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行了近20年的煤炭经营许可证在一片质疑声中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在存续的17年里,这张证照并没有给更多人留下好印象。“早该取消了”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共识。
《中国企业报》记者日前向国家发改委求证,一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是“还没有得到消息,一切以官网信息为准”。
“取消很有可能。”河南一大型煤矿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我们也在等消息呢,省里面已经3个月没批证了。”张先生在电话那端述说着自己的担心,“国家最近要取消一些行业的行政审批,涉及煤炭行业。”
张先生是湖北省的煤炭贸易商,1999年办了第一张煤炭经营许可证,“当时花了1万元左右”。今年煤炭价格整体滑落,他想低价转让许可证,“有意向者只是打电话询问一下,就不了了之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确定取消与下放不同,但具体的配套措施目前还不清楚。”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地区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的煤炭经营许可证,转让费用就高达三四百万元。
煤炭经营许可证是煤炭生产贸易企业的核心证照,决定企业是否有资格参与煤炭经营,其初衷是为了维护煤炭经营秩序。
“但在执行的这些年里,并没有起到什么好效果。”上述煤矿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
“而且现在也没啥用了,小煤矿都关了,就适合煤贩子。”在上述煤矿负责人看来,“所谓煤炭经营许可证的作用就是允许一些人办个证,租个站台开始贩煤。”
“煤炭早就应该完全市场化,买方卖方谈妥签订合同就可以了,不需要中间那么多人‘跑来跑去’的,造成市场的混乱。”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这个许可证造成了很大的寻租空间,也抬高了交易成本。
随着近年煤炭价格节节攀升,获得这张证照的交易成本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也催生了“灰色地带”。“换证、审批、车皮等环节,都需要各个公关。”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改革是必需的,早应该取消,对今后整个能源行业竞争、发展都将更加有效。”林伯强表示。
令林伯强感到担忧的是,如果国家放手,“是否会形成地方定价垄断,比如山西、内蒙古等煤炭大省。”全国目前有煤炭企业上百家,应该不会形成企业价格垄断,但资源在地方,“容易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