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煤制油项目审批现松动迹象

2012-09-10 08:15:06 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武文静  

沉寂许久的煤制油项目审批再现松动迹象。

有媒体报道,近期,神华集团宁夏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以及潞安集团540万吨煤制油项目已获批,而伊泰集团200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也已报国家发改委,有望近期获得路条。

“国内经济发展受阻,各行业出现不同程度困境,煤炭行业进入低谷,煤企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国家如放开煤制油项目审批将有助于煤企走出困境。同时,煤制油流入成品油市场对于保障国内能源供给有重要意义。”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煤制油从“出生”至今遇到不少磕磕绊绊。2004年,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煤制油项目开始浮出水面。此后,煤液化项目一窝蜂上马,出现发展过热之势,这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1350号文件,要求“在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国家发改委部门确认之前,暂停核准或备案煤化工项目”,同时明确“煤制石油替代产品的发展要待试点示范项目取得成功之后,才能逐步展开”。2008年8月,煤制油项目地方审批权也被国家发改委收回。

如今,尽管煤制油项目审批有松绑迹象,但业内对煤制油产业化前景仍存争议。制约煤制油发展的顽疾如同横亘在行业内人士面前的一道道槛儿,耗资大、成本高、污染重、耗水多……每一个似乎都难以逾越。

“上述提到煤制油项目的诸多弊端,从2008年至今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突破。单从经济角度考虑,煤制油的产业前景确实不错,但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和环境压力不容小觑。”在石油化工行业工作多年的任飞先生对《中国产新闻》记者表示。

毫无疑问,出于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考虑,掌握煤制油技术是必要的。未来一旦石油供给发生不测,就不会受制于人。此外,也有专家提醒,对于政府来说,尽管已经开始松绑煤化工产业,但不得不防止这个产业的一哄而上,重现产业乱象。

对于中国煤制油大规模产业化,不少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煤制油项目由于付出的资源、环保等代价太大,归根结底只是能源战略的备手,不宜作为能源发展的主流。此前,中金公司的报告也认为,煤制油更适合作为战略性技术储备。

从目前的煤制油工艺来看,1吨煤制油产品需要消耗4.2吨煤及近10吨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煤制油是用一种稀缺资源去换另一种稀缺资源,其间会浪费近一半的能源。

“煤制油企业在生产工艺、渠道开发、节能环保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短期内无法实现大规模商业运作。待煤企完善煤制油产业链条后,煤制油产业才可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宛学智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神华集团的首座加油站将在鄂尔多斯(8.77,0.43,5.16%)开张营业,销售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生产的成品油。同时,这也意味着煤制油进入成品油市场。据神华方面表示,除了鄂尔多斯之外,未来还将在内蒙古及周边省份扩张,建设大量自有加油站。

“一方面,煤制油进入成品油市场将会对现有成品油形成直接冲击,三大油企经营环境或将有所改变,企业盈利能力将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煤制油将逐渐成为成品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丰富成品油市场、保障成品油供给有重要作用。但无法对成品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宛学智说。




责任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