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第一次光伏世界大战

2012-08-13 13:12:11 Solarbe

近日有人询问笔者光伏行业的前景,笔者想了一阵,给出个较为悲观的答案。“光伏行业在死掉一大批企业前,无从谈起未来。”行业洗牌已经成为共识,但谁会“死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于是乎SolarWorld和Conergy从2009年就开始在德国“告状”,尤其是SolarWorld在第一次申请受挫后玩了手“曲线救国”,通过美国的政治漏洞来达到目的后,依照在美掀起的声势于7月下旬再次向欧盟提起反倾销申请。

据了解,7月9日,SolarWorld的高管曾前往欧盟委员会提交材料,希望欧委会能够对“双反”调查立案,但欧委会认为材料不足,没有立案。此外,如果仅有SolarWorld一家提起申请,它的产能不足以达到整个欧盟产能25%的份额,因此不符合规定。

在刚刚结束的英利海南会议上,中国的一位官员愤怒的指责某德国光伏企业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无耻行径: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却在德国本土想方设法损害中国光伏企业利益,联合SolarWorld共同申请。有消息传说该德国公司是博世集团,但据英利集团法务总监陈卓说,英利得知博世集团可能参与其中时,第一时间与其联系,博世集团已经声明不会参与其中。

 

在7月24日SolarWorld正式提交申诉后,中国光伏发电联盟为首的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四大家”于7月26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此事引起了各界媒体的强烈关注,央视也为此专门做了现场直播。

与前两次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召开的双反发布会不同,此次苗、施、高、瞿四人均未出席,会议由英利法务总监陈卓主持,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发言且措辞强硬,发言结束后,破天荒没给媒体问答时间,直接结束发布会。陈卓称有问题可以私下询问,这说明现在处在敏感时期,另一方面传达了一个消息:大战在即。发言中呼吁中国政府采取必要和果断措施,维护中国光伏以及其它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等合法权益。从中国政府目前的态度来看,很可能会对欧盟做出错误裁决后采取相应的报复性措施。

2011年,全球57%光伏电池产于中国,台湾列第二位,份额占11%,而最大的装机市场德国本土生产的电池仅为7%。中国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六成约200亿美元去往欧盟,这个数字约占中欧年贸易总额的4%。而欧盟对中国出口也涵盖了设备、汽车、飞机、奢侈品等各个领域。

与2009年不同的是,这次很可能SolarWorld会如愿以偿,第一次光伏世界大战即将打响,而且已经取得德国环境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的支持。天威集团副总经理边海青说:“此次欧盟双反,是大概率事件。”[page]

吃饱饭与喝牛奶:西方人对第三世界的担忧

双反,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在上升阶段与西方国家经济层面上的碰撞,这无可避免。

默克尔说过一句挨骂的话:“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导致全球粮食涨价。”但冷静下来的背后会发现她说的不无道理:长期以来第三世界国家以极差的生活质量换来了西方国家的幸福安稳。在某些专有或者高科技领域,西方国家长期垄断,保持高额利润维系高收入、高福利的生活在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没有问题。但同样的体力劳动或者重复性的工作,第三世界国家工人的工作内容与之相同,却仅拿到与欧洲工人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工资,很明显这时不稳定的结构。

德国人平均每年每人休假时间长达173天,几乎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而且在德国周日所有的商店都不营业,全部休假,即使是这样,德国仍然被誉为欧洲最勤劳的典范。简单的做个人工成本的对比,雇一个3000欧元/月的德国人可以雇8个中国工人,而且这些中国工人的工作时长至少是300天!一些体力性和重复的工作,自然是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占优。

所以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发展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发达国家的固有利益,这也是除意识形态外,美国等国家一直试图遏制中国的原因,这个原因难以启齿,所以他们经常会偷换概念,用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手段骚扰、压制。默克尔说印度人每天多吃一顿饭消耗了多一倍的粮食,那么难道印度人就不应该吃饱饭,中国人就不可以喝牛奶吗?

SolarWorld在对抗谁?

在美国双反前,尚德CEO施正荣曾称与SolarWorld的老板是朋友,彼此很熟悉,但时至今日发展到公开指责,显然两家已经形同陌路。中国人很愿意与外国人交朋友,但从政治以及商业的历史证明,“朋友”之说往往是一厢情愿。

表面上,SolarWorld对中国企业紧追不放,PlayDirty;但从深层次来看,它最大的敌人是市场经济规律和本国人民。损害他们利益的,也正是德国政府。SolarWorld在对抗中国时,实际也是在对抗自己的本国人民。如果双反成立,SolarWorld就可以把发电成本降下来吗?显然不可能。

