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一个乱线团:能源价格与绩效

2012-09-10 08:34:14 中国煤炭报   作者: 王丽丽  

■改革总要往前走,靠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打,是不能优化能源结构的

■曾经出现过规模越大,腰杆越硬,以后可能变成投资越多,负担越重

■能否先改成“市场煤”+“计划电”,再跟进电价改革,改成“市场煤”+“双轨电”

几乎每个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都有一本账,因为电煤价格双轨制,每年牺牲了多少利润。

取消双轨制的呼声一直未断,尤其当前被认为是最好的时机。但这次究竟能否并轨成功,在政府最终出台明确意见之前,下定论为时过早。因为除了受管控的电价不能顺畅传导成本、电力集团自身的利益等因素外,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价格,实在牵扯太多了。

一个乱线团

不仅仅是煤炭行业,似乎能源行业的每个领域都有明显需要理顺的定价机制。

中国能源研究会新近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2)》中,能源价格和绩效是今年新增的一个专题。

报告指出,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够市场化,调价周期不确定,影响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天然气价格偏低,定价机制不合理,造成国内企业进口天然气积极性不高,天然气需求增长过快,利用无序;电力方面,价格机制不合理导致火电业务亏损加剧,“缺电”与“窝电”并存。

这些只是学术报告中的概括性语言。能源价格不合理带来的后果,真正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有持续多年的“煤电之争”,有一些地区时常出现的“气荒”,有以“油价哥”为典型代表的民间对油价的怨言……

这些乱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价格无法真正体现供需,并且极大干扰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绩效考核。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可促进生产,鼓励节约,使能源尽可能地获得充分合理、最有效的利用,不合理的能源价格则反之。

这样的现状,所有人都明白要改革。问题是怎么改?能源价格在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中,实在牵涉面太广,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环球企业家》专栏作家安德鲁·斯皮德写道:“中国政府与世界各国政府一样,在能源定价方面都要平衡几个方面的利益:控制物价,减少通货膨胀;容许价格适当上升,以促进能源行业投资和鼓励最终用户节能;保证政府在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财税收入。在所有这些因素的背后,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能源价格是应该由政府决定还是应该取决于市场调节?”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专家周大地也谈到其中的复杂性,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划分问题,有各行业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有能源输出省和输入省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有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还有政治和民意的考虑。因为能源是全民所有的,所以在利益分配上还要考虑到公平性。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能源价格的改革是多方利益权衡下的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看推出一个阶梯电价就费了这么大的劲,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没有影响。”周大地说。

这些便是电煤价格并轨的大背景。在这个乱线团中,煤炭价格想完全市场化,独善其身,何其难也。

解线团的时机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俞燕山在介绍《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2)》时说,电煤价格并轨是目前几种不同能源的价格改革中最好办的,现在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机。

有利因素显而易见,目前煤炭供应充足,重点合同电煤和市场煤价差小,甚至有倒挂。不利因素同样明显,煤电的价格传导机制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顺畅的传导是煤价完全市场化的前提。与之相比,当前的市场情形只是一时之相。

既如此,还能并轨吗?还要并轨吗?俞燕山说,改革总要往前走,完全靠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打,是不能优化能源结构的。

周大地在《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上,作了一个题为《当前能源价格》的报告。他说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是好是坏现在还很难说。受其影响,能源行业的调整是必然,过去由高耗能行业拉动需求快速增长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能源需求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

“过去能源行业相互不用看,自己干自己的,反正都是不够用,干多少都不够用,似乎总是没有风险的,以后恐怕不行了。”周大地说,按现在的形势,企业扩大的产能不能充分利用,投资压力就会很大。“曾经出现过规模越大,腰杆越硬,以后可能变成投资越多,负担越重。”

周大地认为,我国能源行业万马齐奔的时代过去了。以后行业内部协调一致和优化结构很重要,到了一个必须讲求经济效益的阶段,不但是投资效益,还有运营效益。那么价格的问题就很突出了。

价格不理顺,就不能正常考核绩效。如果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企业的经营是否高效会由于价格的控制而难以评价,企业的投入就可以不用考虑经济效益。“中国的电力、天然气、成品油、电煤都在补贴用户。反正是保供给,亏损也是政策性的。企业不怕亏损,亏损了也可以继续借贷和扩大规模。”周大地说。

而所谓补贴,实际补贴的主要不是老百姓。比如居民用电只占用电量的12%左右,70%的能源消耗都是生产用能,实际上补贴的主要是企业用户。

从能源经济学角度看,这实际上是对低效的能源消费进行补贴和鼓励。虽然有时往往以照顾消费者利益为由,但从真正的受益多寡看,还是大的消费用户得到的好处最多,例如高能耗产业、开高油耗豪华车的高收入人群等。这样做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不利的,同时也降低了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使多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能源价格机制在‘十二五’期间如若不能得到完善,能源发展的种种问题将会较过去更为凸显。”周大地说。

线团怎么扯?

“今年的煤价起落,正证明了市场供需的力量。所以在能源价格上,政府应该放权,相信市场。”俞燕山说,“现在是相信权力,这是不对的。”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我国在电价、成品油价格、天然气价格和电煤价格上,直接进行行政管理。专家们承认,能源价格确实太复杂,除了利益因素,还有理念差异。能源价格完全市场化,也有不合理之处。

例如,在电力供应中,直供大客户成本相对较低,而给分散的农民供电成本很高,因为电压低、线路长、损耗大。如果完全按市场规律定价,农民的用电价格是否就得比城市居民高?再比如,煤炭行业最明显的例子,有的矿区资源条件好,有的矿区资源条件差,天然禀赋的差异,就该让不同企业的日子冰火两重天吗?


这就涉及了社会公平性,似乎这些也是能源价格管控的理由之一。

周大地的意见是,首先还是要恢复能源的商品性,按市场规律定价,争取最大经济效益是企业本身应该做的。能源行业和企业也可以承担社会公平性的额外成本,这部分应该有明确的核算,企业付出的代价要在税收和利益分配上得到明确,并解决补偿问题。

如此,价格既能反映供需,能源行业又能有清晰的绩效核算,效率这方面也能有所提高。然后,再通过补贴和税收等方式来解决公平性问题。

重点合同电煤和市场煤差价那部分,是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的不明不白的补贴,所以并轨是正确的方向。完全市场化,不单是为了煤炭行业和企业的利益,也是为了煤炭、电力甚至整个能源行业和企业的效率,以及为今后整个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打个基础。

俞燕山说,路要一步一步走,一步走到“市场电”是不可能的。他设想,以前是“双轨煤”+“计划电”,能否先改成“市场煤”+“计划电”,再跟进电价改革,改成“市场煤”+“双轨电”;如果70%的电力,其价格能市场化,就基本可以传导了。




责任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