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均为国内大型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其每年排放的数百万吨电石废渣是企业的心头之患。近年来,3家企业通过跨行业合作,与北京金隅集团联手进行了大规模电石渣制水泥工程,成功搬掉了一座座污染严重的渣山。这一具有突破性的环保工程在化工业内备受关注。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原总经理陈谋乔告诉记者,一个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的企业,每年要排放电石渣约100万吨,对这么一大块废渣的排放,原来一直没有妥善的处理办法。如四平昊华排放的电石渣堆成3座大山,占地达4万多平方米;昊华宇航的电石渣场占地上千亩,这些废渣对当地环境影响很大;河北盛华因电石渣难以治理等原因,不得不从市区搬迁出来。
如何处理这么大量的电石渣?企业都想到了要发展电石渣制水泥。因为生产1吨水泥要消耗0.85吨的石灰石,电石渣的成分是氢氧化钙,完全可以代替石灰石来生产水泥。目前中国每年水泥产量约为20亿吨,消纳电石渣的能力是巨大的。
2009年,四平昊华建设了一个年产100万吨的水泥项目来利用电石渣,但开车时却怎么开也开不起来。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位原来负责过开车的副总经理说:“原来设想水泥生产没有氯碱生产那么复杂,控制得那么精准,但实际干起来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氯碱生产的物料流主要是液体,而水泥生产的物料流却是黏性很大的固体,容易堵料。而且水泥生产线的设备都只是一台设备,没有备用的,一台设备堵了全线就停了。一次停车事故就要损失几十万元,企业只要停几次车利润就全泡汤了。”
自己开车开不起来,只有到水泥行业去请行家。此时恰逢北京金隅集团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正通过网络搞技术输出。两家一拍即合。2009年10月,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派精兵强将到四平昊华帮助开车。在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只用了1个多月,这条年产10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开车成功了。
四平昊华项目的成功,使这3家化工企业看到了治理电石渣的希望,他们决定与金隅集团联手,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从2010年1月起,3家企业先后与金隅集团签署了联合利用电石渣制水泥的战略合作协议。2011年4月,昊华宇航与金隅集团合资的年产100万吨水泥项目开工建设;2011年7月,河北盛华与金隅集团合资的年产200万吨的电石渣制水泥项目也跟着开工。
记者了解到,昊华宇航和河北盛华的这两条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与四平昊华的又有不同:四平昊华的生产线采用的是普通的以石灰石为原料的工艺,后改造为掺用50%的电石渣。昊华宇航和河北盛华的生产线一开始就是设计为100%采用电石渣为原料的,这在国内外还没有先例,无论在工艺、设备还是生产操作上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他们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大胆实践,下大力气攻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突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平昊华的年产10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投产2年来,一直运行稳定,达标达产。由于这条生产线投产,不仅能及时消纳四平昊华聚氯乙烯生产排放的电石渣,原来历史遗留的电石渣山也被消灭了。2012年1月,昊华宇航的年产10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成功投产了,目前该生产线已实现日产熟料2400多吨的水平,基本实现达标达产。由于该装置“吃”电石渣量大,原来昊华宇航的巨大电石渣场正在迅速消失,周边的生态环境显著改观,已与毗邻的著名云台山风景区融为了一体。而规模更大的河北盛华的年产20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