让我们通过光伏行业的发展来证明这个观点:开始多晶硅垄断在德、美、日等七家巨头手中,同时设备也多从西方进口:瑞士空运来的100万美元/台的切片机,超过15亿/条的薄膜生产线。西方国家赚得盆满钵满,而在光伏仍然是“艺术品”价位时,Q-cells和SolarWorld这些企业仍然衣食无忧。

在2009年时,SolarWorld甚至跟政府建言:“进一步削减补贴。”当时由于多晶硅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滑,补贴确实过高,但随后政府在一年下调数次补贴额度,这时SolarWorld、Q-cells猛然发现,原来跟不上补贴下调速度的,竟是自己。而SolarWorld这个德国光伏业的真正老大,本想接着最全的产品线把对手击垮,结果自己也尝到了苦果。2011年至今,中国和欧美很多光伏厂商相继退出光伏行业,但不同的是,中国的企业往往输在资金、技术和渠道方面,欧美企业则输在战略。他们没有把光伏行业看做制造业,固执的认为光伏电池是高科技产业,输的一点也不冤枉。Q-cells在申请破产保护后,也朝着下游电站业务进军,总算学会了判断形势。

平价上网,是德国政府,也是全世界各国国家的追求,从政府到民众都乐于看到光伏发电成本越低越好。低价,损害的是组件商的利益,对政府、民众和安装商都是好事,所以在补贴下调这一点,SolarWorld和英利、尚德等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光伏产品功能单一性决定了几乎每次补贴下降,都直接反映在组件价格上。2011年的组件价格,大多数时间由采购商决定。SolarWorld对并没有定价权的中国光伏企业冠以“倾销”字眼,逻辑上站不住脚。[page]

降补贴——万金油还是政治工具?

虽然从道理上行不通,但此次反倾销仍然很有可能成功,默克尔内阁一直视新能源政策为包袱,趁机借此“减负”也尚未可知。这已经超出行业范围,是政治和中欧经贸间的考量。

目前德国急于让光伏行业摆脱对补贴的依赖,所以未来可能会存在三种情况:

1、双反不成立,补贴继续下调至逐步消失,这其中SolarWorld等企业可能消失,中国的光伏行业也面临大的洗牌,少数存活,适者生存。

2、双反成立,中欧双方元气大伤,成本仍然控制不住,政府粗暴取消补贴,行业垮掉,节能减排事业受阻。

3、新的扶持方式。

从笔者的角度看,单纯而频繁的削减补贴并非好的方式,但这却是对德国最为有利的方式,损害最大的必然是中国企业,SolarWorld和Q-cells只不过是“误伤”。同时降低补贴也由于新一任德国政府接手前任政府的政策时,总会处于一种抨击的态度。而如果德国真的想发展光伏行业,应该在降低补贴之外,引导行业健康的发展,帮助SolarWorld和Q-cells这样的企业转型,让组件供应商也保持合理的利润,毕竟2009年组件价格大幅下滑属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突发事件,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重复。

它们为何破产?

破产的企业在找借口时,往往都会说来自中国的不正当竞争以推卸责任,笔者就此简单分析其中的几家公司,来看看他们为何破产:

Spectrawatt(英特尔子公司)——一招臭棋

Inter在2008年宣布剥离太阳能业务启动的努力,形成独立的名为Spectrawatt的公司,英特尔投资5000万美元,并加入了Cogentrix能源、高盛子公司PCG清洁能源和索伦(Solon)公司等股东。2010年5月行业形势最好的时候开业,年底即关闭工厂,该公司把问题归咎于供应商纠纷和各国(实特指中国)对电池制造商有更高补贴和劳动力成本更低。但笔者看来在行业顶峰贸然轻进,没有积累、没有渠道、甚至谈不上技术,实在是臭得不能再臭的一招臭棋。实在难以想象这就是集合了英特尔、高盛等大牛们做出来的产物。

Solon——骄傲轻敌

顺带一提,索伦公司也于2011年12月破产,这是德国最早上市的太阳能企业,类似尚德一样,很多德国光伏公司由Solon的老员工成立(如Q-cells)或于其中就职的。Solon的问题是欧洲人普遍存在的,危机感不强,轻视对手,而且对于成本问题始终不能正视。欧美企业往往避谈成本,经常以”20年”或“25年”的质量为由回避,但当中国的产品能够做到这点时,他们丧失的不只是心理上的优越感。

而且Solon在06年以后四处投资,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相比其它企业,Solon幸运的被阿联酋光伏企业收购,保住了近500名员工的工作,今年五月,Solon持有在美亚利桑那的一个10MW的光伏发电项目被DukeEnergy收购。

EvergreenSolar——技术是把双刃剑

2011年1月,Evergreen已将全部产能转移到中国大陆;5月,业内分析该公司资金水位降低至预警线,恐关门歇业,同年8月15日,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并列出4.856亿美元的债务。但同时Evergreen希望保留武汉的工厂——艾格太阳能。

