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原油超级周期终结

2013-06-04 08:04:15 证券市场周刊

5月2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当被具体问及何时会收回量化宽松(QE)时,他说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减小购买计划。同日公布的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亦正激烈辩论何时应该收回宽松。

按照巴菲特此前的警告,一旦美联储首次发出要停止购债,或是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对于流动性而言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随着这声“枪响”,全球主要股市、大宗商品市场“中枪”,大幅下跌。其中,纽约商业交易所7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7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分别达到2%、1.3%。而自2013年2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就持续下跌,布伦特油价已跌去了15%。

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创下14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后几经波折,起起落落,既有金融危机导致在2009年跳水至每桶46美元,也有在2012年反弹至每桶128美元。但不管怎样,国际油价2008年以前持续近十年的单边上涨没能再现。

“2013年将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敲响丧钟,并推动市场进入下一个十年。”5月20日,花旗银行在最新一期的大宗商品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股票和大宗商品的互动性减弱、美元走强等因素,标志着“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终结”。

而相对于其他大宗商品,原油除了上述因素外,一场新的工业与能源供给革命——页岩油、电动车等技术的发展将加速其超期周期的终结。

在供给端,美国页岩油、页岩气技术的发展正在酝酿一场新的能源供给革命。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美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并实现石油净出口,继而实现能源独立。在需求端,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依然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复苏轨道上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比危机前有所放缓。另外,以特斯拉(Tesla)为代表的电动汽车等技术进步,则会使油料的需求出现结构性下降。

在供给可能增加而需求相对疲软的背景下,国际原油价格即便面对风险事件也更倾向于波动,而在长期则将步入一个下降的周期。

供给复苏需求不复当年

2008年以前的原油大牛市很大程度上受原油供给的萎缩影响,这主要包括欧佩克(OPEC)国家中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生产崩溃,以及其他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低迷。技术和产量限额是影响原油产量的直接因素,但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一国的石油产量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该国的制度安排。

伊拉克连年陷入战争以及政治制度上的“断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石油工业的发展。但目前,伊石油工业逐步恢复,石油日产量已达300万桶,高于2003年美国入侵前的水平;日出口量250万桶,相当于伊朗2011年的日出口水平。伊拉克预计,该国2013年有望超过伊朗,成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并有能力在5年内使产量翻倍,达到600万桶/日。如果伊拉克继续提高产量,供应大幅增加将并进一步拉低油价。

根据欧佩克发布的数据,委内瑞拉截至2012年末已探明原油储量为2976亿桶,是全球探明原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但前总统查韦斯在位期间拒绝增加投资开采新油田,导致近年来委内瑞拉石油日产量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350万桶降至2011年的250万桶。新当选的总统马杜罗承诺,将加大对石油产业的投入,该国的石油产量在后查韦斯时代也有望恢复。

美国页岩油技术的突飞猛进正给非欧佩克国家、乃至全世界石油供给带来有史以来最大的进步。美国能源部预计,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将会使原油日产量增加超过70万桶,将使2013年原油产量达到每天700万桶。

根据市场估算,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在每桶44美元到68美元之间,远高于普通石油每桶约20美元的生产成本。不过,页岩油的开采可变成本只有不到6美元,关键是折旧相对偏大,目前桶油当量折旧在20美元左右。但美国能源部指出,随着水平钻井、水力压裂技术利用,页岩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将取得重大突破,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俄罗斯近海致密油油田储量达1000亿桶,不仅帮助俄罗斯在2012年继续保持全世界石油产出第一大国,也被视作俄罗斯未来石油产量提升的主要来源。坐拥近海油田的俄罗斯对页岩油开发虽然不如美国积极,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已同埃克森美孚签署了一项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开发页岩油的协议,实现了重大突破。

花旗银行发布的报告认为,影响产油国家出口的不利因素已经发生逆转,未来十年布伦特油价可能都会在80-90美元/桶之间徘徊。

当原油供给逐渐增加之际,全球经济却依然没有恢复正常状态,这导致原油需求增长放缓。

美国是全球原油第一消费大国,但目前美国经济主要还是靠美联储持续的宽松政策来维持,目前还面临着债务削减的负面冲击。美国失业率虽然已经下降至7.5%,但依然远远高于危机前的水平。美国经济增长的乏力,无疑会对美国的原油消费构成压力。

