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建设重点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提升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千亿元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构建和延伸制糖、铝、建材、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产业链。
强化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园区之间、产业之间的耦合链接,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由企业内部、园区内部、产业内部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之间以及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钢铁、石化、有色、电力、建材、食品、造纸、制药、蚕桑茧丝绸等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促进企业上下游原料及产品的生态链接,着力推进对次级、末端资料的开发利用,着力推进对次级、末端资料与外部企业的循环交流,引导上下端资源利用企业对资源的共同利用开发。
加快循环经济重点区域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按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或建设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出口加工区,重点推进园区内企业实现废物和副产品互为利用、能量和水的梯次利用,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
强化节能减排,继续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突出抓好一批示范工程与重点项目的建设。
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推广先进循环经济技术,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
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5%,重点工业行业中50%以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示范工业园区达到10个,基本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石化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原油加工—渣油、蜡油—重油深加工—石油液化气—丙烯—聚丙烯—苯酚、丙酮、丁醇、丙烯腈、环氧丙烷,天然橡胶—橡胶制品—废旧橡胶—再生胶和胶粉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石化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主要开展氯乙烯尾气净化回收氯乙烯和乙炔,2,3-酸、2-萘酚、苯肼、邻甲苯胺和对甲苯胺等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以及废橡胶再资源化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
石化行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与重点项目建设
推广大型高参数板壳式换热技术、新型高效节能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先进煤气化节能技术、炭黑生产过程余热利用和尾气发电(供热)技术。
炼油乙烯行业重点推广液化气制高辛烷值汽油、渣油加氢处理、资源梯级使用等技术。
氮肥行业重点推广废水闭路循环等技术,磷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技术。
加快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