能够复苏?陈君表示仍不明朗。“初步预测,上半年煤炭市场不会出现大的好转,以经济增速保持8%以上和主要耗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计今年煤炭需求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总体将提高,但增长的幅度将明显降低。但由于上半年下滑幅度较大,土右旗煤炭产销量、鄂煤中转流通量将呈下降趋势。”

对于煤场老板们望穿秋水期待着的“供暖煤销售旺季”,陈君认为,供暖煤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目前社会存煤量达3.4亿吨,全部消耗完最少也要两个月,所以后半年的状况估计也不会有明显改观,只是会比上半年好些。”

陈君告诉记者,土右旗委、政府已经深入煤炭企业进行了调研,下一步将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税费返还扶持、积极开拓市场等一系列途径帮助煤炭企业平稳度过这个“严冬”。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煤市,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