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年的争论、等待,2011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试点开始后进一步的走向及影响如何?这里笔者提出如下看法:
首先,试点方案从不同能源间的竞争切入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天然气价格的形成机制改革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促进天然气产业链向竞争性结构演变和形成天然气与其它替代能源的合理比价关系,国情使改革选择了后者。
2004年起,天然气产业链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筹集管道建设资金,化解产业链风险,国家以垄断结构在短期内较成功解决了干线管网的建设,天然气产业链快速发展仍要持续10年以上,短期内改变垄断结构是不太可能的。
近年来,天然气替代能源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天然气价格又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致使比价偏低,这是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迅速爆发的主要动力。同时恰在这个时段上,特别是2003年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也成为形成巨大城市燃气需求的重要动力。
为应对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2006年开始进口LNG,2009年底开始进口管道天然气,进口比例迅速攀升,2011年进口资源占国内消费总量的比例会突破24%。相对国产气价格偏高的进口气需要建立顺价机制,长远看要使国外的气能愿意进来,销得出去,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天然气资源,保证我国长期用气安全。
正是这些深层原因,从不同能源间的竞争切入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成为现实选项,试点方案作价方法的思路将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我国高气价时代开始到来。
其次,地方在试点方案的完善和推广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气在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是近年的事,表现为对其它能源的替代过程,被替代能源价格成为其价格的上限约束。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利用的巨大投资看,天然气价格需比被替代能源价格有明显优势,天然气的市场需求才能真正形成。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保持天然气终端价格与其它可替代能源价格等的明显价格优势仍是长期战略选项,这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更为天然气产业链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地方将强化支线管网建设、运营的控制权,以提高议价能力。西部地区将强化对资源在产地低价利用的诉求,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这些地区将成为气价过快上涨的主要阻力,导致较长时间才可能推广试点方案或推广时对这些地区在折价系数上作较大让步,预计试点方案在西部地区短期内推进较难。而很可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完善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但仍会重在制度建设,价格水平还要逐步渐进提高。同时,考虑到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未来天然气定价权的争夺,对替代能源的品种选择、计价标准等也可能进一步完善。另外,资源税率的提高等也要与试点方案推广相协调,有利于部分化解试点方案在西部地区推进的难度。
第三,政府试图退出对天然气出厂价格管制的路途仍将漫长。目前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已初步形成,供气方式逐步由单气源、单管道转变为多气源、多路径、网络化供应,供气方式趋于复杂,价格监管的难度增大,政府简化、转变并逐步退出对天然气出厂价格管制成为改革追求的目标,试点方案在这方面大大跨出了一步。尽管政府在作价方法、价格管理形式和具体价格水平确定上,试图努力监管好管道,作天然气管道的守护者,但就石油公司而言,其已完全实现了对天然气的捆绑定价,固化了其对天然气产业链的垄断,埋下了长期隐患。政府努力想推出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条例》,在目前产业链发展阶段和现有结构下,经过各方妥协,将使条例大大低于社会预期,对推动市场竞争性意义不大。在这种产业链的垄断结构下,生产商将利用垄断管道的势力,谋求在定价上的利益,政府想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难度更大了,时间也更长了。
最后,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对天然气市场争夺进入战国时代,促使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改革提上日程。西二线的逐步投产,使中石油在全国所有七大区域上,均成为主要供应商并控制着绝大部分干线管道。目前西二线来气的作价方式和价格水平等,使中石油相对顺利打入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市场,且可以利用管网优势,综合平衡、调度国产低价气与进口气在七大区域上进行配置,配合资源优势,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排挤竞争对手。市场有可能出现竞量为主转向量价齐竞,市场的短期特征上升。由于作价方式趋于稳定,有迹可循,有利于照付不议合同条款的约束硬化,长期合同对供求双方的约束力将得到提高。石油公司利用资源和管道的优势,将更主动进入产业链下游分销环节等,通过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搅动现有寡头格局,展开新一轮争夺,谋求对全产业链的控制,并以更复杂的股权结构实现对天然气市场终端销售的控制范围和能力。这也将带来政府将监管重心转向保证产业链的竞争性。政府不能让个别利益集团控制管道,原则而言,管道建设应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通过政府规制,避免市场主体利用管道垄断市场,政府在管道规划、建设核准上应注意加强产业链的竞争性。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在产业链各环节引入新的准入规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