EvergreenSolar的新的拉单晶技术据称能降低1/3的成本,也获得了能源部3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及各界的关注,但笔者认为新技术的开发加速了该公司的失败:技术型公司往往在成本控制细节和渠道等方面做得不够,而且没有通过商业实践的技术实在不能算是好的技术。有美国民众对此评论:“有人会投资一个从没赚过钱的公司,而且是用着纳税人的钱,冒高风险,简直是搞笑!”类似的抨击还存在于Solyndira,美国能源部等部门为求自保,希望将矛头引向中国自然正常不过。

另外将工厂设在武汉在笔者看来也是匪夷所思。无政策、无项目、无产业集群、无人才优势也没有良好的供应链,Evergreen在进入中国前一定是没有仔细的考察了解中国国情和光伏行业,为其买单实属必然。[page]

Solyndra——最著名的破产者

Solyndra可谓业内最著名的破产企业。2009年该公司获得了5.35亿美元贷款,2010年奥巴马访问这家公司的工厂,美国能源部也扩大了对该公司的贷款担保额度.2011年8月底,Solyndra成为当月美国第三家破产的光伏企业,这使得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麻烦不断:许多官员质疑Solyndra贷款的非正常快速,而在发放贷款前一周,奥巴马一位资深顾问在白宫见了Solyndra最主要投资者,亿万富我乔治。凯撒,他也在2008年为奥巴马大选捐款至少5万美元。美国众议院能源及商务委员会主席称:“Solyndra破产只是这个失败的贷款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媒体认为损失的贷款影响了更多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成功,在Solyndra之后,另外一家光伏公司SolarCity的2.75亿美元的贷款申请被拒绝。

Solyndra的失败在于许多半路出家的投资者总会制定雄心勃勃的计划,力图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超越现有业内巨头。这时,革命性的技术听起来吸引力很大,但这意味着独立承担所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所以在2008年FirstSolar风头最劲时,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但对晶硅系市场的扰动不大;而2010年后,FirstSolar只得独立应对行业进一步压缩成本的要求,晶硅系厂商却是数千家共同努力。而Solyndra的投资,赌博性质更浓,很可惜,它不是庄家,也押错了宝。类似的还有KonarkaTechnologies,一家同样做薄膜的公司,市场研究机构LuxResearch称其破产原因在于技术与战略的失败。

Q-cells——成本Hold不住

曾经业内最大的企业Q-cells的破产让人不胜唏嘘。Q-cells的原因简单、直接,也更具代表性——成本。

2011年Q-cells营收10.2亿欧元,比2010年锐减3.3亿,亏损高达8.46亿欧元,债转股计划失败后,Q-cells只得启动破产程序。

2011年大部分企业都以亏损告终,但Q-cells2011年的年度毛利率达到了-6%,中国尚德、英利以及天合的年度毛利率仍然能够保持在12.3%、16.7%和16.2%,随着德国补贴的下降,光伏企业大多面有菜色。但Q-cells为代表的德国企业,这些“富家子”们显然不如中国企业更具适应性。

不过Q-cells仍然具备行业领先性,因此多方伸出了橄榄枝,其中Q-cells旗下薄膜子公司Solibro被汉能收购,对此举笔者不想做过多评价,汉能能从收购的铂阳太阳能手中签订200亿元的设备,收购Solibro并不令笔者意外,只是不知汉能对外公布2.1GW的薄膜产能,究竟销售情况如何?

组件业务方面,有消息传说韩华新能源有意收购,双反态度暧昧,但尚未有正式消息传出,在这里祝福Q-cells,早日王者归来。

大战升级?中国与西方的新能源争夺战

相较而言,西方国家的企业更追求安稳,在市场方面进取心不足。笔者在国外参加InterSolar等展会时,询问国外的逆变器、材料等厂家是否有意进入中国市场,大多数都是摇头,其中还包括一些占据市场优势的行业巨头。而中国企业的进取心有目共睹,以6月结束的InterSolar慕尼黑展为例,此次虽然摊位均不同程度缩水,但国内叫得上名的企业几乎都前去参加。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从无到有,在没市场、没技术、没原料这样“三头在外”的情况下做到世界第一。

从国际形势看,美国、欧洲经济形势都不景气,这时一个强有力的中国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将带来极大的变数。而新能源做为未来经济的复苏点,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中国不止跟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而且已经反超领先。因此美国双反初裁决定很大程度上出于对中国的敌视态度,那么欧洲也很有可能如此判定。这样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光伏业,在中国反击后,中欧贸易很可能出现倒退局面,这对目前本已危机的经济形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