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验收评审会议浮岛制作华电电科院记者日前从杭州市科委获悉“电石渣制备脱硫石膏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列入国家资源环境技术领域863计划项目。这一项目由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总投入1354万元,国家资助654万元,省市配套233万元。
“这是我市重点企业力争将重大环境科技项目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对我市节能减排科技的投入的一个实例。”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楼健人对记者说。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节能减排”已经慢慢渗透进杭州人的点滴生活之中。
楼健人指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低碳城市、创新型城市,“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这些都离不开一项工作抓手,那就是利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实现节能减排。
事实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杭州“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和重点都列出了时间表。节能减排工作成为全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着重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突出重点科技攻关领域,加强节能、低碳、循环经济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我市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提供科技支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政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为节能减排的公益性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一种常规思路。
如果企业能争取参与国家和省里的节能减排科技专项,将我市的重大节能减排科技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争取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那就等于找着了“大靠山”,并意味着建立多元化的节能减排科技投入机制迈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
据悉,杭州超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烟气排放重金属贡自动监测设备的研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获国家资助212万元;同时,我市相关企业申请承担的浙江省“减排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项目正在审批当中。
近年来,杭州在节能减排上的科技投入越来越舍得下血本。记者日前从市科委得到的数据显示,2011年,投入科技经费4000万元,其中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科技支撑专项下达实施科技示范推广项目19项,市、区(县)共投入科技经费1240万元;社会发展科研攻关专项下达实施科研项目54项,其中16项为节能减排科技项目,资助经费近200万元。此外,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也向低碳、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倾斜,在立项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与节能减排直接相关的项目有7项,市、区(县)共投入科技经费2600万元。
“杭州加大了低碳、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科技项目的科技投入,这些项目以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为抓手,加强节能降耗、低碳、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转化。”市科委农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杭州企业找到“大靠山”
杭州经济正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2011年,杭州市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方面,杭州有一大批在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同时,这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成果,也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科技支撑,杭州经济利用科技手段正在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采用先进技术和优化工艺,节约能源消耗,这是产业低碳化的有效手段。”市科委副主任周军对记者说,科技在经济低碳化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通过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组织创建了一批国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全市共有1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个镇、2个县(市)、1个区被认定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下城区作为浙江省最早的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将低碳城市建设作为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中心工作。下城区在发展楼宇经济中,大力开展低碳城区建设,实施中央空调、用电和用水系统等方面的节能及循环利用改造,在楼宇、社区开展完成了空调水再利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LED节能灯、节电器等节能技术应用示范点建设。
[page]
节能减排助推杭州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说到节能灯,自杭州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及“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来,在科技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的指导下,我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取得大发展。
据了解,2009年至2011年,我市已实施完成三批LED照明产品示范工程,以政府办公大楼、广场、商场、城市主干道路、运河、绕城高速等作为试点,充分展示包括商业照明、室内照明、建筑物景观照明等具有广泛用途的LED照明产品和应用类型,共应用LED通用照明灯具16万盏以上,线条灯6.7万米,节电量测算超过4400万度。其中2011年在建试点工程13项。
“在前期‘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杭州具代表性的新建建筑、隧道、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继续开展LED亮灯工程、次干道及以下室内外照明示范工作。”周军说。
根据国家推进“十城万盏”试点工作的进一步要求,市科委制定了《杭州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示范)工作方案》(2012-2015),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工作目标、重点领域及具体实施方案。
目前电力行业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实现自主经营,各发电企业采用竞价上网。所以,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供电煤耗,增强竞争力、获取最大利润,对发电企业显得很重要。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大型火电厂冷端系统节能分析与优化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电站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中,凝汽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真空度。”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浩对记者说。
根据汽轮机工作原理,凝汽器的真空度对汽轮机装置的效率、功率有重大影响,因此,以凝汽器为核心的电站冷端系统的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
国内许多电厂通常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凝汽器、循泵实际运行性能的测定,以汽轮机净增功率最大为目标来确定循环水泵的优化运行方式。这种由实际试验来确定冷端设备优化运行模式的方法,当运行工况与试验工况较为一致时,确实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循环水温度属于自然环境条件,人为不能控制,只能选取不同的季节进行试验,因此无法在各个温度下都做试验,因此往往试验数据量偏少,而且试验所需的成本较大。
该项目将上述理论计算与实际试验的方法相结合,以电厂冷端系统的实时能损分析系统为基础,辅助以试验手段,对耗差计算模型进行验算和必要的修正,使冷端优化系统真实地反映各类运行条件变化对冷端设备的运行调整要求,促使运行人员及时调整设备的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机组运行节能降耗的目的。
常浩说,以300MW等级亚临界机组为例,通过机组冷端系统相关优化改造后,机组供电煤耗预计可下降约4.5g/(kW?h)。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5000小时,煤价以800元/吨计算,可以实现年节约标煤6750吨,年节约燃料成本540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35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62吨。
