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尴尬
古丰村坐落在320国道以南,距龙潭集镇3公里。走进村里,记者仿佛置身于花园小区: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整洁干净,一行行景观树迎风摇曳。更令记者耳目一新的是,村里安装了46盏路灯,其中还有10余盏太阳能路灯。村民况永忠告诉记者,3年前,这里却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乡村,尤其是分布在村里大大小小的养殖场,给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村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据了解,古丰村有47户146人。尽管人口不多,养殖业却特别发达,有大小养猪场13家及一个西杂母牛养殖小区。从前村里到处是猪粪,污水遍地流。因为污染,村里和周边村近300亩水田无法耕种。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古丰污染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思路的转变
如何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呢?经反复论证,古丰村取长补短,寻找一条既对猪场污染有效治理,又将之变废为宝,使之为村民生产、生活服务的途径。为此,村里决定动员分散在村小组四周的养殖户集中在村头兴建养猪场,再在养猪场外低处建沼气池,并将所有沼气经脱硫后统一通过管网送入村民家中。
在古丰村东头、龙万公路旁有4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2600余头。站在沼气池的水泥盖上,村干部指着附近的路面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污秽不堪,猪粪水随意排放,臭气熏天不说,人根本无法进出。自从养猪场兴建了一个400立方米的沼气池后,猪粪水通过地沟统一导入沉淀池、酸化池、沼气池和沼液池,使料液依次发酵。发酵的沼液最后进入氧化塘,沼气通过管道输进村里的联网集中供气房储气袋内,而经过氧化的沼液可当农家肥直接流入农田。
如今,古丰村共建沼气池1600立方米,安装储气袋200立方米,可供全村40余户村民全年免费使用。
村民况永忠高兴地说:“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既解决了猪场污染问题,又为村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省钱又环保。”
“循环”的效能
从村里出来,往西南方向约300米,便是高安市绿康园生态畜牧专业合作社古丰循环养殖示范场。负责人况余刚告诉记者,示范场有母猪100余头,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与其他养猪场不同,这里不仅有养猪场,建了沼气池,而且有26亩草场。其中20亩用来种狼尾草,6亩种黑麦草。
为什么要种草?原来,无论是狼尾草还是黑麦草,都是用来喂猪的饲料。在示范场记者看到,这里不仅建了一个500立方米的沼气池,还建了储气房,收集的沼气再通过管道输往村里的沼气房。在氧化池里,一根白色的软皮管道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况余刚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用来抽取沼液的,沼液再通过地下管道引入草场。据悉,整个草场共铺设地下管道600多米。
根据要求,示范点在养殖场周围租地种植优质高产的生态草为主要饲料,利用猪粪做沼气池,猪栏每天冲洗的水进三级池沉淀。养殖场的沼气免费供应附近的村庄村民烧菜弄饭,剩下的沼液则用于草场施肥。
“示范场里的沼液一滴也不会往外排,全部用于施肥。”况余刚介绍,从2010年开始循环养殖后,不仅生猪价格每公斤提高了2元,而且每头生猪养殖成本也降低了。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头猪要吃50公斤饲料,示范场只要85%饲料,剩余15%是草。目前,饲料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9元,而草的成本仅为0.1元。一头猪大概需要700元饲料,通过循环养殖可节约成本100元左右。
经验的推广
高安是我省生猪养殖重点县(市),但随之带来养殖业污染也日益突出。为有效治理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该市大力推广种草养猪循环利用模式和生猪养殖发酵床零排放模式。据悉,2010年,高安市共有5个循环养殖示范点,次年增加到12个,预计今年将再发展20至30个。
龙潭镇南炉村是生态农业示范村,面积15平方公里,地广田多。如何解决村民生活燃料和废弃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难题?南炉村因势利导,在村里建设一个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包括厌氧池500立方米,堆沤酸化池148立方米,储气柜100立方米,沼液回流池50立方米及供气管网等辅助设施。供气工程以废弃农作物秸秆为发酵原料,采用沼液回流工艺,集中向用户供气。工程建成后可满足100户农户生活用燃,目前已向32户农户、南炉小学、村委会食堂供气。
“无柴无煤心不慌,沼气一点饭菜香,沼渣沼液好肥料,省钱省力粮满仓。”如今,在高安市各农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这顺口溜也反映出该市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新农村中的悄然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