美国能源署(EIA)估计,2012年美国原油消费量可能较2011年下降1.5%至每天1867万桶,是过去15年低点。

EIA预测,由于需求增长乏力,2014年美国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进口量将减少到600万桶/天,是自1987年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的需求同样不乐观。中国经济自2011年以来持续下滑,2013年一季度只有7.7%的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1965万吨,同比下跌0.1%;进口量6898万吨,同比下跌2.29%。在一季度末,中国原油库存环比增长2%,但成品油库存下降8%。

新技术的进步超出预期,导致道路交通工具对成品油燃料的依赖下降,将在长期抑制对原油的需求增长。美国页岩气革命导致北美页岩气价格走低,以液化天然气(LNG)为汽车燃料将变得更经济。

被誉为“电动车中的苹果”的特斯拉,重新提升了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特斯拉轿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480公里,该公司还计划授权电池技术给其他大型汽车公司,以促进电动车的产业化发展,并鼓励对手建立汽车充电站网络。如果充电站数量能呈几何数级的增长,电池续航里程进一步提高,加之大规模产业化导致成本下降,没有理由会怀疑传统燃料汽车的需求是否还会增长。毕竟苹果公司依靠IPHONE手机实现爆发式增长、颠覆原有产业,也不过仅仅用了几年时间。

油价波动下行

哈瑞·丹特基金会主席哈瑞·丹特(Harry S.Dent)被誉为“唯一未曾失准的经济预测专家”,他考察了过去的大宗商品周期和康德拉基耶夫长波周期,发现过去200年中存在着一个有规律的29-30年大宗商品周期。这个大宗商品周期在1920年、1951年、1980年到达了巅峰。2008年丹特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宗商品的峰值应该是在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中、2039年-2040年间出现。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价格在2008年触及14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后就再也没回到这一价位。虽然原油具有抵御通胀的特性,然而,在债务积累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时代,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受阻,全世界各个主要央行的大规模量化宽松非但没有引发恶性通胀,目前来看反而是经济陷入通缩的风险越来越大。失去了通胀预期的保护,原油价格强势的基础将受到削弱。

工商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杨林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原油价格的波动已主要由其金融属性主导,流动性则是最关键因素之一。美联储已经流露出削减债券购买规模的迹象,国际黄金价格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寒流而大幅下跌。在这种背景下,与黄金同样具有避险保值功能的原油,其价格也将变得更脆弱。

原油价格也并非会毫无阻碍地下行,波动随时会出现。瑞银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师Julius Walker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就短期而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2013年一季度缺乏基本面解释的超跌过后显露反弹迹象,并将带来原油价格回升,美国以外的产油国尤其是沙特有可能通过控制产量来维持原油价格。

但在杨林看来,目前的油价已经接近很多国家工业企业能够承受的上限。如果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会导致企业亏损并进一步削减需求,反而会给油价带来更大的下行风险,这是产油国不愿意看到的。

埃及、利比亚、伊朗、苏丹等中东和北非国家相继经历了社会的动荡,是对国际油价的考验。并且随着美国从中东地区减少军事部署,以及当地经济疲弱和年轻人失业率的上升,政治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这有可能在短期给石油价格带来较大上升风险。

但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则对《证券市场周刊》指出,经过了三次石油危机,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纷纷建立了石油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分散进口来源、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等措施,亦有效地规避了短期内国际原油供给剧烈波动产生的风险。目前,IEA拥有约1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满足其成员145天的进口需求,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供应短缺风险。2012年利比亚的动乱印证了这一点——动乱虽然对欧洲地区的石油供应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对美国、中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而言几乎没有影响。

警惕能源安全

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可能会下降,但能源自给率却不高。如果未来美国实现能源自给,而中国依然过度依赖外来能源的话,很可能会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受到制约。

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重要指标,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已不足50%。反观中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国内生产原油2.07亿吨,同比增长1.9%;进口原油2.71亿吨,增长7.3%。据此测算,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6.4%。

按照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13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可能突破60%。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LNG)425亿立方米,增长31.1%。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0.1%。

“一国的能源安全主要体现在资源可获得性和价格可接受性。”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1973年阿拉伯世界对西方实行石油禁运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发誓用7年时间实现能源自给,至今也未能实现。实际上,国内边际生产成本可能远高于国际市场价。考虑到各国资源禀赋不同以及国际贸易日渐发达,彻底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是不可能也是不经济的。”

