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入手削减能源消耗将更容易实施,更具经济性。
许多年前,美国生物学家杰弗里公爵曾开车穿过犹他州的沙漠前往研究室。驾车途中,他开始思索油箱中的油从何而来。他问周围的人穿过这片沙漠到底需要多少古生物(古生物形成了石油),但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答案。他感到很失望并决定自己寻找答案,最终计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25吨的植物竟然只能形成1升汽油。杰弗里公爵说:“我意识到,我现在做的每件事都离不开千百万年前的古生物。离开它们,我们的生活将截然不同。”
杰弗里公爵重新认识到一件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的事:现代生活建立在化石燃料他称其为“埋在地下的阳光”的基础上。目前,我们每个人所消耗的能源是300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15倍。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表示,若用人力替代化石燃料,每人相当于拥有100个奴隶为他们服务。是能源塑造了现代社会,是能源支配了我们的吃穿住用行。
然而,即使抛开对气候危机和能源安全威胁的担忧,仍有一个最基本却鲜有人关心的问题生活中为何要消耗如此多的能源?
迄今为止,能源争论的焦点只集中在能源供给方面。例如,到底该选择新能源还是核能,或者两者并行?碳捕集技术真的可行吗?若俄罗斯中断天然气供给将对世界造成什么影响?提出及解答这些问题的一般为少数商界及政界的专业人士,他们对电力市场改革以及新能源义务许可总是充满热情。
诚然,近年来关于能源效率的话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建筑及交通运输领域。它的出发点是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用低碳能源替代高排放能源,同时使生活维持原样。
这显然不成立。政府以及绿色和平组织提出了许多模型,用于模拟如何在能源供给上减排。可是,这些模型需要大量苛刻的假设作为前提,如难以置信的资金规模,大胆的宏观政策,乐观的新技术开发效率,高度配合的公众以及用不完的好运气等。上述假设虽然难以实现,但仍存有些许可能性。但政府不应该完全忽略各种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将一切问题简单化。
归功于各界对低碳能源供给的令人窒息的热情,能源需求几乎被完全忽略。然而,从能源需求入手削减能源消耗绝对较现行办法更经济也更容易,当然不管哪种方式执行起来都不简单。
如果认真正视能源需求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将发生什么呢?
在一个新的能源政治问题中,第一步便是将能源看做公共产品而非私人产品。政府在能源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如同他们在医疗以及教育领域的角色。这意味着必须有相关的政策以及激励机制来直接或间接地规范人们在房屋、食品、交易以及旅行等方面的能源使用。而实现这一点不能仅依靠国家能源及气候变化部,还需要所有部门的配合。
土地规划将更倾向于气候友好型城区。在美国,这一趋势已逐渐显现。过去几十年来的低廉油价以及宽松政策使得城市不断扩张,诸如横跨120公里的亚特兰大这样的城市比比皆是。然而如今,城市扩张战略已不再流行,美国开始实行所谓的“精明增长战略”。它提倡,城市建设应采取小而精的原则,居民出行能以歩代车,并在交通枢纽附近建立零售集散地以及就业服务中心。换言之,美国正在重新定义“大街”一词。但在英国,人们看到了完全相反的局面,现行的城市规划改革推动了城市不断膨胀。
除此之外,食品领域的能源政策也要提上日程。在人均温室气体消费中,农业相关碳消费占比达12%,实为一个不小的数字。遗憾的是,政府却忽略了这一部分的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合理的土地规划、扩大季节性饮食的消费将大幅改善人们的能源利用方式,并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认真对待能源需求也意味着要正视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尤其是进口商品的能源结构以及其所产生的气候环境影响。如果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实际碳排放量将有增无减,进口这些能源密集型产品对国际收支平衡毫无益处。
综上所述,新的思考方式将孕育新的能源战略,它不再以气候环境改善只能依靠不断地供给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为前提,而是聚焦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人们以何种理由、用何种方式使用能源。面向未来社会,新的能源战略能为将要到来的资源极限做好准备。它并不指望通过技术干预摆脱能源困境,反而重视并承认能源塑造了人类社会,无论过去还是未来。