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中国大地到处“张灯结彩”;而中国的诸多能源部门,却为此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陕北、蒙西的黄沙大漠里,神华集团麾下的神东公司,万名煤炭职工放弃了7天长假,生产和外运商品煤419万吨,连续6次刷新历史纪录;在晋北“煤都”大同,大秦铁路公司迎来了一年最忙的时刻,每天平均发运煤炭125万吨以上。
滚滚乌金,经过神黄铁路、大秦铁路、铁海联运等能源动脉,向东、向南,为华北、华东、华南甚至华中的大批火电企业,送去待哺的口粮。
在世界各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平均占80%,其中煤占近三成;中国的化石能源占到93%,煤却占七成以上。
2011年,中国新增煤炭产能9500万吨,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总产量达到了破纪录的32亿吨;另外,2011年中国煤炭进口增长11%,1.8亿吨的进口量,打破了日本保持了30多年的煤炭进口冠军纪录!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含水电、核能)的比重应达到15%,权重极小;“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禀赋,注定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要提供者。
诸多专家预见,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煤炭(火电)仍是中国能源的中流砥柱。但是,“肮脏”的煤炭,却给寻求低碳转型的中国出了一道棘手难题。业界寄予厚望、却争议颇多的洁净煤技术,能为中国去除这块心病吗?
煤炭归来?
2012年1月10日,美国财长盖特纳来华游说中国参与制裁伊朗时,中国一年一度的能源工作会议亦同时在京召开。
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超过进口量四成,占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22.4%,远超7%的警戒线——仅此,已经决定了中国对此事的态度。
在今年的能源工作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的发言题目也颇合此情境——《增强忧患意识,明确任务要求,扎实做好2012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
刘铁男提出,为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能源保障,必须要重点做好八方面的工作,第一则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其主要内容是:确保能源生产总量稳定,加强重点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储备能力建设。
其中,刘重点提到“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亿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左右”。
回想2011年的能源工作会议,前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的发言题目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诸多机构认为,今年能源工作会议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更多强调供应保障能力,要求‘实在’,新能源地位弱化”。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2012年,传统煤炭仍将在国内能源建设中进一步占据主导位置;化石能源之外的补充主要依靠水电;核电进程将更加谨慎;风电、光伏发展的表述趋于中性。
煤炭,王者归来。不料,能源工作会议刚刚开完,京城就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令人心悸的雾霾天气,一夜间人们对PM2.5耳熟能详。
京城随即出台的治理PM2.5的八项措施中,第一项正是“改所有烧煤的锅炉为烧气”。
统计显示,北京市PM2.5的来源构成中,22%以上由机动车排放造成,但锅炉供暖、老住户周边散煤等燃煤行为,也贡献了17%的PM2.5。
事实上,北京市的年煤炭消费量,已从2005年的近3100万吨,压缩到了2010年的2600万吨。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年前表示,还将压至2000万吨。此外,“十一五”期间,除了上海年煤炭消费量保持零增长外,其它省市的煤炭消费量均大幅增长。
按照“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我国的能源总消耗,应是27亿吨标准煤;但本刊在今年的能源工作会上获悉,2011年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总产量达到32亿吨,另外还进口煤炭1.8亿吨,居全球之冠!
这就不难理解,近年为何诸多城市频频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目前,我国85%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60%的氮氧化物、70%烟尘排放,均来自煤炭;其中,火电是最大的“贡献户”。
形势似乎从来没有这样严峻过。煤炭,曾经誉为“工业的粮食”;如今,却和“肮脏”、“高碳”紧密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