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风电发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我国风电用5年多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5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200万千瓦到5000万千瓦的跨越。但我国风电产业在快速增长的背后,问题凸显。
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对《中国联合商报》说,“我国风电在经历了连续数年高速增长后,开始面临发展瓶颈。风电装机、并网规模扩大的背后,弃风问题日益凸显。传统能源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还不能完全适应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风电发展必须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束缚。”
刘琦向记者透露,促进中国风电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为促进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将从5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电力系统建设,扩大配置风能资源的范围,建立更大区域的电力市场,推动风电在更大的电力市场中消纳。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促进风电全额保障性收购。三是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并行。优先建设市场条件好的陆上风电,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保持湿度的风电建设规模。四是创新风电利用方式,适应风电间歇性的特点,开发动热农业提水灌溉,促进风电就地消纳。五是加强同世界风电技术发达国家的合作,提升风电装备水平,增强中国风电企业创新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2012年9月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全国弃风超过100亿千瓦时,弃风比例超过12%,相当于330万吨标准煤的损失。这100亿千瓦时风电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无法并入国家电网系统造成的。加勒德哈森集团董事长Andrew Garrad表示:“我们全球风能面临的最大障碍还是并网。”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说,风电产业一路走来,步伐从起初的滞缓到迅疾,再到沉稳,全球风电累计装机从1980年的10兆瓦增长到2000年的17.4吉瓦,再到2011年的237.7吉瓦,实现了数量级的跨越,然而,风电企业在发展增速放缓后,效益随之下滑,并网和消纳难等问题日渐突出,风电的高效开发利用还需要认真应对技术创新、投融资激励、价格机制改革等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包括《中国联合商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风电技术的进步,并网率的提高,风电机组价格的逐步下降以及风电市场的逐步扩展,将使风电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预期未来中国和世界风电产业将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风能快速增长的同时,应注意突破技术和经济的瓶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着眼长远,打好产业基础,占领制高点。杜祥琬认为,认识中国风能发展基本路线,是发电为主,发电的重点是陆上风电,同时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风能的运用模式应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并网离网,即非并网相结合。集中开发是较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他还强调,要搞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硬件的平台,检测平台,也包括软件平台,认证管理等。特别在全生病周期提供故障贫乏期的技术支持和保养服务。
虽然我国风电行业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不少困惑,但在不少业内专家的眼里,风电行业目前经历的阵痛是新兴产业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未来我国风电市场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力,前景依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