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安全”。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洪湖市确定的宣传主题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打牢农业丰收基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如果粮食供给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引发人们不必要的恐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保障国家根本利益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多为争夺资源如石油等,而在中国古代,发生流血冲突甚至发生战争则多数是为了吃饱饭或者填饱肚子。在今天贫穷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依然为了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发生着同样的悲剧。说到底,粮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粮食发展方式还存在着一系列与粮食增产不相适应的环节。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水利基础设施陈旧,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粮食流通体系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等。这些不相适应的环节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更严重地影响粮食安全。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早在1934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英明论断,明确指出了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说:“现在水利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农业领域,还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的发展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并且制定了5-10年的中长期规划,为未来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中,把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2010年西南地区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的特大干旱等作为警示,说明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并且把水利作为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从而看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特殊纽带关系。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抓紧建设一批大江大河大湖控制性枢纽工程、河道堤防综合整治、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等地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水平。二是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1998年大水以后,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但继续治理的任务繁重。必须进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黄河下游治理和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三是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迫切要求进一步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全面提升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要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四是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平原湖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五是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六是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作为全国商品粮重要基地和江汉平原产粮重点县市的洪湖市,尽管1998年以来,加固了135公里的长江干堤,整修了25公里的东荆河下游堤段,整治了17.4公里的洪湖围堤,但防洪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水患问题仍然是洪湖人民心中最大的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打牢农业丰收基础。一是继续彻底整治抗洪堤防,尤其是要重点加固91.05公里的东荆河堤和33公里的洪湖低矮堤段以及168公里的下内荆河两岸堤段,解决好防汛抗洪的问题。二是争取兴建新堤大型电力排灌站,解决四湖流域欠缺200-220立方米每秒的提排流量问题和洪湖长江江湖连通的问题。三是彻底更新改造大中型泵站,解决泵站排灌效益低下的问题。四是疏挖沟渠,解决农田排灌不畅的问题。五是兴建抗旱设施,解决抗旱设施不全的问题。六是加强灌区建设,解决高产农田稳产增收配套的问题。八是实施东荆河橡胶坝等重点工程,解决沿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九是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解决湖区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十是进行水土保持建设,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总之,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形成抗洪、排涝、灌溉、抗旱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打牢农业丰收基础,让水利工程设施更好地为洪湖农业生产提供丰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