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周大地:应算风电经济账

2012-09-19 14:18:38 能源评论   作者: 程洪瑾  

《能源评论》:风电场因为利用小时数低而叫苦,风电设备厂因压缩成本而喊亏,电网企业则备感压力……风电产业要走出困局,您有什么建议?

周大地:首先要分析一下困局怎么形成的。我们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发展问题上,对全局性的优化的考虑是不够的。在发电的布局问题上,大家主张风力资源好的地方大量上风场;地方政府要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很欢迎开发商在荒地上搞一个风力发电场,建设速度快,名声也好听,也可以多征税,引进投资。然后呢?这些风电场就比较集中,虽然风电资源比较好,但是它与电力用户端很难配套,风电消纳能力受到电网稳定运行的技术约束。这就是形成这种局面的过程。

对此,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解决:第一,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个政策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怎么支持?要不要计划、规划、协调配套?

第二,从技术开发、配套设施方面要跟上,这方面也要加强规划和协调。现在正是一个加强规划的时期。

《能源评论》:这些种种改进办法,是否都需要成本投入?

周大地:技术方面需要投入。风力发电除了风机本身的低电压穿越等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难题是电力供应波动很难预测。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讨论解决之道。比如说电网的智能化输电能力的提高,备用能力的提高,应用储能技术等等。而储电要有很大的成本,比如,抽水蓄能的建设周期和投资都不小。

另外,把西部的风电用特高压或者是用高压线运送到东部,也需要投入。

对这些成本问题,我个人认为,过去分析得很不够。附加的成本应该谁来负担?增加的部分是用电价还是别的方式来体现?是否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来覆盖?这些待解难题大家也边干边学,目前还是碰到了瓶颈。

《能源评论》:欧洲风电的发展经验足以借鉴吗?

周大地:我国刚开始发展风电时有人认为,欧洲很多国家风电比例也挺高,学习他们就行了。但是,欧洲电网可没有几千公里输送风电的压力;而在电力结构方面,我国是以煤电为主,靠大型煤电机组调峰,我们对用户侧还是可以事先预计出高峰期、低谷期的,可以做调峰计划,但是,对于风电供应侧的波动,现在还缺乏预测的能力。

在这种大型火电为基本供电能力的框架下,再加上长距离输送的任务,如果投运这么多不稳定的可中断的电源,对于备用调峰稳定性和电网安全运行是巨大的挑战。这是欧洲各国电网没有的情况,所以,在风电比例上,我们不能照搬欧洲的数字。

这方面的技术工作、分析工作或者是协调配套还不够,同时附加的成本、技术要求、新的设施需求也没跟大家讲清楚,就声称风电便宜了,可以竞争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

《能源评论》:“三北”地区的风电发电高峰,恰恰是在冬天的夜里,同时在发电的热电机组很难给风电让路。要解决这个矛盾,您有何建议?

周大地:冬天夜里,电网不可能为了风电把供热机组停了,这是事实,如果有足够的储能和备用,也可以做到多发风电,但是,不要忘了,这个储能本身要花很多钱的。风电本身已经比跟别的电源发电贵了,再加上储能,成本可能要翻番了,到用户那里可能得超出一块钱了。

成本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以后运行起来肯定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电网有社会责任和义务,但是也要接受业绩考核,这些成本问题没说清楚,他为什么要去干赔钱的事?各方的风电发展投资要有经济效益,如果没有,至少也要把社会整体效益算清楚。

《能源评论》:您觉得在风电这件事情上,我们究竟能从国外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周大地:我觉得他们算经济账方面比我们认真。某项政策制定过程中,欧美很多国家必然会讨论相应的价格机制、投资来源的问题,或是财政补贴,或是动员社会承担,总得有一个说法。

而我们只讲新能源“战略需要”,不讲谁投资、怎么投资、投多少,结果就是在运行过程中这些矛盾解决不了,大家就互相抱怨。当然谁也不会出来说不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但对好事怎么做好、多花多少钱把它做好、出钱的人要不要有投资回报、大家愿不愿意承担等等问题,都没有真正解决。

《能源评论》:您认为任何一项政策,都是要算清楚经济成本,当前是否应系统思考投资风电与电价调整、风电补贴的关系?

周大地:对,不能一说提电价,大伙都说不行。但是要说风电投资,又使劲投,还要保电力供应安全。你不能让马儿跑得快,又不让马儿吃草。要算好经济账,并且使它更合理、更优化。

《能源评论》:对于风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您的判断是什么?

周大地: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有些人认为这是好事,其实不然,什么都搞便宜了,结果导致我们劳动力收入太低,制造业投资收益率太低。产品便宜到了不赚钱,最后的结果就是大伙都没钱。

《能源评论》:就是您曾说的自杀式的生产方式?

周大地:是的,如果合理的利润都没了,竞争到这种程度能有什么好处呢?算起我们能源补贴的话,风电设备厂商也应是一个补贴对象。进行大量的投资,过度的产能扩张,最后搞到制造业都没有利润可拿,然后说:我们风电便宜了——这就是不能维持的!所谓低成本,实际上是牺牲了设备业那么多人的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的结果,压榨了别人合理的利润。不让人家挣该挣的钱,大家就都难以为继。

《能源评论》:您认为,在舆论方面,应引导全社会对风电的总成本形成什么样的共识?

周大地:要很警惕。媒体一般来讲要替消费者说话,往往说到不该涨价、反国企垄断等等很理直气壮,但也未见得都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是,能源产业总是要讲点经济规律,社会需要大量能源的供应,超量的能源消费,成本还要降下来,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尤其在这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资源条件又有限,能源价格水平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要跟老百姓慢慢地讲事实,要拿数据说话,至少使多数人能够明白,我们发展风电,究竟要付出多少成本。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