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城镇化走低碳路重在能源重新布局

2013-05-06 08:47:30 解放日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不能摊大饼,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中国政府对中国新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得到了学界和产业界的认同。但《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也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在新城镇化道路上,如何走出已经看见的困局,是各界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城镇化运动发端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经过了100年的历程。但在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环境变得恶劣,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大城市病凸显,伦敦频发的烟雾事件仍历历在目。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走的就是如英国等西方国家当年“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城镇化模式。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迅速、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城镇化,核心的关键和难点在于低碳。作为新城镇化发展的症结,长期以来以化石能源为基础建立的传统能源体系与低碳发展的理念并不相符。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预测,在2050年之前,中国能源体系要实现从现在的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逐步向节约、高效、清洁、多元、安全转变,能源的结构、质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而要达成这样高质量的转变,应对整个能源体系进行重新认识和设计。

新城镇化怎么走?专家提出对策:必须对能源体系在经济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做出正确认识,明确未来能源体系所应扮演的角色。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新华都商学院教授林伯强认为,伴随着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后几年我国的能源格局将产生变化。而能源体系结构必须能支撑三大目标,即“能源三角”,在充足能源供应、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对于能源体系支撑生态文明的变革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十二五”规划也正式将能源体系的变革提上了日程: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均是生态文明长远目标下的具体要求。

明确了能源变革前提与方向之后,一些中国能源体系变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对能源体系变革的方式方法早已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思考。这些观点可以粗线条地归为两类,一为开源,即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二为节流,即加强对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能源。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他提出当前正需要建立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相对应的优势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王玉锁认为“现代能源体系”应该具有可再生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具有以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分布式与集中式互为补充的平衡供应模式;具有以需求为导向,供需互动,有序配置的智能用能方式。对于中国能源体系变革的路线图预测,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与王玉锁关于未来能源体系中能源结构的思考不谋而合。杜祥琬认为我国能源体系的变革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为2015年前后非化石能源比例超过10%的能源多元化结构阶段;第三阶段到本世纪末进入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90%以上的“非化石能源为主阶段”。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则对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充分重视:“除了大力开发新能源,我们最大的资源其实是节约。如果把当前的能源转换效率提高30%,GDP再翻番需要的能源也能满足。”

开源节流已成为未来能源结构变革中的共识点,同时传统能源体系中所包含的集中式输配机制、强制型定价使用机制也随着国家对分布式能源的鼓励、资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不断转变,正在朝着王玉锁所述的优势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新城镇化,低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