王震进一步解释称,IEA所描述的美国“能源独立”,实际上意味着由于国内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幅增加,自身资源可获得性将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从全球能源市场的角度看,总供给增加意味着美国从海外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将会有更多的价格博弈筹码。中国实现能源安全,也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而非单纯追求自给自足。

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财报显示,2012年净利润出现下滑,但与此同时,它们仍计划继续在海外迅速扩张。根据IEA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生产的石油将足以与科威特的总产量抗衡。

陈卫东认为,实际上各国针对能源、特别是原油的出口都有严格的限制,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原油产量多数在海外直接销售。“如果脱离国际市场来看一国的能源自给自足,是一种小农经济的思维。”但他同时表示,这仍可以增加中国对国际能源总供给的影响力,改善国际能源贸易条件,间接地维护国内能源安全。

开启国际能源合作

中国对能源消费需求进行总量控制困难重重。由于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具有刚性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又处在转型升级的关口,稳定的石油天然气供给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美国的能源独立会给中国带来挑战。美国对外能源依存度的下降,尤其是中东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的下降,可能引发美国政治策略重心的转移。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撤军,消极应对利比亚战争,都表明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逐渐从中东转移,对亚太地区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

相反,中国石油进口中90%来自于中东,如果美国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各种国际事务和军事力量保证当地的局势稳定,可能造成当地石油产出波动加大,对中国而言进口石油价格的波动性也会更加剧烈,甚至波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

北美页岩气产量大增已经导致美国从中东的油气进口减少,进而导致欧洲市场供需改善,对俄罗斯依赖度下降、谈判议价能力强,俄罗斯也有动力主动和中国接洽。这意味着,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贸易条件将有所改观,中国有望从中受益。“即便中国不从美国进口天然气,以此为契机可以改善中国与其他能源出口国谈判中的贸易条件。”王震称。

管清友则认为,美国与油气消费大国之间将倾向于越来越多的合作,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油气合作也将会是提高两国经济政治合作紧密程度的又一途径。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技术革命,一方面直接给本国生产者带来利润,同时也可以通过输出技术收回部分前期投资,并促进产业链发展。

对于中东地区而言,王震认为,中国需要积极介入当地的国际事务,加强与产油国的合作交流,如果美国处于经济考虑减少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中国恰好可以抓住机遇增强在当地的影响力。“此外,中国可以借鉴日本与产油国的交往经验。”王震又称,“日本与产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贸易往来,并且在当地开展基础设施援建工作,即便进口石油价格高企,可以通过其他部门的收益来补偿石油进口方面的损失。”

能源“气化”大趋势

年初,弥漫中国的雾霾,不仅笼罩了众多城市,也占领了舆论的头条,使中国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的问题变得迫切。中国消耗燃煤过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正如欧洲过去经历的一样,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低碳道德化’推动的能源转型升级。”陈卫东称。

石油虽然比煤更清洁,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煤的作用。“首先,石油主要是用于提炼交通工具的燃料,难以替代煤作为火力发电;其次,石油和煤都属于高碳能源,并不符合低碳经济的世界能源应用发展趋势。而从技术角度看,天然气对煤具有较好的替代性。”陈卫东说道。

他进一步分析称,天然气的气体性质导致难以储存和运输,需要漫长的管道输送,但是LNG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如同铁路运输网、有线电话网络一样,天然气管道也是一张网络。随着汽车、移动电话的运用,人们对固定网络的依赖大大降低,而LNG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存储和运输,降低了对能源固定运送和存储网络的依赖性。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LNG从基本的能源商品变成具有标准化交易特征的金融标的物,如同现在看到的石油期货和相关衍生品合约一样。”

陈卫东认为,中国能源升级脱离不开全球能源升级的历史道路。从薪柴到煤炭,再到石油和LNG,直至核能,全球的大趋势是经济效益主导下的低能量密度能源转向高能量密度能源。但在环境保护的理念下,则是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所以风能、光能等新能源虽然是低能源密度,但仍受到了重视。如果寻找一个能量密度、碳密度以及安全性相平衡的交点,LNG无疑是在目前科技发展阶段最好的选择。

