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9个涉煤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个涉煤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对于煤炭人来说,能拿到这些奖,既是行业实力的体现,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果展示。
科技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度到2011年度,涉煤项目得奖数量在增加,所占比例在提升。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例,2002年度,218个获奖项目中仅有2个涉煤项目,占总数的0.9%;到了2011年度,283个得奖项目中有9个涉煤项目,占总数的3.2%。
从2002年度到2011年度,超过50个涉煤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除了“神东现代化矿区建设与生产技术”获得一等奖外,其余均为二等奖;有2个涉煤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有3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样的成绩,和其他行业比也许不算什么,但对煤炭行业自身来说,却是整体实力提升的结果。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在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支撑下,煤炭行业科技投入占行业工业产值2.75%,使300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得到推进,煤炭行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9.2%。
从获奖项目的研究领域看,过去十年来,煤炭行业在煤田地质勘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和清洁加工利用、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矿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这背后,体现的是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概括地说,不仅要安全高效,还要节能环保。比如在煤矿环境治理领域,2004年度、2008年度、2011年度都有相关项目获奖,分别是:“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综合治理技术”、“荒漠化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和“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显然,上述技术成果体现了不同的思路,即从“破坏后再治理”到“综合防治”,再到“保护性开采”。这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给煤炭科技提出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随着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煤炭科技会面临新的挑战。比如,如何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生态矿山建设,提高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同时,这也将为煤炭科技由煤矿生产领域逐渐向加工、转化和消费领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根据有关规划,到2015年,煤炭行业科技贡献率将达到45%,大中型煤炭企业科技投入力争达到当年营业收入的3%。
煤炭科技发展的空间看上去将更加广阔。但也有人担心,在中国,当技术不成熟时,有关部门还能有所忌惮,不会放开新疆等环境脆弱地区的煤炭开发,一旦技术进步了,会不会“一放就乱”?
这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别说是中国,就是先进如美国,也还在为是否继续开发使用煤炭争论不休。但回头看看煤的历史,从点燃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它就注定让人类爱恨交加。它带来能量也产生污染,创造财富又导致贫困,给人希望还让人苦恼。
有人说,回顾煤的历史,从中可以总结出相同的模式:煤制造了一些难题,然后又推动了解决办法的产生,而由此带来的革命性后果则远远超出了煤炭工业的范围。
煤在运输方面的困难,曾经是它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是通过蒸汽机车,煤就可以自己提供动力运输自己了。同样,通过蒸汽机,煤也可以为出产它的煤矿抽水。在石油出现后,煤沦为过时的燃料,但如果没有廉价煤造就的钢铁和铁路,石油的生产和运输同样是问题。直到今天,即使被挖光了,煤也能让德国人靠出卖开采它的技术养活自己。
在英国和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煤炭都发挥过巨大作用。在中国,煤炭当下仍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但未来,有人说它靠不住。或许只有科技进步才能让它靠谱一点。
人们常说,上帝如果关了一扇门,必将为你开一扇窗。未来,中国煤炭的科技之光会从哪扇窗照进来?答案,需要“特别能战斗”的煤炭人,自己发挥智慧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