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23日电 首份由央企发布的中国城镇供热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更为高效节能的热电联产方式将占到我国城镇集中供热比例的50%,但目前分散式小锅炉供热仍占较大比例,发展热电联产尚存热价倒挂、补贴不到位、市场不完善等障碍。
这份由华电集团发布的城镇供热报告显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供热需求增长迅速,热电联产前景看好。预计“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将达65%,其中热电联产占到一半。到2015年底,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将达到2.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规划装机规模的32%至35%,可使电力企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至5%。
热电联产是一种既发电又产热的能源利用形式,比热电分产的热效率提高30%。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
报告指出,热电联产目前发展缓慢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采暖供热管网多由政府管辖的热力公司经营,投资主体不够多元化,由供热企业直接供热到户的仅占30%;二是城市热网建设存在滞后性,热电机组的供热经济性发挥不佳;三是煤价高涨、热价与煤价联动不到位、热费收缴率低、政府补贴不到位等价格因素,致使大部分热电联产企业亏损严重。
华电集团作为中央骨干电力和热力供应企业,至2011年底拥有供热机组装机容量2878万千瓦,占其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0.58%,这一比例居五大发电集团之首;供热面积达2.85亿平方米,覆盖北方所有区域。尴尬的是,由于上述制约因素,该集团热电联产机组越多亏损越大,2003年成立之初供热业务亏损近3亿元,去年亏损近10亿元。华电集团办公厅副主任袁明刚呼吁,完善我国城镇供热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更有效发挥热电联产的经济效应和节能减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