陈卫东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全世界能源消费国都是一个大共同体,单个国家能源安全最根本在于维护全球能源贸易的稳定。他进一步指出,“LNG由于其储存和运输的便利性,将大大改善全球能源的贸易条件,总体而言,能源消费国的能源安全格局有望从中获益。”

周吉平曾表示,非常规油气将成为接替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他预测,目前全球常规天然气储采比超过100年,而非常规天然气储采比超过200年,资源利用前景广阔。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比2010年增加50%,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25%。

根据页岩气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国计划在2011-2015年间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中国有望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从现在的5.4%升至8%-10%的水平。这将有助于扭转中国能源结构过度依赖煤炭和石油的现状,并可有效地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此外,煤层气的“十二五”规划也已出台,依照规划,2015年煤层气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

在张国宝看来,为了促进能源结构升级,未来中国还需要更加大胆地进口天然气,把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产业溢出效应

中国凭借着大批量生产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但产业结构调整迟迟未能实现突破,低端制造业受到能源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挑战日趋严峻。而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却凭借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制造业的复苏,重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亮点。美国本土的天然气价格目前仅是欧洲和日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以此发电所产生的电力价格自然十分便宜,但还高于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成本,页岩气的开发则为美国进一步降低能源成本和制造业单位产出的成本提供了可能。

美国咨询公司IHS的研究显示,美国页岩气的成本在2011年已经比传统钻井天然气低40%-50%。页岩气占美国天然气产量比重将在2015年达到43%,在2035年达到60%,届时会给燃气发电节省10%的成本。而对于还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行业而言,这一成本的节约更为显著。

美国石油协会(API)代表了美国500多家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该组织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克·杰勒德(Jack Gerard)在2013年1月时表示,美国能源产量提升导致成本下降,为制造业回归本土创造了历史机遇。

对中国而言,虽然直接冲突不大,因为多数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不太可能回归到美国,但如果美国吸纳了更多高科技与高附加值的产业,这对中国的结构升级和转型将构成挑战,在产业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将难以通过全球产业的逐级转移获得更高级别的产能。

更何况,中国目前正处于资源价格改革阶段,在单位劳动生产率成本优势丧失后,能源价格成本优势恐将成为中国制造业下一块即将失去的阵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低端制造业也会趁机抢夺中国的份额。

长期经营高端制造业的欧洲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危机。由于能源成本上升以及北美受益于廉价的天然页岩气,欧洲作为制造中心与美国竞争的能力遭到削弱。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欧洲业务负责人哈拉尔德·施瓦格(Harald Schwager)表示,目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美国高四到五倍。德国医药企业拜耳的高管则担心能源密集型制造业将向北美转移投资。

非常规油气利用的突飞猛进,还使中国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前景更加难以估料。光伏产业对欧美市场的依赖过于严重,一方面屡屡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受挫;另一方面外国政府也因财政负担而削减补贴,至今才开始发展国内市场。诸如核电、水电等大型工程,不仅投资巨大,论证复杂,而且施工期较长,一般最快也需要五年时间。即便投产后,安全性面临着持续的质疑。风电、水电的发电设施选址受到严格的自然环境限制,当地用电需求有限,建设输电线路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也让其经济性大打折扣。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闲置风电、水电产能的情况已经不断出现。

“中国未来在考虑进口天然气和LNG时,需要评估对新能源行业的冲击,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支持。”管清友指出,“而整体战略的制定还是要以全体国民的总福利最大化为宗旨,降低能源成本。”

金融业则需要关注的则是页岩气革命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巩固作用。由于天然气区域分割导致国际贸易计价货币并不统一,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天然气定价货币的争夺也会愈演愈烈。“从目前来看,美元依然是最有可能的计价货币,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因为‘页岩气革命’更加稳固。”管清友表示。

美国在2011年成为燃料油净出口国,并提出在2035年实现能源净出口的目标,这将会改善美国的贸易赤字。而在美元指数和美国贸易赤字呈现负相关的经验框架下,未来美元指数走强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撑。

相比之下,虽然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中国虽然页岩气储量居于世界首位,但开采条件和技术还远不如美国。不成熟,市场环境也不健全,依靠直接进口来快速扩大供给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而中国目前石油供需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天然气更是严重供不应求。需要应对未来能源进口总额不断增长引发的贸易盈余下降。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原油,页岩气,美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