高中的生物课本中说: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严重富营养化水体已经成为各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刻威胁着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农村地区排放的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当地环境,还成为城乡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其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排放量。因此,农村地区黑臭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杭州农村富营养化水体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生态修复项目”),便是对农村地区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保护并美化人类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这个项目由杭州绿风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被列入2010年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节能减排科技攻关示范专项。
杭州绿风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总监陈波对记者说,水体富营养化是外界污染物的大量输入与底泥营养物的内源释放所共同引起的生态退化过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我们这个项目采用先进的人工生物浮岛生态修复技术,对适合杭州地区农村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进行筛选,并对这些植物进行人工繁育、产业化推广,为位置分散、水质复杂、源头多样的农村污染水体的净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陈波说,“这个项目的实施,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组进行了历时一年的准备工作,全面调查了可能适于浮岛水面生长的植物,并由公司自主出资建设、规划了该项目开展所用的苗圃试验基地,建立起与项目相配套的基础设施。
“前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试验,最终筛选出美人蕉等12种修复效果强、观赏价值高的浮岛植物,”陈波说,“我们通过室内试验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植物对不同浓度水体的实际净化效果,寻找不同程度污染水质的最佳修复植物。”
[page]
在经过苗圃水塘、多处示范点进行中试试验后,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最终建立了农村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繁殖栽培试验体系,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余亩(含育苗区和生产区),平均亩产值达到2万余元,并吸收当地23人就业。
陈波说,这个项目既解决了农村地区黑臭水体污染及有机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顽症,显著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和生活用水质量,又可收获一定量的农产品,从而减少社会投入和资源浪费,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创造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冷端系统优化一年不仅省下540万元还能减排1.35万吨二氧化碳杭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新能源时代”
日前,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高安全性超长寿命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规模产业化及系统集成技术》,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能量回馈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我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支持。
“按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成立专题调研组,开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工作,”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国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潜力,杭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新能源时代”。
此外,为了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企业建立节能减排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杭州将以推进青山湖科技城、余杭仓前创新基地、西湖浙大创新园等载体为重点,重点引进中科院系统、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浙江大学等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支持我市一批重点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或自建企业研发中心,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共同承担节能减排科技攻关项目。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符合杭州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总体方向。通过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海外优秀研发团队创业和引进国内大集团合作,我们已在多个领域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包括正泰太阳能、舒奇蒙光伏、万向太阳能、浙大桑尼能源等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每当路过垃圾场时,你是否都会被一股难闻的恶臭扰乱心情,绕道而走或是加快脚步,想早点摆脱臭味的折磨。其实,散发这种气味的元凶,叫做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一项由浙江汉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L-HSB环境治理微生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及系统”,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找到了新思路。
“垃圾渗滤液存在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成分复杂且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总氮和COD浓度高,C/N失调等特点,因此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污水治理领域世界的热点难题。”浙江汉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亮说,采用传统的“生化+物化+膜处理”工艺技术处理渗滤液,一般仅可以达到1997年国标《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排放标准,并产生含大量污染物的浓缩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场,没有彻底消除地下水和土壤再次受到污染的隐患。2008年国家环保部颁布了新国标,新标准规定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都应建有较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了渗滤液需经过处理后达到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
针对新国标的要求,汉蓝环境尝试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两级A/O生化处理”为主,辅以气浮、过滤、高级氧化等物化处理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利用高效微生物降解渗滤液中的氨氮和总氮,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浓缩液,最终出水各项指标可稳定达到新国标的排放标准。
“利用这一技术,可实现每吨水处理成本20—30元,比行业内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节省50%左右的运行成本。”凌亮说。
在农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提标减排既是一项渗滤液集中治理工程,也是一项对现有工艺的提升改造工程,它能够削减氮元素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平,有助于填埋场周边农村区域水质改善,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也可以使污水处理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
“该项目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平,有助于农村区域水质改善。”凌亮说。
目前,此项技术系统以自主知识产权的“HL-HSB环境治理微生物技术”为基础,采用基于固定化细胞技术,结合生物流化态反应的“水解酸化反应器+两级A/O的生化处理工艺”,完成了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中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