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应理性认识风电消纳问题

2013-04-03 08:45:13 亮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消纳能力

汪宁渤,国网甘肃电力风电技术中心主任、《大规模风电送出与消纳》主编。

亮报》: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弃风量约为200亿千瓦时。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汪宁渤: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与用电市场逆向分布的特点突出,2012年我国“三北”地区的风电装机容量占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85%,风电装机容量前10名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三北”地区,风电发展较快的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甘肃等省(自治区)也是热电联产机组比重最大的地区,冬季供热热电联产火电发电负荷难以降低,市场科技和调峰容量不足导致风电弃风限电矛盾突出。

2012年风能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甘肃等省区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全部装机容量的20%,并且风电主要集中在远离负荷中心的电网末端,受到风电送出及市场消纳能力不足的制约,局部地区出现风电“过剩”的问题,风电在非供暖期也频繁遭遇弃风限电,风电限电常态化的趋势逐步显现。

以甘肃为例,目前甘肃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5%,甘肃风电90%集中在远离负荷中心1000公里的酒泉西部地区,酒泉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集中并网规模最大、距离负荷中心最远的风电基地。2012年风电发电量已经超过全省售电量的11%,风电发电最大负荷已经超过当时全省用电负荷的三分之一;预计今年年底,全省风电、光伏发电分别达到1088万千瓦、25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3.9%,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电源;预计2013年全省统调范围内最大负荷1350万千瓦,要消纳1338万千瓦风、光电能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是不可能的,市场消纳能力已经成为甘肃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

《亮报》:2012年我国风电发电量的比重为2%左右,而丹麦的风电发电量占全丹麦的发电量比重超过20%。我国能否复制丹麦风电发展的模式?

汪宁渤:事实上,我国内蒙古、甘肃等省区风电装机容量比重、发电量比例等主要指标已经超过德国等国家,如果按照世界排名仅次于丹麦等个别国家。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着局部地区过剩、全国严重不足的尴尬局面。

丹麦风电装机容量比例、发电量比重以及各项人均指标均遥遥领先,但丹麦风电主要采用靠近负荷中心的分散式发展模式,丹麦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不到500万千瓦,不仅可以在整个北欧市场消纳,而且还可以在德国市场消纳部分风电,风电送出及消纳矛盾不突出;丹麦不仅国内调节能力强的燃气发电比重很高,更重要的是挪威水电(98%装机容量为水电)为丹麦风电调峰、消纳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充足的调峰能力为丹麦消纳风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因此,丹麦与我国风电发展模式、市场环境和电源结构完全不同,我国“三北”地区难以复制丹麦的风电发展奇迹。

《亮报》:针对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特点,您对减少弃风限电有哪些建议?

汪宁渤:首先,尽快出台国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法,明确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风电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可再生能源交易机制和配额管理办法,确定全国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配额比例,激发经济发达地区积极主动接纳风电的意愿。其次,借鉴“西电东送”和“三峡送出”消纳水电的成功经验,围绕“三北”新能源送出及消纳的关键需求,统筹规划并加快跨区输电骨干通道建设进度,提高电网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新能源资源的能力。第三,国家出台促进大规模风电消纳的政策措施,引导耗能产业向西北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增加风电就地消纳能力,减少外送负担。第四,坚持电源与电网统一规划的原则,建立风电与电网规划的协同互动机制,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各级电网,引导新能源发展,实现风电、电网与用电市场协调、同步发展。第五,建立以调峰为主的新能源辅助服务机制,完善跨省区调峰资源共享的管理办法和补偿措施,实现调峰资源在区域乃至全国优化配置,全面提高我国新能源消纳能力。

丹麦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不到500万千瓦,不仅可以在整个北欧市场消纳,而且还可以在德国市场消纳部分风电,风电送出及消纳矛盾不突出;此外,充足的调峰能力为丹麦消纳风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丹麦与我国风电发展模式、市场环境和电源结构完全不同,我国“三北”地区难以复制丹麦的风电发展奇迹。

汪宁渤

产业应重视规划回归理性

施鹏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亮报》:长期以来,我国风力发电弃风的症结在哪里?

施鹏飞:由于我国的风电场建设规划与电网规划衔接不够,大量风电难以消纳,造成一些地方无奈的“弃风”现象。

风电项目建设周期短,而相应配套送出的电网工程建设周期长,双方的建设不同步,加剧了风电并网的难度。

电力系统需实现供电与用电电量的实时平衡,而风力资源本身的不确定性及波动性也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困难。

例如,有风时不一定有负荷需求,有负荷需求时不一定有风,二者很难协调。而且由于风力所发电力无法储存,如果没有强大的外送输电网络,过多开发的风电必然会被弃用。

《亮报》:您认为在目前状况下,风电行业亟待解决哪些问题?

施鹏飞:目前,风机制造商中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恶性低价竞争,必须遏制这种趋势。

制造商亏损的问题应由市场竞争去解决,首先是要遏制恶性低价竞争。

企业要凭借自身实力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业绩来证实机组的可靠性。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今后国内风机将朝着能适应更低风速、更复杂地形的方向来发展,风场建设也将朝着管理更加精益、可使用多种风机机型的方向发展。

面对行业发展速度放缓,风机企业更要借机加强公司精益化管理,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持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相信真正有实力的风机企业将迎来下一轮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于风电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回归理性,不要追求机组的单机容量,不能只追求速度和批量。必须认识到,盲目扩张只会让风电行业更加举步维艰。

《亮报》:您认为我国的风电产业未来应如何进行调整?

施鹏飞: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风电整机行业的产能估计在30~35吉瓦(GW)之间,产能过剩率则在50%以上。这源于2005年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地方政府和企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风电产业的盲目扩张。

风电“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累计并网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

但是装机数字并不能说明什么装机不发电就没有用,所以我现在关注的是1900亿千瓦时的电量到2015年是不是真的能够发出来,送出去,真正地消纳掉。

现在,中国风电场的开发能力很强,下一步就是从规划上来解决电力送出的问题,即电网消纳的规划。

再进一步就是配额制,这属于更加复杂的问题。

为风电发展制定统筹协调的完整规划应该包括有开发建设布局、技术装备、产业体系等各个方面,要重点做好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

规划还应具备对项目建设的调控能力,并明确到年度和区域布局。未纳入规划和年度开发方案的项目不能享受国家价格和财政补贴。

在制度保障方面,建议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大型能源生产和消费企业要承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社会责任,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建立责任考核与信息披露制度。

还有几点建议:

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制定电网企业年度收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额度;

规定大型发电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比例;

提出各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指标;

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与交易制度;

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和税收政策。

如果没有强大的外送输电网络,过多开发的风电必然会被弃用。

中国风电场的开发能力很强,下一步就是从规划上来解决电力送出的问题,即电网消纳的规划。再进一步就是配额制。为风电发展制定统筹协调的完整规划应该包括有开发建设布局、技术装备、产业体系等各个方面,要重点做好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风电消纳,风电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