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外资强势抢滩中国环保市场

——国内企业略显力不从心



2013-05-21 08:40:33 北京商报   作者: 马骏昊  

当前,国内环保产业潜力确实很大,但在这次市场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却略显力不从心。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一家从事开发有机硅的跨国企业道康宁正瞄准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事实上,很多国外环保企业都想到中国来分一杯羹。有业内人士担心,在不少新兴的细分环保产业领域,例如环境检测设备等,外来者凭借先期发展的技术及运营优势,会在中国市场占据上风。

国内外企业

争夺战开打

近一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使得“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受到格外关注。与此同时,作为用煤大户,五电集团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环保压力。“为完成环保责任书要求,公司今年机组脱硝改造任务较重,对发电量增长带来一定风险。”华能国际在年报中表示。

环境压力正催生出一块巨大的环保产业蛋糕。但在巨大的诱惑下,国内部分环保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平平,有的甚至出现了净利大幅下降。从事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研发与生产的先河环保披露,在报告期内,为提高公司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及灰霾空气、水质监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造成毛利率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195.67%。

国内企业不惜砸血本赢市场正反映出其遭海外企业挤压的无奈。有消息称,山东省曾公开招标的PM2.5监测设备中,100多台设备采购,国内企业虽有竞标,但无一入选,最终中标的是两家美国企业。另据介绍,当前中国热门的PM2.5监测设备超八成源自进口。

产业遭遇

经验技术尴尬

对于国内企业现在遭遇的尴尬处境,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目前,政府主要抓水电等重点领域,相应节能环保方案也是比较完善的,但其他有些领域还需要企业自己去做市场,而这些板块也最容易让发展较早的海外环保企业占得先机”。

在很多人看来,当前中国的环保企业竞争力弱主要表现在技术上。以PM2.5监测为例,国内方面在前年年底时才提出这一概念,然而,类似监测在其他一些国家早已开始。 “外资企业的设备与技术都是现成的,对于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企业而言,显然是处于弱势。”有业内人士分析,另据介绍,有的国外企业为了抢到份额甚至不惜以亏本的价格销售。

事实上,国内企业也迫切希望短期内做大做强。“前期,技术成本还是很高,单由企业承担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另外还有现象是,以环境监测仪器为例,有的机构很迷信国外产品及品牌,采购习惯性地会选择国外产品,这就造成国内企业很难打开国内市场。”一位长期关注环保产业发展的专家分析说。

环保产业

需要国企榜样作用

有观点认为,为促进国内环保企业发展,政府投入还是非常必要的。“除了资金补贴外,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推广技术方面,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支持。”

当然,靠政府只能是暂时的,作为国内企业,要想打开市场,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了解自己的环境,这就是最大优势,由于国内各地环境及污染情况存在差异,国内企业可以依据其了解情况将研发产品更加精细地做到本土化,实现量体裁衣。”一位业内分析师如是说。

另外,为促进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经济学家黄有光认为,国家应该根据企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征税,这样一来,被征税企业自然会提高意识,完善节能工作,而环保企业也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外资,环保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