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炼油巨亏”一相情愿 “加工利润调控”紧箍仍存

“炼油巨亏”一相情愿 “加工利润调控”紧箍仍存

2013-03-27 09:54:31 新华08网

“435亿”,“114亿”,一边是两桶油炼油板块令人乍舌的亏损,一边是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加工利润率扣减”紧箍咒的继续保留。很显然,“炼油板块巨亏”并没有赢得同情,更没有成为油企争取有利定价权的砝码。

“炼油巨亏”应区别看待

中国石油2012年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亏损人民币435.11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336.72亿元,化工业务亏损98.39亿元,扣抵油品销售板块利润163.91亿元外,从炼油到终端销售环节亏损271.2亿元人民币。中国石化2012年炼油化工板块亏损114.4亿元,营销和化工板块合计利润438.3亿元,从炼油到终端销售盈利323.86亿元。

在国内高达6亿吨的炼油能力中,中国石油炼厂2012年加工原油1012.5百万桶(1.370228亿吨),其自产原油916.5百万桶,占总加工量的90.5%,即使除去海外油气产量136.9百万桶,国内自产原油的占比也高达77%。延长集团也基本能自给自足,预计加工量中90%左右为国内自产原油。中国海油的原油产量不仅能完全保证自身炼厂加工需要,还能外卖。中国石化炼厂则不同,自产国内原油占加工原油总量的比例不到20%,超过80%的原油需要进口,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容易受到炼油板块盈利能力好坏的冲击。当然,最难受的是地方炼厂,不仅国产原油的占比少,而且不是自产,需要按照国际原油价格结算,更重要的是进口原油指标也不多。部分专业机构判断,目前,在地方整个加工原料中,原油占比大约在50-55%左右。炼油环节是否能有利润关乎企业生存。

很显然,“炼油板块巨亏”对中国石化来说可能是伤筋动骨,对地炼来说则关乎存亡。但对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延长集团等企业,上游开采与炼油盈亏的关系除了上缴部分税赋以外,主要是内部账面划转而已,拿其说事就是典型的拿着金碗要饭,装假哭穷。在炼油化工板块亏损435亿元的情况下,实现整体利润1153.26亿元就是最好的佐证。

“加工利润率扣减”有利于平抑汽柴油价格

在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进版本中,依然保留了当国际原油价格每桶高于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的规则。也就是说,在即使不启动补贴、税费等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80美元时,定价机制将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到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金凯讯石化资讯总经理张魁宽表示,在目前油价市场保持高水平的情况下,保留“扣减加工利润率”规则非常必要,对平抑价格十分有利。

“加工利润扣减”既是调节利益关系的砝码也是双刃剑

原油价格的上涨必定带来成品油价格的上升。不过,即使在充分市场化情况下,原油价格的上涨幅度也不一定百分百的传导到终端消费者手中,油价上升必定会带动石油领域上下游板块之间利润的调整。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当油价不断上涨时扣减加工利润,是在行业竞争不充分,政府定价条件下,调节行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但也是双刃剑,不能过度使用。

炼油行业人士表示,扣减过度加工利润将导致成品油与原油价差拉大。对炼油环节有严重依赖的中国石化将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地方炼厂更将面临生死考验,炼厂开工率必定下跌,油品稳定供应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也没法切实保证。如果不扣减加工利润,完全跟随原油价格的上涨来上调成品油价格,始终维持炼油环节的利润,尽管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会造成社会成本的上升,消费者压力会加大,价格机制执行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机制被迫终止的局面可能再度出现。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