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公共资源收益全民共享
收入分配 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
解读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块,提出要“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这是一个新的提法。土地、矿产、国有资产等这些公共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和人民,其收益额度也是巨大的,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好几万亿,国有资产出让的收益额也不小。这些收益应该让全民共享。建立起这样一个机制的话,就可以从这些公共资源的出让收益中拿出来一大块用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此收益“跑冒滴漏”肥了少数人,从而促进控制和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
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现在已经到了解决共同富裕的时候。改革具有阶段性,在一定阶段内,收入差距会拉大,但目前的情况是,改革了30年,这个阶段期应该结束,可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迟福林说,解决思路已经很清晰。可方案具体什么时间出台,还没有时间表,“难点在于调节利益分配。在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下,地方部门利益、行业利益越来越突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政府要约束自身利益,真正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本报记者 王姝 韩宇明 沈玮青
政府工作报告
健全服务小微企业机制
财税金融 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消费税制度……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这部分有两个亮点,一个是今年开始要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要有地方财政预算的制度,也要有地方财政决算的制度,并且把这些制度公开,这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平台的融资、地方政府的债务,最后都要分类纳入地方预算去管理,这就抓到了根本。”第二个亮点是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明确地,再一次地提出来。“现在整个市场经济已经推进到了这个时候,也呼吁了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呼吁我们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如果没有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那后面这两项做不好。”
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深化资源税改革,就必须克服带有既得利益方面的摩擦阻力,消除这些阻力,才可能把改革方案推出。资源税改革是促使方方面面来节能降耗,来追求可持续发展。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配套改革。光讲资源税的改革是不够的,比如理顺煤电关系,就必须考虑到一旦资源税改革扩大到煤,配套改革如何实施,这个方案的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
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
价格改革 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解读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关于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煤电矛盾问题。如果这个关系不理顺,今年还可能会面临大面积缺电。
居民阶梯电价出台和成品油、天然气价格继续推进改革都是今年可以预见的,之前发改委已经有过表态,今年居民阶梯电价这块主要就是各地区的听证,而天然气价格就是要继续扩大范围,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也将会缩短。本报记者 钟晶晶
政府工作报告
打破垄断鼓励民资进入
多种所有制经济 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目前有不少公众舆论将民营经济发展不好的棒子打到了国有企业头上,这种推论并不准确。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我国国有企业在工业领域的比重为27%,在商业领域仅有10%左右。很多民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国企造成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行政垄断严重,政府主管部门在市场准入和审批上设置的门槛太高。例如“新36条”去年已经出台了,可到目前各个主管部委并没出台具体细则,这样即使民营企业有诉求,在具体实施中也不知道从何入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领导干部禁插手政府采购
政府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依法设定、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严禁领导干部插手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土地矿业权拍卖等经济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始终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释放出的信号就是,“调结构”是目前的核心问题。但如何“调结构”?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职能,也就是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其改革效果,决定了“调结构”的结果。而行政体制改革目标也很明确,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只做决策,具体执行由公益性事业单位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表述,非常突出,呈现出事业单位改革难点。如何突进行政体制改革?具体路径仍然是大部委改革,职能整合。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既重申了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这些原有原则,也明确了一些加强廉政建设等具体规定,把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本报记者 王姝 宋识径
政府工作报告
事业单位改革要分业推进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对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四个分”,其中,“分业推进”是新提法。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事业单位改革已筹划了十几年,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突破。“分业推进”就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突破点,破解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关键问题——分类改革。分类改革之所以多年没有推进,“受困”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界定、职能剥离,“一些单位应该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应该归到全额财政拨款类也就是公益一类,但却有有偿服务、经营活动等非公益行为,例如有的妇幼保健院、一些血站。如何剥离此类事业单位的职能?报告给出解决路径,‘分业推进’,就是根据每个行业的不同点,结合该行业的行业改革,剥离职能,比如文化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就结合文化体制改革进行。相当于一事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