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埃森哲大中华区资源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丁民丞表示,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试点工作的完成,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将进入深化应用阶段,因此会面临更多在技术融合、分析应用和管理方面的挑战。
丁民丞在埃森哲北京技术实验室落成典礼上表达了以上观点,据了解,智能电网技术是此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海量实时数据如何有效管理
如何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海量实时数据的有效管理,是智能电网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随着先进测量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将产生数量空前庞大的网络数据、设备数据和用户侧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地采集、验证、存储并在不同系统中进行传输,甚至是在不同业务性质的系统中传输,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既涉及各类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又需要运用创新的信息安全和数据管理技术及工具。
之后,在对海量实时数据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能否对这些通过大量资金投入而获取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采取相应行动,这是衡量智能电网建设在财务及运营两个维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智能电网高级分析应用需要通过建立新的业务模型和反馈机制,引入高级分析方法,并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架构,来挖掘有用信息以指导未来业务开展和决策。
让用户成为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的深入应用阶段,还需要加强对用户的了解,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智能电网带来的便利,从而使用户逐步成为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加需求的弹性。智能电网通过实现与用户的双向沟通,引导终端用户的用电行为,并按需传输电量。从而降低电厂和客户承担的成本,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减少碳排放量。
丁民丞说:“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大量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的接入使得电网尤其是配电网的潮流流动由单向变为双向,同时与客户互动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必须引入新技术和创新管理方式来改善电网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供电可靠性,真正实现电网的自愈。”
智能电网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丁民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电网技术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后,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的配合,才能把智能电网的作用发挥到位,现在到了研究商业模式的阶段了。
比如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发展密切相关,现在电网公司、石油公司都在谋划经营充电站业务,各方应该怎么合作,这就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来融合。
再比如智能电网的电卡,能不能当做信用卡来消费,能不能给电动汽车充值,这也涉及到跨行业的合作,需要新的商业模式的融合,“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丁民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