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开放日,共吸引了53家媒体的70多名记者。媒体追问最多的,是以能源为特色优势产业的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该如何“调结构、转方式”。
“能源行业给内蒙古经济带来的活力不容置疑,面临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调整,我们也在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梁铁城说。
内蒙古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也有共识——内蒙古过度依赖能源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导致产业结构初级化、重型化、单一化的问题突出,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艰巨。
代表们把这个问题写入了今年的议案。内蒙古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的这份议案,可划分为几个重要部分:建议将内蒙古确定为国家级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建议加快几大煤炭基地建设;加快四条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其中三条被明确为特高压线路;给予内蒙古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
其中,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占有重要篇幅。内蒙古代表团议案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们所知,接下来几天还会收到多件有关电力外送通道方面的单独议案。
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议案中说,电力通道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等能源富集地区的电力外送,这也意味着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率降低。由此形成的连锁反应显而易见:内蒙古的电力装机、电力输出在全国位列第一。而我国能源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资源加工逆向分布、流动,造成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跨地区转移,给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压力,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也使我国煤电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对于内蒙古来说,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不高,将无法吸引生产要素回流,进而不能有效推动能源资源类项目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全国生产力布局得不到有效优化。
从另一个角度说,加快电源基地的开发建设,也需要配套建设相关电力外送通道。据悉,国务院有关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内蒙古能源基地建设,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建设。内蒙古具备建设大型坑口电力群的优越条件,目前储备的电源项目超过5000万千瓦。代表们深入调研后认为,从内蒙古至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均在超高压和特高压合理经济的输电范围之内,建议国家尽快启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内蒙古代表团建议加快建设的三条特高压线路,也对应着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三大煤电基地。
首先,是启动锡盟外送通道建设。去年,锡盟至南京特高压线路已获得路条。内蒙古代表团透露,目前该线路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已取得水利部有关部门同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上报环保部,具备启动实施的各项条件,建议国家尽快确定建设方案并核准建设。
其次,是启动蒙西至长沙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已将蒙西至长沙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2011年的相关会议报告中将该通道列为重点前期项目。该通道的建设对于扩大蒙西电力外送规模,解决公路运煤堵车问题,缓解华中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保护性开发利用准格尔煤田高铝煤炭资源,都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代表团建议国家同意开展该通道的前期工作,并尽快核准开工建设。
内蒙古代表团建议推进的第三条特高压线路,是呼伦贝尔至山东特高压线路。代表团建议,将这条线路纳入全国“十二五”电网规划,并启动基地电力外送通道的前期工作。
此外,内蒙古代表团还建议国家研究确定内蒙古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6日17时30分,内蒙古代表团的开放日接近尾声。关于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代表们回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观点却不谋而合——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延伸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